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纪念馆) [打印本页]

作者: rony168    时间: 2009-9-19 21:10
标题: 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纪念馆)
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纪念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img]<o:p></o:p></o:p></o:p>产品介绍:<I>发行价:</I><I>¥</I><I></o:p></I><I> </I><I>限量发行</I><I></I><I>套</I><I></I><I><o:p></o:p></I>《八十七神仙卷》是徐悲鸿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对于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和书画爱好者来说恰恰可以用徐悲鸿大师的诗句“得见神仙一面难”来形容。为了满足大家对《八十七神仙卷》的热爱,也为了将徐悲鸿认为“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可与希腊班尔堆农神庙雕刻这一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流的作品相提并论”的画作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相关机构倾心策划,邀请国内顶级设计师、专业工艺美术师精心设计雕刻并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铸造成纯银珍藏版的《八十七神仙卷》。该藏品完全以徐悲鸿纪念馆馆藏原作为蓝本,以6枚总重的连续银章打造的《八十七神仙卷》,采用半浮雕、立体的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原作的风貌和神韵。该典藏还配套赠送了黄金版、丝绸版和邮票鉴赏册,四版合一——这是我国首次以几种不同材质同时推出,对国宝作了全面的展示,所有藏品构成了一套集收藏、知识及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大型珍藏品。 超凡脱俗的“八十七神仙纯银章”傲然面世纯银雕刻的《八十七神仙卷》完全以徐悲鸿纪念馆馆藏原作为蓝本,以6块连续的银章,采用半浮雕、立体的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原作的风貌和神韵。银章正面是齐白石大师的篆书题字和八十七位神仙的雍容华贵徐行的场面。背面是徐悲鸿的跋文和画圣吴道子肖像,左右是云中瑞兽。高科技价值: <o:p></o:p>本品采用先进的激光全息雕刻工艺,采用复杂的技术,可以在不足的高度上雕刻出4?个层次的细微变化,具有出乎寻常的艺术表现力,逼真地再现了国宝《八十七神仙卷》的艺术神韵,“吴带当风”的神采呼之欲出。高艺术价值: <o:p></o:p>本品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徐悲鸿纪念馆特别监制,特聘工艺美术大师进行专门的制版工作,几度改版使其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精美的艺术佳作在修长的纯银章上灿然显现,光彩夺目。高实物价值: <o:p></o:p>本品是现代收藏品市场上少见的以纯银打造的精品,单计算银金属含量,每枚,共6枚,总重量达到,成色均为99.9%,由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权威的检验证书流金溢彩 视觉震撼<o:p></o:p>《八十七神仙卷》黄金卷长、高(不含装裱)黄金版《八十七神仙卷》以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原图为蓝本,运用高新科技和特殊印刷工艺,将原图的色彩、图案及文字,按1:1的比例,印刷在纯度为99.9%以上的特制黄金“宣纸”上。从金纸到黄金画卷,采用了特殊的高科技印刷技术,既能使彩色图像印刷于金纸上,又能保留黄金原有的光彩,具有结构细密、强度高、韧度足、不变色、附着力强、抗氧化、防潮、防蛀等特性。经过精细装裱工艺的黄金版《八十七神仙卷》,画卷卷曲自如,画面流金溢彩,视觉冲击强烈,理论上保存时间可达万年。是实实在在的传世之宝。传统工艺 再现丰采《八十七神仙卷》丝绸卷:长、高(不含装裱)中国的丝绸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及宋代之前,中国的绘画绝大多数就以丝绸为载体。流传至今的许多绢帛名画,被海内外许多著名博物馆及收藏家视为人类共同的文明和财富而加以收藏。本套藏品中就将《八十七神仙卷》丝绸版收录其中,是珍贵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丝绸版的《八十七神仙卷》制作精美,工艺考究,采用高科技将原作进行精确复制,经过精心制作,终使中国这一美术史上的奇迹灿然呈现于丝绸之上。 详实典雅 精美生动<o:p></o:p>凭方寸邮票 展艺术魅力 宜赠宜藏 不二之选<o:p></o:p>为了更好地便于藏家欣赏、研究《八十七神仙卷》,制作机构特别设计出版了《八十七神仙卷》邮票鉴赏册,以一百余枚珍贵的相关题材邮票和丰富的图文,对国宝《八十七神仙卷》作了详尽的介绍,也将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缘分交代得清清楚楚。使人在欣赏国宝的同时,感叹徐悲鸿大师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选取了数十枚神话题材邮票,介绍了中国独特的神仙文化,使人们在欣赏之余增添知识。<o:p></o:p><o:p></o:p><o:p>联系人:常女士免费热线:</o:p></o:p><o:p></o:p>
作者: aclu329562    时间: 2009-9-20 01:43
515)this.width=515[/img]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