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个相距甚近、被积雪覆盖的壶穴。
图为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专家张永胜在实地介绍单个壶穴成因。
中新社保定3月11日电(记者 吕子豪)11日,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在此间称,在对太行山白银坨的联合考察中,发现一座绵延约3公里的罕见“壶穴”群,同时还发现了大面积17亿年前圆藻化石群和珍稀的盘香叠层石。
据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专家张永胜介绍,该“壶穴”群位于太行山脉北段河北顺平境内,3公里长的沟谷呈串珠状连续分布,初步探明单个壶穴有15个,基本呈圆形,个别已成椭圆形。大壶穴深度达6米,壶口直径5米,四壁光滑似浴盆。内壁存有倾斜状沟痕,壶内还残留有花岗岩、辉绿岩、白云岩滚圆状砾石,属指相标志性遗迹,可充分反映当时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专家称,在此还发现了大面积17亿年前生命起源宏观出现的圆藻化石群和珍稀的盘香叠层石及锥状、柱状、穹状叠层石。
记者随专家实地勘察看到,虽有积雪覆盖,但沟谷的壶穴特征明显,有两个壶穴相距不到3米,仍有溪水潺潺流过。记者在上游还看到一“萎缩”的年老壶穴,并清晰拍下了圆藻化石及叠层石等远古化石照片。
经专家考证,顺平白银坨10-17亿年已成岩的白石岩,经历了燕山期造山运动,形成多条断裂带。26-100万年间这里曾是雨量丰富、气候温暖的亚热带环境,“壶穴”为携带沙砾石的高速旋转水流长期对岩石冲刷、研磨而成。而圆藻化石群产于中元古界白云岩中,是极其罕见的海洋生物化石,是生命演化重要阶段的代表产物,其发现对水利学、空气学及生态环境恢复研究有重要价值。
此前,中国境内只发现辽宁恒仁县、凤城市和河北邢台天河山3处规模性壶穴。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