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光明日报》竟然连“两会”报道都作假 [打印本页]

作者: withal9383    时间: 2009-9-21 17:47
标题: 《光明日报》竟然连“两会”报道都作假
据报道,3月9日(20080309),在全国政协文艺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孙萍毫不留情地对将文革样板戏当“京剧”,在全国10个省区市中小学音乐课程中进行“文革样板戏”试点的教育部长周济进行了质询。孙萍直指周济在回复提案有关事宜时 “说话很不负责任”。面对孙萍当面“炮轰”,周济一脸尴尬。  她说,她很感谢周部长能让她提出的“京剧进校园”的提案成为现实,“不过样板戏这么多不是我的初衷……”为此,她递上了由梅兰芳之子、京剧大师梅葆玖牵头,冯小刚、关牧村、郁钧剑、王安忆等42人联名的提案,要求教育部紧急调整相关做法,提案中建议增加传统曲目。  报道说,孙萍承认,“从周部长的话音里,我感觉到调整曲目的可能性很小。听说光盘都已经刻了一亿多张了。”她透露,由于教育部在实施中悖离了自己的初衷,“搞得我现在压力很大,我都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我一定要站出来,把这个事给纠正过来。”  孙萍说,京剧进校园这一步本身没有走错,但关键在于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样板戏很难代表京剧这门传统艺术。其中诸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唱词,低年级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哪里还能起到教育作用?  面对孙萍当面“炮轰”,周济解释在有关曲目推出前,已经邀请了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孙萍马上反驳:“我们这有这么多专家呢!政协的专家不是最顶级的专家了吗?梅葆玖不是专家?那谁才是专家?”      面对委员的“咄咄逼人”,周济只能无奈地感慨:“京剧能够走进校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年的音乐课一共二十首歌,其中只有一首京剧曲目。”他认为“京剧进校园”可以在尝试中推进。但孙萍仍然反对:“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有关措施)出台就不好收回来了。”周济最后向她表态:“你的提案非常好,我们一定会认真研究。” 孙萍说到此事时,情绪非常激动,“教育部背离了我的初衷,搞得我现在压力很大,我都成了众矢之的了……”一位资格较老的委员大声地咳嗽了一声,但这显然没有阻止孙萍继续往下说:“堂堂一个教育部的部长,竟然用这样的话来回复我们,太不负责任了!”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新闻事实:  孙萍曾提议在中小学课堂引入部分京剧,以弘扬民族文化。但是,教育部门部长周济竟然以“文革样板戏”充当“京剧”,因此有违了艺术家的初衷。因此,由孙萍,梅兰芳之子、京剧大师梅葆玖牵头,冯小刚、关牧村、郁钧剑、王安忆等42人联名的提案,要求教育部紧急调整相关做法,提案中建议增加传统曲目。而教育部长周济在这次政协讨论会上,以已经下发了通知不能收回为由,拒绝了政协委员的要求。因此,被孙萍炮轰为“太不负责任了”——遂成为2008年“两会”的“孙萍炮轰文革份子周济事件”。  但是,对于同样一件事,我们来看《光明日报》是如何报道的呢?  3月11日,《光明日报》记者“倪迅”以《孙萍:“‘京剧进校园’提案落实了”》为题,对同一事件作了以《“‘京剧进校园’提案落实了”》作了一个与新闻事实完全相反的报道:说政协委员孙萍,对教育部长周济把“文革样板戏”充当“京剧”来推广表示感谢!  报道说:全国青联常委、中国京剧院演员孙萍委员在联组会上兴奋地说:“我提出的京剧进校园的提案,教育部已经答复落实了”。接着,新闻还兼顾了梅兰芳之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但是只字不提由他牵头的反文革样板戏入课堂的提案,而是说:在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谈论到中小学校开京剧课的事。梅葆玖委员说:“今年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中,我对政府的明智之举发自内心地拥护。学校开设京剧课,对青年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接着,新闻就开始移花接木,把新闻引入了“去年”,报道说:去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决定增设一门2个学分的京剧欣赏课,由孙萍主讲。孙萍为什么提出京剧进校园的提案呢?她说:“我10岁开始学习京剧,1990年,在匈牙利裴多菲大剧院做特邀导演。1999年去美国,在耶鲁、宾夕法尼亚等大学举办京剧讲演,与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等合作举办交响乐伴奏京剧演唱会,受到美国观众的欢迎。”孙萍同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京剧清唱《红灯记》、《杜鹃山》、《白蛇传》,表演20多场,曾轰动费城。   然后,就开始铺述后来的事:2000年,孙萍曾应邀到美国国会给参众两院议员讲京剧知识课,基辛格和黑格也是其中的听众。听她讲完后,很多原来不了解京剧,甚至有排斥心理的议员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 “为什么京剧在海外往往受到特别的礼遇?因为它能唤起华人华侨的民族情怀,也能以其精美赢得外国人的仰慕。作为京剧艺术的表演者和传播者,我在国外受到崇高的礼遇。海外10余年的文化传播生涯,使我深刻意识到,世界艺术盛宴离不开中国戏曲文化大餐。”对此孙萍的感受非常深。  最后,新闻以孙萍过去倡京剧入校的一段话作结:孙萍说:“传统文化要从学校、孩子抓起,这些年我一直呼吁要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得到京剧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要让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欣赏这门传统艺术。我很高兴我的提案有了结果,我们民族原创的京剧不断传承下去,也是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共同心愿。”  确实,《光明日报》到底是文革时期的主角,用的方法还非常娴熟。孙萍的话,确实是孙萍曾说过的话;而且,孙萍也确实演过文革样板戏。  但是,《光明日报》竟然就以这些“过去时”的回忆和铺垫来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内容,作为这个政协讨论会的新闻内容。最后,竟然连起码的新闻事实也不顾了:竟然把孙萍对教育部长周济的质询,提出的尖锐的“炮轰”,写成了表示很“兴奋”,甚至是“感谢”,这和强奸有任何不同的吗?《光明日报》玩的花招也太老套了。以孙萍委员这个年龄,当然只有学过“文革样板戏”,同样也演过“文革样板戏”。甚至以她这样的年龄,其“成才”也与文革样板戏有着直接关系都不算奇怪。  毕竟,在文革前后学习京剧艺术者,作为京剧演员,一个京剧演员不演样板戏,就意味着人身、艺术生命双层剥夺。  在文革中,害死的京剧艺术家还少了吗?  据丁证霖博士的《“文革”京剧名人遇害记拾零》记述,在文革中,京剧名旦、名角、大师,无一不被迫害至深。因此,他以“让人痛断肝肠的拾零”来形容。  京剧界四大须生“马”、“谭”、“杨”、“奚”(一称马、谭、杨、奚、周“五大须生”),除杨宝森1958年病逝,谭富英1977年病故,马连良,1965年已被江青赶出北京京剧团,主因是马演《海瑞罢官》,有犯龙颜。“文革”一起,马便被打成“汉奸”、“戏霸”。凌辱和恐怖把马先生吓得人体浮肿、不能进食。1966年12月16日马先生含冤去世,時年66岁。奚啸伯,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被逐出北京。终被迫害得半身不遂。1976年,奚的大弟子欧阳中石探望,他一试再试,一代宗师竟然苦笑着说:“真的不会唱了”。1977年12月奚啸伯逝世,享年67岁。周信芳曾抵制江青的胡作非为,在上海京剧院党总支会议上批评江青让剧团停止演出,单打一地排“样板戏”,耗资人民币几十万,指责这是“劳民伤财”、“耽误演员的青春”。1965年11月,江青、张春桥和姚文元便向周信芳发动报复。其夫人被殴打迫害致死;儿子被判刑,儿媳被反复残酷殴打,其孙女被殴打恐吓致疯。而他自己则在1975年3月8日被迫害含冤去。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除程砚秋1958年去世;梅兰芳1961年病逝之外,荀慧生于1966年8月23日被押往北京孔庙,与老舍、萧军等作家一起被罚跪着焚烧戏服,并受鞭笞。68年12月下旬的一天,荀实在支撐不住,倒卧冰天雪地,无人理会,“达4小時之久”。终于12月26日气绝,尚小云“被4个人揪往四肢,像扔件东西一样地扔上大卡车游街示众。回來时又被人一脚从车上踢下來”。后双目失明,于76年身亡。  还有,大师和名角如俞振飞、裘盛戎、盖叫天、白玉昆、刘宫阳、杨宝忠有的被迫害致死致残,刘斌昆,“江南第一名丑”。握有其师秘传剧本870出,其中400出是丑行剧本。刘先生的珍藏古本“文革”中全被毀了。文革对文化的摧残,对京剧的摧残,对京剧艺术的摧残还不够吗?  《光明日报》竟然以过去政协委员孙萍“10岁学戏”来作引子,来引出其学习、演唱文革样板戏的经历。而且,当文革过去之后,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大陆演出单位安排、只要“领导”要求,要她演“文革样板戏”的时候,她同样也只得演。  因此,孙萍“1990年,在匈牙利裴多菲大剧院做特邀导演。1999年去美国,在耶鲁、宾夕法尼亚等大学举办京剧讲演,与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等合作举办交响乐伴奏京剧演唱会,受到美国观众的欢迎。”孙萍同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京剧清唱《红灯记》、《杜鹃山》、《白蛇传》,表演20多场,曾轰动费城”,一点也不值得奇怪。  如果作为一个演员,而且是中国大陆戏剧演员,被逼演文革样板戏,这并不是她的错,而是国内的文革份子的阴谋。该负责的是国内的文革份子!  学过文革样板戏,演过文革样板戏。同样也可以反对“文革样板戏”。  以前,孙萍作过保留传统京剧的提案,这并没有错。而教育部长周济竟然以“文革样板戏”,来充当“京剧”。这已经完全违背了孙萍提出的弘扬京剧的初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这时站出来反对,有什么奇怪的吗?  而且,即使在文革中的作恶者,现在挺身而出,来捍卫我们的国家民族艺术,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同样是值得赞扬的。这难道还以过去的“文革中”的“历史问题”、“出身问题”,可以否定和抹黑的呢?  《光明日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光明日报》,也有着光荣的民主科学传统。但是,在文革时期被文革极左份子窃据后,一直都是文革份子宣扬文革的“主要阵地”。就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前,也曾发表过大量的反改革文章,在国内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其在文革时期的犯罪及其后的文革活动中,我们都可视为是文革极左份子挟持的结果。“爱国不分先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其能够抛弃其“文革”立场,同样是可以得到谅解和支持。  但是,直到现在、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特别是在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十一届“两会”报道中,《光明日报》竟然还是文革积习不改,还是抱着文革思维,运用的同样是文革时期的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手法,制造假新闻,散布假消息,着实令人吃惊!  新闻没有起码的诚信,有的只是谎言,只会被读者抛弃。这也是《光明日报》和一些大报大刊,每每不靠政府豢养就无法生存的根本原因。  更需要注意的是,在清除“四人帮”之后,曾有过一个短期的“清除三种人”的过程,但是大批的文革份子,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清理和清算。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这三十年当中,“复辟文革”还是“改革开放”就曾有过三次大型的激烈“大争论”。由此可见,如不真正清算“文革”,文革永远会成为改革开放的阻力。待到一个适当时机,当文革份子窃据高位后,同样有可能再次给我们国家民族,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当断不断,反被其乱;姑息养奸,必受其祸。建议中共中央重视“文化战线”上“文革活动”猖獗问题。对明目张胆地宣扬文革的教育部长周济,和利用报刊,甚至对两会报道都公然造谣、撒谎的《光明日报》给以应有的惩戒。<div id=[/img]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