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新闻文化资讯

苗家姑娘手工刺绣重放异彩

2015-09-29 10:34:0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秀山“苗绣”,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家特有手工刺绣。多年来,苗家刺绣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以手工编织服饰和裙兜为主。

政协委员牵线搭桥    一朝成名天下知晓

苗家姑娘手工刺绣重放异彩

——秀山“苗绣”成为2015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靓点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刘发生、熊伟、唐垒报道)“苗绣”,这项秀山苗族群众特有的一项刺绣技艺,在9132015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出尽风头,靓点纷呈。

市民纷纷前来秀山“苗绣”展厅观赏,关于非遗的新奇文化产品,让市民啧啧赞叹。这些曾经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在今天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秀山“苗绣”,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村,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家特有手工刺绣。多年来,苗家刺绣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以手工编织服饰和裙兜为主。

刺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用脑、用智慧,用金丝银线编织而成的服装、服饰、床上用品等用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美术品。

为了开发“苗绣”艺术,秀山县政协十分关注,积极打造“苗绣”品牌。在县政协委员张亚萍、董创英等人的支持关注下,秀山民族村晶铢苗绣专业合作社于20144月初成立,全力打造“绣娘经济”,走“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的新路子,让苗家姑娘手工刺绣重放异彩。

秀山民族村,是重庆市唯一保留有苗族语言文化、本民族风俗习惯、服装服饰、儿童双语教学的苗族村寨。寨里民风纯朴、风光旖旎。苗家姑娘手工刺绣堪称一绝,家家都有苗族服装、服饰、床上用品等刺绣用品,尤其是思兰卡普(注:苗家刺绣花铺盖),更是苗家姑娘出嫁的随嫁珍品。

多年来,民族村的手工刺绣虽然美丽动人,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一直是松散结构,自生自灭,有的手艺甚至后继乏人。秀山县政协委员、梅江镇副镇长董创英,十分关注民族村刺绣工艺发展,经常在多种场合呼吁:要发扬光大民族工艺,重视苗族手工刺绣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如何发挥民族工艺,团结山寨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董创英多年的心思。去年以来,董创英多方奔走,向人们介绍苗家手工刺绣的优秀产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关注。得到县政协、梅江镇政府、县发改委、民宗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获得资金、政策、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重点帮扶。 

董创英还协助合作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标准,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制度;产、供、销服务“一条龙”机制;激发苗族群众的热情和干劲,为绣娘解决创业初期遇到的各种困难。聘请获全国刺绣金奖的湖南“绣娘”吴金荣,为合作社的“绣娘”传授刺绣技艺。现场培训刺绣设计、生产、销售及与其配套的电脑印花、花线、木工工艺等技术。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以刺绣产业为品牌,提升民族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晶铢苗绣专业合作社己有“绣娘”56人,她们接受吴金荣等师的教授指导。合作社的厂房、纺架、布匹、纺线等己到位,投入运行。“绣娘经济合作社”,苗家姑娘的手工刺绣,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如美丽的凤凰,在武陵山区重放异彩,走出山门,飞向世界。

\
01911,重庆市市政协副主席何事忠(右三),视察文博会秀山“苗绣”展台,为秀山“苗绣”点赞。
\

02苗家姑娘的手工现场刺绣集锦之一(摄影:唐垒)
\

03苗家姑娘的手工现场刺绣集锦之二(摄影:唐垒)
\

04苗家姑娘的手工现场刺绣集锦之三(摄影:唐垒)
\

05苗家姑娘的手工现场刺绣集锦之四(摄影:唐垒)
\

06:外国友人盛赞“苗绣”

供稿:刘发生(特约通讯员)

  (秀山县政协新闻通讯组)

  影:唐  垒(秀山摄影协会

重庆市秀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913

上一篇: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第三届工艺美术非遗嘉年华活动盛大启幕

下一篇: 大型基本陈列“世居新疆13个主体民族民俗文化”开展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