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保罗在白宫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我不在乎跟魔鬼打交道定居布鲁塞尔的保罗,以开出租车谋生。后来,他与米科林饭店的故事被全世界的媒体不断报道。2005年,以其为原型的电影《卢旺达饭店》获三项奥斯卡提名。也就在那年,保罗在白宫获颁“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现在,演讲邀请如雪片般飞来,出入与政要、明星比肩,保罗。卢塞萨巴吉纳成为了一个人道主义楷模。抓住魔鬼内心柔软的部分mangazine.精英:人们说你是卢旺达的辛德勒, 你看过《辛德勒名单》吗?保罗:我2002年时,才看《辛德勒名单》。我没法和辛德勒比,我才坚持了76天,他是在长达5年半的时间里,不断地跟法西斯说不。我们的差别就像石头和瓷器。mangazine.精英:《卢旺达饭店》产生的影响是不是超过你的预期?2005年你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以及其他两项人道主义奖,是不是跟电影的影响有关?保罗:谁都没有预想电影会如此成功,尤其是在美国。《卢旺达饭店》让唐。切多有了知名度,同时也把我带到聚光灯前。那些奖项和电影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我从2000年起就在各地演说,逐渐结识了不少美国政客,这是我得奖的另一个原因。mangazine.精英:你在自传中写到,给屡屡要冲进饭店屠杀的民兵、军人倒酒,和他们谈判,让他们放弃屠杀的目的,你用的那些词汇其实就和你处理饭店的日常工作没什么不同?保罗:我在米科林饭店做助理经理的8年里,每天早上10点半,都会坐在游泳池边喝咖啡,观察我的客人们—外交官、商人、军火商,政客,并且找机会认识他们,注意他们的喜好,有时送免费饮料,逐渐累集他们对我的好感。其实在大屠杀期间,我和那些试图“清理”米科林的军人们的谈话,跟平时差不多。观察他们,跟他们说话,找到他们的弱点,最后想办法让他们离开。mangazine.精英:你觉得什么是你最有利的武器?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地退敌,来保护1268人的生命?是酒窖里的酒、你给刽子手塞的现金,还是你广泛的关系网?保罗:是语言。不是那些酒精和钱。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语言救了我们这些人。在那段时间里,我对魔鬼客客气气,我往他们的车里放成箱成箱的香槟,我不知廉耻地拍他们的马屁,反正任何可能阻止在饭店大开杀戒的话,我都说。每个人,即使魔鬼,心里都有柔软的角落,找到那个角落,优势就在我手上了。mangazine.精英:你和某些筹划指挥大屠杀的高级将领的私人关系,曾遭到不少指责,你是怎么回应的?保罗:我从不为我和那些人的私人关系道歉。在那个时候,我必须、我也不在乎和魔鬼做朋友—只要那些关系能救命。就说比祖蒙古,我不否认他对大屠杀难辞其咎,但我从来没有亲耳听见他下令杀任何人,在米科林最危急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如果没有他,我今天不会坐在这里接受采访,酒店里的那1268人也不可能幸存。mangazine.精英:你跟家人是最早一批可以离开卢旺达的人,在5月3日第一次撤离(虽然撤离并没有成功),是什么让你决定让家人离开,而你却留在酒店里?保罗:那是个非常难做的决定。我想跟家人一起走,但是只有我和主持大屠杀的军政要人有交情,可以和他们谈判、求情。我走了,留在饭店里的近千人就可能活不成了。我内心斗争了很长时间,决定留下。不然,内疚会让我的余生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就这么简单。人比狮子更凶残mangazine.精英: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全世界演讲的?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你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保罗:很长一段时间,除了接受媒体采访,我不愿意演讲。因为大屠杀的经历,让我对整个西方世界和联合国都很失望。但是后来我想,如果我不说出来,世界不会知道,而我却独自承受那些愤怒和悲伤。大概从2000年开始,我接受演讲的邀请。过去的3年里,我共做了三百多场演讲,平均3天一场。主要的演讲地在美国,也有欧洲国家,我还到过日本,我希望下次有机会到中国。我的演讲主题是《卢旺达,必须吸取的教训》,大概40分钟到1个小时。我讲卢旺达的历史,种族大屠杀,和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我要传达一种信念,就是和平,预防种族屠杀那样的惨剧再次发生。每次演讲后,我都会花20分钟到半个小时回答听众的提问。很多人问我:“保罗,你从哪里找到的力量,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跟刽子手们说不?”其实没什么,我只不过是做我自己—一个饭店经理的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mangazine.精英:美国一个驻非洲记者去年采访你,在《纽约书评》上撰文说你有意在2010年参加卢旺达总统大选, 你会参选吗?你的政治资本是什么?保罗: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你能想像一个离开祖国十几年、住在布鲁塞尔的人,有什么政治资本去和一个上次选举获得95%选票的现任总统竞争呢?不过,凡事不能绝对,我不把话说死,到2010还有3年的时间,谁知道呢?mangazine.精英:你曾经有可能成为牧师,在那次大屠杀中,你是否祈祷过上帝?现在你是否还相信上帝?保罗:卢旺达人非常虔诚。我们总说,上帝白天在全世界转,晚上回到卢旺达睡觉。但是,大屠杀中我们祈祷时总是问:上帝啊, 你怎么也抛弃了我们?你怎么不回来了?现在,我还是相信造物主的存在。我偶尔还会去教堂。但我的信仰的确受到了影响。教堂在大屠杀中保持沉默让我很失望。我不明白为什么本应神圣的教堂,会在顷刻间成为屠杀区。如果有一天我见到上帝,我有太多的问题要问他,比如: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mangazine.精英:目睹你原本温和的邻居变成杀手,目睹你的祖国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了这样的经历后,你对生命的态度、对人性的看法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还相信人吗?保罗:我以前很喜欢去酒吧,跟人闲聊,请人喝酒,和我的邻居保持很亲近的关系。但经过大屠杀后,我看人的角度变了,我觉得人比狮子凶残。狮子杀戮是因为饥饿,人为了杀戮而杀戮。我不再相信人了。mangazine.精英:你认为国际社会真正汲取卢旺达教训了吗?如果再发生那样的悲剧,你认为国际社会还会不会抛弃非洲人?保罗:国际社会做得远远不够,种族屠杀依然存在。国际社会总是在大屠杀结束后,才有种种道歉、决议,表示“永不”让大屠杀再发生。“永不”两个字不过是对曾经的袖手旁观的一种哀悼。mangazine.精英:安南曾公开就联合国没有及时制止卢旺达悲剧而道歉。你在自传中亦指责安南对卢旺达悲剧应负很大责任。你是否见过安南?见到他,会问他什么问题?保罗:2005年6月3日,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演讲,安南原本应该出席,但他没有来。我觉得他在逃避。如果见到他,我不会指责他了,毕竟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指责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早在大屠杀的时候,我一定会质问他:“你怎么面对历史?你愿意承认因为你的拒绝行动,而让无数平民惨遭屠杀吗?”mangazine.精英:不久前,你成立了“卢旺达饭店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是怎么运作的?保罗:我太太的父母、哥嫂,我的两个姐夫,都遇害了。我们收养了她哥哥的两个孩子,我给两个成了寡妇的姐姐找了工作,我给她们的孩子付学费。这样的寡妇和孤儿在卢旺达不计其数,有的儿童妇女还是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卢旺达饭店基金会的目的就是要帮助这些妇女、儿童,使他们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作者:曹芊 来源:南方周末<div id=[/img]
|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