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艺工艺文化

当代艺术油画会不会掉价?

2013-02-02 15:22:52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当代艺术油画会不会掉价?

在5月15日下午进行的中国嘉德2012春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中,沈尧伊的红色经典巨制《革命理想高于天》从850万元起拍,最终拍出了4025万元的高价。相较于当代艺术板块的起伏,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板块近两年不断显露出渐入佳境的态势,赵无极、徐悲鸿、颜文樑、常玉、方君璧、李超士等艺术家的作品日益受到国内收藏家的关注。

事实上,无论是追逐中国早期油画,还是追寻中国早期油画名家,广东都是一个绕不过的字眼。作为中国最早引入油画的地区,一直引领风潮的广东油画创作,至今已经走过了402年的历程。只不过与日渐壮大的岭南画派相比,广东油画却似乎一直未被重视。

广东油画在中国油画界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现在总看不到让人一见难忘的作品?不断刷新价格纪录的当代艺术油画,是否透支了中国油画的未来市场?抑或中国油画市场,目前只是刚刚起步?这些都是当前美术界和收藏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特邀嘉宾

郭润文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造型学院院长、国家画院油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林永康

(广东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嘉宾主持

赵利平(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1

现在正是广东油画的兴旺期

赵利平:很多人认识中国油画,是从李铁夫开始的。作为中国油画第一人,他是中国最早真正掌握西方油画技巧的艺术家,他是广东人,而广东也是中国最早引入油画的地区。但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并不熟悉。

林永康:广东油画人引领风潮已有四个多世纪。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广东油画创作到今年已有402年(1610—2012)的历史,这大大超越许多人认为中国油画不过百年的概念。广东是西方油画最早的传入地和中国油画创作的发源地。1583年西方油画由传教士传入,18世纪至19世纪,广州已有相当数量的本土职业画师在绘制西画,并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近代广东油画仍然走在中国的最前沿。画家李铁夫,最早步出国门,到西方学习油画。其后,冯钢百、黄潮宽、余本、林风眠、司徒乔、胡善馀、符罗飞等也先后走上这条道路。由胡根天等创办的“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更是国内最早的公立美术学校之一。当时广州开设的画社、画会和美术学校多达20余家,广东画人开启了一代风气之先。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油画创作更为活跃和繁荣,先后催生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广东油画的创作一直遵循前辈的传统,坚持艺术与时代精神相一致,坚持对油画学术上独立自由的研究探索精神。因而,无论是全国性大展或是学术的探索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郭润文:广东油画史跟中国油画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铁夫以后,广东油画第一个辉煌阶段出现在“文革”时期。当时的油画创作,也面临着政治口号式的约束,但是广东的油画家,聪明地把革命题材与油画语言相结合。如汤小铭的《永不休战》、陈衍宁的《渔港新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潘嘉俊的《我是海燕》等,这些作品当时在国内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被封为美术界的典范。他们的难得之处在于,当时油画画家笔下的“文革”人物,都是“红、光、亮”的统一形象,他们却敢于画出人的真实形象,并且大胆运用了灰色,既是革命题材,又有油画的本质语言,并且还得到了政府的承认,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形成了广东油画的第一个高峰。

“文革”以后,广东油画也涌现出一大批重要的艺术家,他们来源于广州美术学院在1977年、1978年的招生,代表作如司徒绵的《红土》、涂志伟的《霸王别姬》等,具有非常突出的广东风格。特别是带有伤痕文学色彩的邵增虎作品《农机专家之死》,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但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油画却进入了停滞阶段。大量画家“下海”,让广东油画起码在十年的时间里在国内处于寂静状态。当时甚至有个笑话,“广美”没有画家,人人都是经理。

现在,广东油画迎来了第四个高峰,油画艺术委员会换届以来,已经举办了两届油画大展。同时,在许多全国性的重要展览上,广东油画的获奖次数和等级仅次于北京,在国内一直处于第二的地位。目前许多广东三四十岁的青年画家,也开始进入全国油画的舞台,他们当中,能在全国排得上名次的不下十人。可以说,现在正是广东油画的兴旺期。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油画,油画在广东有如此深的渊源,如果政府再助一把力,完全能够把广东建设成为油画强省。

林永康:我也认为,政府应当像保护岭南画派一样保护广东油画,建立广东油画的专业收藏馆。苏州市政府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们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粉画艺术馆。

今年12月,广东油画就将迎来一个接受全面检阅的机会。由广东做东道主,开展五省三地《吾土吾民油画展》,梳理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这恐怕是近年来多个地区油画展当中规模最大的。

2

现在为何看不到让人一见难忘的作品?

赵利平:就像刚才举例的《农机专家之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等作品,都是当人们谈到那一时期就能记起的作品。现在虽说油画艺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但为什么很难看到让人一见难忘的作品?

郭润文:以前“一画成名”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毛主席去安源》,人们不一定认识刘春华,但肯定知道这幅画。这是因为当时的艺术作品比较单一,大家都在相似的领域作画,当那一领域出现一幅巨作时,大家肯定都知道。反观现在,一方面,由于绘画领域呈现多格局、多流派的局面,当大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时,目光就不会那么汇聚了;另一方面,以前的画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画一幅作品,而现在的画家,谁还愿意花那么长时间作画?

林永康:另一个原因,过去为人们所铭记的好作品,并无市场在推动。画家在绘画时,完全由激情驱动,思想力、表现力等都达到了极致。这与当下画家绘画的语境是截然不同的。现在见到的画家,没人不谈市场,没人不谈画价。我们都知道,在纯粹而没有杂念的语境下,才有可能出精品,如果净想这画能换多少钱,送给谁好,就不会有感情流露的好作品。

如果将来回忆广东这一时期的油画,汶川大地震之后广东油画界50多位画家集体创作的巨幅油画《地恸·重生》,肯定是会被提及的,因为那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现在很多画家甘于把作品变成商品、工艺品,这是很要命的。

能够真正被后人所铭记的作品,肯定是动了情而又技术到位的作品,是有这个时代深刻思想的作品。第一,艺术首先关乎你的学养、思想,并不只是学校老师教给你的那几笔。我还建议学生要尽快忘掉这些笔法,我的学生,接受我的思想就可以了,千万别画得像我;第二,到生活中才能触发创作激情;第三才看个人的技术。这三方面都把握好了,才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画作。此外,过去的信息没有那么多,电视、电脑也只是新时代的产物,当时如果出现一幅好作品,政府会作主导宣传,印数很大,这也是一个原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