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旅游民族之旅

阿旗草原上的“绿色三部曲”

2009-08-04 11:28:44 作者:阳化杰 来源:赤峰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阿鲁科尔沁旗是“北方弓箭手”的故乡,作为马背民族,阿旗30万草原儿女对绿色有着共同的渴望。在绿染草原的6月,记者走进阿鲁科尔沁旗了解到了草原上的“绿色三部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贾志文,原阿鲁科尔沁旗林业局局长,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向我们展示了1977年阿旗草原的一组照片,照片展现的是阿旗北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草原深草处露出了埋头吃草的羊群脊背……

    蓝天、碧水、毡包、牛羊……当时的阿鲁科尔沁旗满载绿色,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

    草原退化沙尘起

    当联产承包等一系列政策落实后家畜也分配到户,阿旗农牧民生产生活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家畜总量迅速增加,1990年全旗存栏大小牲畜达到140万头只,草原超载过牧现象一度严重,更为可怕的是持续干旱、乱砍滥伐和乱挖药材,阿旗天然草牧场严重退化,沙化现象极为严重。

    彭继华,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防火员,他向我们介绍:上世纪90年代起,阿旗北部草原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每年都有上千批次的农牧民来这里挖药材,每年大约有上千亩草原遭到破坏。

    大自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人们敲响了警钟。1990年阿旗沙尘骤起,全旗沙化土地面积高达848.3万亩,阿旗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刘军,阿旗平安地村村民,他向记者介绍:1990年春天刮起了沙尘暴,他们村有哥儿俩开着四轮车找羊,原本是把车放在了熟悉的地方,徒步去找羊,最终找到了羊,却怎么也找不到四轮车了,那风、那沙尘把哥儿俩刮迷山了,直到风停了才找到四轮车。

    二十年保护绿色归

    保护生态,遏制沙化,刻不容缓,在全旗人民担忧环境进一步恶化、后悔向环境索取过多的关键时刻,阿旗委、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环境立旗战略,旗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旗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主要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制度,1990年以来一场生态建设攻坚战在全旗拉开帷幕。

    1990年阿旗开展了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农田草原基本建设大会战,而且一干就是10年。1997年阿旗全面开展了农村牧区草原“双权一制”落实及完善工作。落实所有权面积1410.8万亩,落实责任制面积1083.6万亩。1999年旗委、旗人民政府以三区联动为总体框架,大手笔实施了生态建设“六个百万”工程,使治山、治沙、治水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有效地遏制了生态恶化的势头。从2003年起,阿旗在牧区推行了家庭牧场和联户牧场建设,目前全旗家庭牧场及联户牧场总数达到7000处。2004年,阿旗成立了旗草原监督管理局,专门负责全旗草原生态保护、草原防火工作。

    经过近20年的治理,昔日黄沙肆虐地,今朝处处皆绿洲。如今的阿鲁科尔沁旗有林面积已经达到5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6%,全旗优质草场1317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65%。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