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民族企业家

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

2013-04-14 22:22:04 作者:编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不仅有着“汽车狂人”的别号,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汽车疯子”,他直率敢为的性格早已为外界所熟知。
  十几年前,当李书福带着他的吉利汽车第一次出现在汽车市场上的时候,人们评价他异想天开,对于他的产品——吉利汽车,人们的评价是“它就是廉价和粗糙的代名词”。当时更多的人可能会这样想,让他蹦跶去吧,让他自生自灭吧。十几年过去了,吉利不仅活下来了,实力还不断壮大,吉利汽车——这个从中国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还要迎娶世界顶级的明星——沃尔沃。
  李书福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19岁就试水商海,1982年,就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做起了照相生意,掘到了第一桶金。时间到了1984年,李书福的简历,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此时他的名头是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在吉利汽车流传的故事是,这一年前后,李书福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回家后,李书福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1986年,李书福作了个更大的决定——建厂生产北极花牌电冰箱。1989年,李书福这个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已经是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1991年,发现造汽车能够产生巨大利润,李书福不顾家人的激烈反对,毅然投入到他的造车梦中。
  不过,由于当时国家审批的限制,李书福的汽车梦未能实现。汽车没造成,李书福开始造摩托车。他创造的全国第一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利润,但是李书福还是对他的汽车梦念念不忘。当时,他自己只有一辆破旧的小面包。“我不想花很多钱去买,我觉得那不值得,我觉得自己去造就行啦。”李书福说。
  李书福说,最初搞汽车,他自己根本不懂,技术、人才、资金,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支撑李书福开始艰难的汽车产业之路的只有一个信念,四个字——相信未来。在李书福眼里,造汽车无非就是这样几个步骤,并不太难。“汽车是个现代工业,它必须体现模块化大生产的特征,因此四个轮子,一个车身,发动机,加沙发就构成了一辆汽车。”
  一个中国最早做汽车梦的民营企业家,最终开着他的吉利轿车破冰而来,将中国车市搅的涛翻浪涌,接连引爆中国车市4次降价风潮,开创中国车市的新未来。汽车“疯子”李书福虽然一直在制造行业里摸爬滚打,他还有浓厚的诗人气质,比如他这样形容自己,形容从事制造业的同仁。
  李书福:一批又一批痴心人,天天向苍穹倾诉,夜夜同月亮相约。
  在决定要收购沃尔沃之后,李书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要面对各式各样的质疑。也许印证了诗人李书福的秉性,他说其实自己很孤单,吉利也很孤单。
  作为一个有着7000多名员工的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李书福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常客,但有报道说,李书福会经常穿件工作服到职工食堂吃饭,不喝酒,陪客人也就两三个小菜,有人说李书福很抠门,生活上很节俭。可为了自己的造车梦,李书福愿意倾其所有,迎娶汽车豪门贵族沃尔沃。他的执著,应该是源于他的性格。
  李书福:我的缺点是娘胎里给我带来的比较刚烈的性格,这种脾气不太好,性格不太刚烈,不够柔,太直白。
  李书福今年47岁,退休前,他希望自己吉利汽车能进入全球汽车行业排名的前10位。
吉利发展简史
1986116,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吉利创业历程
●1997年,进入汽车产业。
●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汽车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
●2002年,进入全国“3+6”主流轿车制造厂家行列。
●20034月,吉利第十万辆轿车在宁波基地下线。
●20038月,首批吉利轿车出口海外,实现吉利轿车出口零的突破
●2005年5月3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和马来西亚IGC集团就整车项目及CKD项目正式签约。
●2006年3月28日,吉利自主研发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及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汽车工业科技进步成果鉴定。
●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英国伦敦皇家花园酒店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的协议。
●2007年5月16日,吉利CK-1CKD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
●2008年9月19日,配备BMBS(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的远景轿车在第十一届成都国际车展举行上市仪式。

上一篇: 钧天坊创始人王鹏:古琴界正面临黑白交界局面

下一篇: 刘永行:希望集团董事长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