三门塘是清水江边的一个古老而又秀美的侗寨,属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管辖。位于天柱县东南面,距天柱县城40公里,清水江穿境而过,上可达锦屏、剑河、凯里,下可c通洞庭湖、长江,南面与湖南会同、靖州两县接壤,水陆交通十分便
三门塘是清水江边的一个古老而又秀美的侗寨,属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管辖。位于天柱县东南面,距天柱县城40公里,清水江穿境而过,上可达锦屏、剑河、凯里,下可c通洞庭湖、长江,南面与湖南会同、靖州两县接壤,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三门塘依山傍水,总三江九溪之门户,扼内江外埠之咽喉,历史上是外三江的主要木材商埠。全村以古建筑、石文化、树文化、水文化、侗族风情著称于世,是北侗文化的代表村寨。
三门塘是清水江上最重要的一个物资集散地,大量的木材、药材、桐油等特产从这里运往湖南常德,并将那里的陶瓷、棉纱、铁器等生活用品运回来。可以这么说,没有清水江便没有三门塘。三门塘有5座古码头,分别为三门溪码头、刘家码头、王家码头、吴家码头、谢家码头。明清时期及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码头上挤满了木船,江面上漂满了木排。
三门塘90%的村民是侗族,10%的村民是苗族(嫁到三门塘的),讲侗语,也讲汉语,部分村民还讲苗语。全村有16个村民组362户1559人,有王、吴、刘、谢、蒋、李、彭、袁、印等19个姓氏,数百年来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三门塘村有三门塘、三门溪、喇赖、乌岩溪4个自然寨。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木材、种植、养殖、外出打工等,人均收入1200元,森林覆盖率达75%。
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三门塘侗族属古“骆越”一支,为“五溪蛮”,称“五溪蛮夷”之地,被认为是化外顽民之所,清水江被称为“苗河”。明朝嘉靖年间,改土归流,三门塘属湖广道靖州营归化一图。万历25年(1597年)把归化二图到八图的地盘设置天柱县时,三门塘属归化二图。
据史书记载,三门塘侗族属古“骆越”一支,为“五溪蛮”,称“五溪蛮夷”之地,被认为是化外顽民之所,清水江被称为“苗河”。明朝嘉靖年间,改土归流,三门塘属湖广道靖州营归化一图。万历25年(1597年)把归化二图到八图的地盘设置天柱县时,三门塘属归化二图。
三门塘是天柱、锦屏、靖州、会同四县接壤的大片地区上的四十八寨之一(即土司形式的寨,每寨都管辖着周边若干村寨)。宋元以后,清水江流域的杉木成为商品,长江中下游各省木商进入尚未设郡县的苗疆采购,三门塘以其地方势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接纳外地客商,代客采购,运到三门塘水坞进行商品整修,按此地的检尺规则交付客商(在计量上,上浮17%左右)。这种买办式的营运方式,列入长江流域十几省共遵的《江规》,铁定了三门塘的商业利益,千年不变,解放后才取消。
三门塘,作为外江码头,各色买办人员、商品包装人员,都要接触外地客商,使三门塘人学会了汉语和汉文。同时也在待人接物、饮食、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吸收了汉文化思想。
由于三门塘地处古道要津,且河道平缓,明代被开辟为水上运输码头,专事木材营销,商贾云集,经济十分繁华,于清乾隆年间达到顶峰。碑上描绘三门塘:“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天地之灵秀,无处不钟矣!”。
靠水上运输富裕起来的三门塘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大兴“义学”、“义渡”之风,教化乡民,兴修庵院宗祠,民居亭榭,修路架桥,开创渡口。明朝末年,便捐资创建义学,普及汉语汉文,历代增益,土改时,义学田可产稻谷2.5万斤。碑云:“舆梁已成,行人常颂利济;迷津可渡,过客不患崎岖。”并开场期赶集,设有木行、肉摊布店、米铺百货、饭馆旅店,人来人往,十分繁华。至今窨子屋和百年民房里,仍留有木商“斧印”,清晰可辨。
三门塘有三个寨门。嘉庆十五年(1810),三个寨门重新修葺。东门立于大兴团组,高2.6米,宽2.3米,门楹有回文联:塘门三开东为首,团兴大地福臻荣。倒念为:首为东开三门塘,荣臻福地大兴团。北门建有北门祠,南门为石框大门,侧边配修鼓楼,西门立于杨公庙旁,立有土地祠。可惜北门、南门毁于咸同战乱。
关于三门塘名称的来源,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这里的一条河冲有几十个鱼塘,而这个寨子旧有三个寨门,故称三门塘。二是历史上王、谢、尹三姓最早到这里开发定居,三姓就是三氏门宗,于是就以“三门塘”名寨。三是相传王姓祖先最早迁来此地,他是清水江下游湖南黔阳三门潭的人,按照湖南人的口音,“潭”与“塘” 同音;他本来是以船为家,沿江打渔,逆水而上来到这里,后来娶妻生子,就在岸上起房安家,三门塘慢慢地也就成为寨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天柱首任知县朱梓于瓮洞关口设厘金局,雍正九年(1731)锦屏县在王寨(今县城)设弹压局和总木市。内三江(卦治、王寨、茅坪)接纳砍伐搬运木材出卖的山客,这些行户或牙行,俗称当江。即内三江轮流值年当江,每逢子午卯酉年轮到茅坪当江,辰戍丑未年王寨当江,寅申巳亥年卦治当江,未轮到值年者,不得开行接客。外三江(清浪、坌处、三门塘)不轮流当江,凭其商业信誉接纳水客(长江中下游木商)。三帮五勷(三帮:安徽的徽州帮、江西的临江帮、陕西的西安帮。五勷:坌处、远口为一勷,牛场、白市为一勷,金紫、大龙为一勷,冷水、碧湧为一勷,托口、黔阳、辰沅为一勷)在内三江已购置木排和停泊在排码头者,为内江客;此外的下江各客帮均为外江客。外江客只能进驻外三江码头,由外三江主家引进。内三江行户不得私与外江客私自开盘议价,违者,内江罚行户,外江罚客。
按《江规》的篾头和围量点等规定,内三江的100两码子运到外三江(三门塘),会增值为117两,洪江138两,汉口154两。内外三江接壤,计量数值猛增,外江水客都想越过外三江以谋低价,而内三江行户也想径接水客以谋高价。背违《江规》,两江遂起“争江之讼”,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光绪十五年(1889),长达186年的讼事,才以上述三款主要内容达成和解协议(有碑文记载)。
三门塘在解放前的六七百年间,开行当江者,不胜枚举。以前,多以其小名作行号,偶有另取行号名者,如王祥泰、王启泰、信义发、德昌祥......。每个人的当江期不同,当时的市场盛哀也不同,无法估计其经营量,每当接纳一把斧记(外商行号)时,几万甚至几百万两银元,便一手交给主家保存,直待买办完成时,九七结算(按交付给主家的97%算帐,扣留3%作行用费),主家要承担火盗、火折、洪水等风险,所以,当江主家,要有雄厚资金作后盾。
民俗事项
三门塘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河边鱼虾浅游,鸳鸯戏水;空中翠鸟低飞,声声动听。舟楫乘风破浪,如履平地;两岸纤道依稀,如奏古曲。吊脚楼、花阶路、石板桥,再现侗家古韵;古建筑、石文化、树文化,引来专家驻足。
三门塘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河边鱼虾浅游,鸳鸯戏水;空中翠鸟低飞,声声动听。舟楫乘风破浪,如履平地;两岸纤道依稀,如奏古曲。吊脚楼、花阶路、石板桥,再现侗家古韵;古建筑、石文化、树文化,引来专家驻足。
三门塘有各种古碑300余通,古树68株,古建筑(俗称窨子屋)28栋,水井20眼,鱼塘17口,石拱桥6座,石板桥10座,石板路12条,卵石路30多条,大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文物之多之集中,全国罕见。其中刘氏宗祠、三门塘古建筑群已由省文物局申请为国保单位。
从三门塘现存的古碑、庵庙、宗祠、桥亭、民房、街道和民间歌谣、传说故事、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乡土建筑中,可以看到民族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耕读文化、建筑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明显痕迹,构成了三门塘特有的多元文化现象。中国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教授到三门塘考察后作出了这样评价:“三门塘是贵州的小上海。”就是对三门塘多元文化融合现象的充分肯定。
三门塘的土特产有勾鞋、茶油、腌鱼、水盐菜、糊米茶、水豆腐、干笋子、干蕨菜、米酒等。民族节日有三月三、立夏节、端午节、尝新节、七月七侗歌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十五斋粑节等。其中七月初七侗歌节最为隆重,四十八寨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在此对歌比赛,热闹非凡。
三门塘的民族服饰也别具特色。妇女服饰大体沿袭古装,只是在做工上,向精细美发展。按成本价值,分便装、简装、盛装三种。在刺绣上引进湘绣七彩,只在花边保留侗帕的十字针脚。银饰轻巧精緻,镶嵌珠翠。头饰最讲究,花饰颤动,点缀插些金钗、玉钗。手鐲有三种造型,唯耳环仍是油茶叶片造型,服色也有变化。
衣裤带的颜色最忌色调相同,应该上轻下重;带子在中,最忌与衣同色。妇女服装,最忌露肉,即使酷暑,仍是紧拴领扣,长袖长裤,捆扎腰带,既有曲线美的追求,又含而不露,别具一番风味。
三门塘的饮食由于长期接待长江中下游甜味地区客商,形成能适应甜辣两味的一种饮食风味,人们称为“河边席”。其腌制品五花八门,生熟可吃。分荤、素、混三大类。老腌菜,荤素水腌,能佐食、能醒酒、能治病。
三门塘民族歌谣最常见的有山歌、酒歌、歌场白话,花园白话。其特点是:(1)曲调多,集纳周边各地的各种腔调。(2)汉语歌词增多。(3)情调曲折腕转,柔和悠扬,减少了粗犷直率,在修辞上多用衬托、比喻、关联等手法。
三门塘人有多种禁忌:土皇日(即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的前18天为土皇日)忌动土;早晨出门求财(做生意、捕鱼打猎等)忌遇妇女,尤忌遇孕妇,如遇必返;产妇月子期间不能外出,上厕所必戴斗笠,以免冲撞天光;大伙上山伐木、搬运木材,第一碗饭忌舀汤吃,遇犯忌停工一天,工钱由违者出;猪牛等忌进入大门。
重点阅读
查看心情排行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支持
高兴
震惊
愤怒
无奈
谎言
枪稿
不解
搞笑
无聊
标题党
10
顶一下3
踩一下
顶一下3
踩一下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