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艺工艺文化

汝窑精品点亮拍市 专家析天价非爆发

2013-02-02 15:22:52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汝窑精品点亮拍市 专家析天价非爆发

①(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②(明嘉靖)紫檀嵌玉石人物图长方盖盒

③(明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图”大盘

梁晓新

 

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将于3月31日至4月4日举行。3月10日,为期两天的春拍预展在北京丽兹卡尔顿开幕。本次预展,瓷器为最大的看点。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瓷器拍卖市场目前呈两头倾斜的趋势,宋朝瓷器和当代陶瓷作品价格提升较快。

在4月4日即将举行的香港苏富比“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专场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将与众多藏家见面。据苏富比官网显示,此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估价为6000万-8000万港元。

据悉,“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在上世纪30至70年代为英国著名藏家艾弗瑞·克拉克夫人所藏,约在1976年转入日本私人藏家之手,此次即为日本藏家释出。香港苏富比方面介绍说,全球遗存的79件汝窑几乎全为世界大博物馆所藏,私人收藏的除了这一件之外还有6件。1992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美国藏家拥有的汝窑盘以154万美元成交,被香港藏家购得。

这件拍品能否再次带动瓷器市场的热潮,专家说法不一。在2011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瓷器板块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亿元天价频出,一边大批明清官窑精品纷纷流拍。北京匡时总经理董国强曾经预测,未来亿元级别艺术品中,瓷器将占五成。言外之意,瓷器拍卖市场前景大好。不过,细分受到市场追捧的瓷器拍品,真正让藏家动心的还是源流有序的珍品。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表示,北宋汝窑瓷器存世量少,市面流通少,会对价格支撑点有一定影响。不过,近年来,瓷器拍卖市场呈现两头倾斜的趋势,宋朝瓷器和当代陶瓷作品价格提升较快。一方面是受艺术品市场整体态势影响、明清官窑瓷器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宋瓷的艺术价值被更多买众认知。

□市场评析

瓷器板块相对抗震趁低吸纳或有契机

中拍协日前发布中国拍卖行业蓝皮书,指出2011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明显的先扬后抑的特点。2012年瓷器板块可能呈现怎样的态势,适合做怎样的投资规划?记者就此采访资深艺术品投资顾问、“正观堂”主人梁晓新。

两年内增长趋缓

拍卖行业蓝皮书显示,2011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调整中稳步增长,成交576.2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45.2%。

梁晓新分析说,2011年上半年,其它投资板块溢出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拉动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价格空间。下半年行情受到抑制急转直下,外围经济环境是关键因素。“大多数人持观望态度,包括对经济前景以及政策层面的考量,投资趋于理智和谨慎。”梁晓新认为,至少在两年内,艺术品整体市场将处于缓慢增长的走势。

拍卖行趋于保守

从过去几十年的瓷器拍卖情况来看,虽然经历数次金融风波,精品的价格始终保持上升。2000年香港苏富比“瑰丽凝珍”专题拍卖,19件珍藏品卖出10件,其中两件创下当时拍卖高价的世界纪录。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的高潮期,香港佳士得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拍出5330万港元。

梁晓新分析,虽然目前态势并不明朗,因瓷器板块“抗震力”相对较强,买家多为资深收藏家,其核心群体相对稳定,只要估价合适就会有藏家追逐。另一方面,在市场行情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拍卖公司会趋于保守——相应增加总量,压低价格,保持一定的成交率。不排除投资者和收藏机构会趁低吸纳,掀起小高潮。

天价不意味爆发

玫茵堂珍藏的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在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以1.68亿港元成交,刷新明代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早期的20年中,明早期青花瓷器在每场拍卖中都是焦点。然而在近十几年里,明代青花瓷的价位开始变得不对称,整体价位下降,直到去年,才使得市场重新审视其价值。去年明代瓷器的异军突起,是一个“冷门”的爆发。

这是否意味着明代瓷器近几年将普遍大涨?梁晓新分析说,那件永乐瓶创出亿元天价,并不意味着将带动明朝瓷器普遍大涨、整体爆发。就收藏投资而言,不应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将普品视为绩优股。明代精品瓷器的价格,在近10年之内增长了10至15倍。与清朝瓷器相比,明瓷精品数量相对较少,门槛高,买众圈子小,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

(记者赵晓路 解宏乾 苏富比供图)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