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青花童子持莲俑
明代青花大罐
西沙海域暗礁潜伏,浅滩横流。船队经过,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没,或遇滩搁浅。因此,西沙海域古代沉船甚多。北礁3号沉船遗址考古采集标本内容丰富,尤以明代青花瓷最具代表性。其中,永乐和宣德年间瓷器数量极大,但大多数已经破损,完整器很少。永乐通宝钱全为麻绳串连,品相完美如初,排列有序,没有磨损痕迹,应为未经市场流通的官府库钱。这充分说明,永乐年款的瓷器和钱币,应为郑和下西洋时,船队中遇险船只的遗存。
我们看到的这款青花大罐,圆唇、短颈、丰肩,腹部上鼓下收。颈饰祥云纹,肩饰折枝菊花,腹饰卷草花卉纹,足饰莲瓣纹。腹部和足部,内饰点缀八宝纹。此罐造型浑厚,纹饰简练华美,运笔娴熟,线条流畅。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一股恢宏气象扑面而来。端详青花大罐,犹觉永乐皇帝朱棣睥睨四海,威仪天下的大明雄风,在青花瓷的一泓碧彩下喷薄而出!
而另一款青花童子持莲俑,就像三杯茗茶以后,忽然奉上一盘香艳荔枝,实在是赏心悦目。小童子稚嫩可爱,纯真善良,目光中透出些许温柔,似有一抹暖阳流淌而来。童子身穿对襟古装,脚着绣花小鞋,一手抱持莲蓬,另一手轻扶莲枝。可能要去莲房,呈送爱莲之人,也可能是要送给母亲,以谢慈母手中线,童衣妩媚若香莲。
明代瓷器的艺术风格依时代不同,略有差异。
明代早期瓷器纹饰仍带有明显的元代瓷器风格,但并不雷同。洪武时期瓷器很少,建文帝时期因政局不稳,瓷器烧制也不稳定。永乐后渐至佳境,宣德时期因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审美诉求,瓷器烧造达到新的高度。早期折枝菊花和缠枝莲花线条纤细,而元代风格为硕大丰满。明代中期正统至天顺时期,因朝政腐败,是瓷器的空白期,没有典型风格作品。成化时期,瓷器烧制柳暗花明,线条更加优美细腻,具有工笔风格。弘治时期再次陷入停滞。正德时期瓷器因受伊斯兰教和道教影响,多纹饰阿拉伯文和祥瑞符号。明代晚期,自嘉靖始,朝政更加腐败,国库虚空,瓷器日渐衰微,整个风格略显萎靡呆板,看后令人昏昏欲睡。
西沙遗珍大明风
1998年以来,海南省文物局协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先后10余次对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出水一大批极具历史价值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北礁3号沉船遗址考古采集标本内容丰富,尤以明代青花瓷最具代表性。此遗址发现的瓷器器形主要有碗、盘、罐、碟等。绘制花纹有山水、花卉、瑞兽、人物等。瓷器底款和出水钱币,跨越明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嘉靖等年代。其中,永乐和宣德年间瓷器数量极大,但完整器很少。永乐通宝钱全为麻绳串连,品相完美如初,排列有序,没有磨损痕迹,应为未经市场流通的官府库钱。这也充分说明,永乐年款瓷器和钱币,应为郑和下西洋时,船队遇险船只的遗存。
昭前裕后的航海壮举
大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己卯(7月11日),中华民族永远值得骄傲的一天。
这一天,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下西洋海上壮举。至明宣德八年(1433年)最后一次海外贸易,历时28年,先后7次横跨太平洋、印度洋,扬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欢,郑和下西洋的随行人员。因通晓阿拉伯语,以通事(翻译)身份,先后3次陪同郑和下西洋,访问过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极具历史价值的《瀛涯胜览》中写到:“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经涉洪涛
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马欢把西沙群岛所见岛屿描绘成“青螺”,非常形象地给这些岛屿平添了很多诗意。明代李荟在1402年所绘《混一疆里万代国都之图》中,把南海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标绘有“石塘”、“长”、“石塘”。在这里,前一个石塘则指东沙群岛,长沙指西沙群岛,后一个石塘则指南沙群岛。古时所说“千里长沙”泛指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则概称南沙。
西沙海域暗礁潜伏,浅滩横流。船队经过,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没,或遇滩搁浅。因此,西沙海域古代沉船甚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