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炎帝故里在会同连山的考据 [打印本页]

作者: rover53595    时间: 2009-9-19 15:28
标题: 炎帝故里在会同连山的考据
<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一、从会同连山八庙引出炎帝 2003年8月,湖南省会同县连山中学杨明君老师转给笔者一份简单的研究线索材料,说会同连山乡有八个古庙,其坐落方位与“伏羲八卦图”的方位相一致,认为连山是传说中的伏羲氏设坛传教的地方;材料后面还附有毛成舟等十一个证明人的名字。笔者查证,连山八庙曾经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八庙与伏羲八卦的方位不一致,不过八庙与八卦所代表天、地、风、水、火、雷等自然物象相一致。这八庙是盘古庙、火神庙、雷公庙、风神庙、镇江庙、山神庙、地母庙、莲花庙。八庙中有七庙在“文革”前被拆除,现幸存盘古庙;此盘古庙修建于清代,原盘古庙在距现址约五百米的蛇果山上。八庙始建何年何月,没有文字记载;现居连山人的祖宗大多是元末明初从江西迁入的,他们只知道祖宗一到连山时就有古庙的存在。    笔者深入研究后认为,会同连山不是伏羲氏发明八卦的地方;而是炎帝神农氏改进伏羲八卦的地方,并且连山就是炎帝的故居地。其理由:    第一,古书多有记载,炎帝神农氏又叫连山氏,如《世谱》说,“炎帝一曰连山氏”;唐代著名学者贾公彦也说,“炎帝之兼号连山”。远古时候大多氏族的姓氏是从固定所居地的地名演变而来的,历史学和民族学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会同县志》所载考古资料,在炎帝出生之前,会同连山一带已有农耕部落定居,长期有人定居的地方就该早有地名。    第二,中国最古老的易书是炎帝首创的(连山易),书名“连山”二字又与地名“连山”相同。《周礼-春宫-大卜》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赞》载:“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现代易学家殷晶综合《世谱》、《书传》等群书在《易经的智慧》中说:“《连山易》为神农氏所创,神农氏即炎帝。神农氏将八卦每两卦一重,首次演绎为六十四卦。因炎帝又号连山氏,故以象征山的良卦为首卦”。《周易正义》又解释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会同地处雪峰山腹地,连山为一河谷盆地,四面正好被“连连不绝”的群山所包围。这说明《连山易》也有因地得名的因素。    第三,连山八庙与易经八卦有着内在的联系。所谓八卦,是用阴爻“一一”和阳爻“一一”两种基本符号重叠起来的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组符号,这八组符号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类自然物象。所谓八卦图,就是八组符号按四面八方有规律组合的环形图。连山八庙正好坐落在连山河谷中心点的四面八方,而且八庙与八卦所代表的自然物象相一致:坤卦代表地有地母庙,良卦代表山有山神庙,坎卦代表水有镇江庙,巽卦代表风有风神庙,震卦代表雷有雷公庙,离卦代表火有火神庙,兑卦代表泽有莲花(塘)庙,乾卦代表天有盘古庙(盘古庙居正西方,义取盘古已归西“天”)。更有象义的是山神庙居西南,西南方正好有“艮山口”山名,山名与艮卦卦名同;镇江庙居南,南方正好是河水流人连山的方向;风神庙居东南,东南方地势开阔有利于东南风的吹入;雷神庙居东,由于连山特殊的地形,春夏雷电以东方居多,并有“雷公山”地名;火神庙居北,此庙正处在方圆数十里闻名的“火神坡”上。这么多自然物象与八庙和八卦相对应,不可能是一种巧合,这说明了易经八卦是古人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明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需要指出是:连山八庙与八卦的象义完全一致,但与我们所能见到的八卦图的每卦的方位不一致,这是因为《连山易》和《归藏易》一道在晋代已经失传,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的后天八卦。这恰好说明不是伏羲在连山发明了八卦,而是炎帝在连山改进了八卦。前面提到“连山八卦”是以代表山的良卦为首卦的,而连山八庙中唯独山神庙所处地名与卦名同字,也唯独山神庙与其他七庙相距较远(约四十里),且良山口的大山上遗有古人居住的洞穴,这些大概就是以民卦为首卦的缘由。至于连山八庙始建何年代?它与“连山八卦”又有何种关系?笔者认为,二者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二者必定同源。根据历史和民俗学推测,炎帝时代会同连山一带已把水、火、风、雷等自然物象作为神灵来敬祀,炎帝据此再结合连山的地形地貌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发明了连山八卦;连山八庙可能是根据连山八卦修建的,也可能是出于敬祀自然物象的需要,根据连山的实际地形修建的。具体始建年代难以定夺,但可以肯定始建成年代是相当远久的。    第四,连山八庙的中心之地原有一著名古庵,名为“古经庵”,传说是易学的藏经传经之所,还传说诸葛亮南征路过此地曾经下马人庵谒祭。当地人记得,古庵前有数块石碑,碑有一人多高,碑体已风化,残缺,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碑随古庵一起被拆除用于修筑了清水溪水库。现古庵遗址犹存。古庵的存在也说明炎帝故里在连山,因为易学传教始于《连山易》;虽然“古经庵”再古老也不可能修建于炎帝时代,但可以这样认为“古经庵”的修建是为了《连山易》传教的延续。(阳国胜/文  发表于《边城晚报》2005年6月24日)<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div id=[/img]
作者: cheaps5793    时间: 2009-9-19 19:23
二、炎帝故居会同的佐证依据     撤开连山八庙,还可以找到许多依据印证炎帝故里在会同:    其一,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淮南子-天文训》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汉书-郊祀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帝王世纪》还说:炎帝“以火承木,居南方。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著名民俗与稻作文化专家,湖南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林河在《耒阳与神农制耒》一文(见2004年9月14日《湖南日报》中,转引东晋时代习凿齿的话明确地说:“地上的神农炎帝的出生地是在黔中(郡)地区”。古黔中郡后因地处武陵山区更名为武陵郡,又因境内沉水上游有五条溪而称之为五溪。会同连山地处五溪的中心区域,五溪之一的渠水穿境而过。    其二、有大量的考古依据。众多史书说,炎帝神农氏“以木制来教人耕种五谷”,试“尝百草”发明医药,还发明了陶器,等等。除“尝百草”无法见证于考古外,余者都有大量考古发现。来是一种木制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水田耕作。据刘芝凤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中国土家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两书记载,考古学家们已在五溪地区发掘出距今五千至七千年的稻作,制器遗址十二处之多。距会同连山上游不远的新厂斗篷坡遗址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古建筑遗址之一,内有洞房基五十四座,灰坑、灶坑二十五个,窑址七座,出土玉、石、陶、木生产和生活用具三千多件,还出土了大量碳化了的水稻、瓜子、板栗等种子;最有意义的是生活用具中有一件竹饭篓竟和西南地区农家至今还在使用的饭篓一模一样。会同连山下游不远的安江高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三大成就”中的红陶和黑陶;而且用于祭祀的陶器上还印制有许多神农氏族图腾图案。    其三,炎帝是苗族的祖先,而苗族发源于阮水流域。著名学者陈元德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一书中明确指出:“炎帝系南方苗族之酋长,因发明农业又地处神州,故名神农氏”。《春秋左氏传》载:“炎帝,火师,姜姓其后也”。这和苗族关于姜央和姜央妹婚配繁衍人类的传说不谋而合。苗族在他们的《古歌》中明确承认自己是炎帝后裔。最早提出苗族称谓的是(后汉书-南蛮传》,书中还把南方苗族分布地区称为“蛮夷之地”:“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这把苗族居住五溪的历史已经追索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大量史料和口碑资料说,盘瓠是苗族最古老的祖先,报载2002年考古学家们果然在黔中郡故城附近发现盘瓠洞,洞内遗存物证实,洞穴中人类居住已有一万五千年之久。    其四,用民俗资料也可印证本文论点。林河先生在《古傩寻踪-炎帝是哪里人》等众多著作里提出:神农氏族特别崇敬火神,所以象征火的太阳和凤鸟就成了其氏族的图腾;还指出:沉水的“沉”字苗语意为“鸾”,鸾即“凤”的雄性。前面提到高庙遗址中已在祭祀用陶器上发现许多代表神农氏族图腾的太阳和凤鸟图案。笔者发现,沉水流域的这种图腾文化延续至今。会同、靖州、绥宁、洪江及广大周边地区,在一些窗花剪纸、古建筑屏风和老式家具上都可见到“鸾凤呈祥”,“双凤朝阳”等雕刻图案;古墓的墓碑上这类图案更是比比皆是。再者,会同连山因有“火神坡”的存在,至今当地老百姓仍有前往敬祀火神习俗。此外,五溪地区流传许多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黔阳有个“药王谷”,说的就是神农试吃“断肠草”死后成仙的故事。一些中草药郎中每月初一十五还要敬祭药王神农。
作者: govern1287    时间: 2009-9-19 23:17
三、炎帝出生会同与终寝茶陵的关系    炎帝神农氏出生于沅水流域的会同,死葬于“长沙之尾”的茶陵,二者互相印证,体现了“南部说”的正确和完整性。但出生于会同的炎帝怎么又死葬到茶陵去了呢?按照林河先生的观点,神农是沅水流域或更大范围的一个以水稻为主的农耕氏族或氏族集团,炎帝是这个氏族中的一个自然人。从以上所列考古资料“一斑”可知“全豹”,在炎帝出生以前,沅水流域的农耕业,制陶业已比较发达。著名考古专家贺刚认为(见2004午3月10日《湖南日报》记者采写的《见证七千前文明》:安江高庙遗址“在全国史前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洞庭湖区乃至岭南文化的交流产生过积极影响”。此前,考古学家在洞庭湖区的城头山遗址已发掘出四千年前的历史古城和九千年前的水稻田。到炎帝之时,神农氏族达到鼎盛时期,影响范围更广泛。出生于会同连山的炎帝大概在总结沉水流域先进稻作、制陶(炎帝有“火师”之称)、医药、八卦等技术方面有所创新,而成为众族的首领;进而在由南向北宣传、推广先进文化、技术的过程中,被包括中原在内的众多部落推崇为帝。当时炎帝没有统一的军队,各部落间常有纷争,社会不安定。后黄河流域的黄帝轩辕部落强盛起来。“轩辕之时,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见《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战败后不得不率领一批神农氏族人退归南方,大概在退归途中病卒于茶陵。与苗族同祖源的湘西侗族的《族源歌》这样唱道:“中原出了个轩辕大黄帝,能呼风唤雨要管东西南北……南方炎帝号神农,领着我们众族住回次州武陵和会稽山”。这里的“武陵”指的就是湘西武陵山,这也证明炎帝是由南向北发展,再由北退归南方的。    由于炎帝曾经人主中原,巡游甚广,传说很多,其生卒地的问题自然就变得复杂了,就有了北部说,中部说甚至东部说。其实这些“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北部说的主要依据是:《国语-晋语》中载有“昔少典氏娶于有桥氏,生黄帝、炎帝……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且宝鸡姜水流域有一个“姜氏城”地方存在。表面看《晋语》所记言之凿凿,但略加分析,这个故事有点像童话:一母生两子,两子分居两地得两姓,两子又成两帝。有人解释说,炎帝,黄帝不是同胞两兄弟,而是起源于少典氏和有桥氏的两个相邻部落。这样解释似乎天衣无缝,但历史学表明,炎黄及炎黄以前时代实施的是母系氏族走婚制,少典何以娶妻?黄帝也不是姓姬,而是姓公孙。关键一点陕西宝鸡地区没有充足的、相应的考古发现;从地理环境分析,宝鸡也不是以稻作为主的神农氏族文化所诞生的地方。    炎帝出生中部说的主要依据是:《国语-鲁语》载有“昔烈山氏之有天下,其子日柱,能殖五谷,故祭以为樱。”而《水经注》载,湖北神农架房山境内有一山名为“烈山”。“烈山氏”和“连山氏”又读音相近,于是有了炎帝出生房山的说法,进而演化出神农架的地名(“神农架”的地名到清代方志中才出现)。以地名推姓氏无可非议,但这里“架桥”太多,且笔者研究发现烈山氏并非炎帝。《玉海》载:“炎帝得河图,夏人因之,日《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日《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日《周易》。”显然,烈山氏另有所指。
作者: septalaugean    时间: 2009-9-20 03:12
四、众多古地名印证炎帝故里 中国“连山”地名确实不止一处,但只有会同连山才可能是炎帝故里。根据古今地名资料,全国共有八处“连山”,除会同连山外,还有辽宁葫芦岛的连山、广东韶关的连山、云南富源的十八连山、四川广汉的连山、陕西南郑的连山、浙江奉化的连山和浙江萧山的连山。辽宁、云南、四川和浙江的五处“连山”和史学界认定的炎帝活动区域相距甚远,应与炎帝无缘。广东的连山大致在区域范围,且文字记载较早,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就有“连山郡”,但史料明确记载“连山郡”是由古“连州”演变而来,因此也可以排除。陕西的连山与炎帝“北方说”地域吻合,似乎很有“竟争力”,但陕西与炎帝代表的史前稻作文化不相匹配。关键的还有,我们研究“连山”是和炎帝的《连山易》连在一起的,而这七处“连山“都没有此类关-联。    更有说服力的是,会同境内印证炎帝故里的古地名不止“连山”一个,而是多个。在上篇文章里,我们提到过连山乡境内有“火神坡”。“火神坡”亘古就有,百里闻名。“火神坡”意味着什么?《列子-汤问》说“楚之南,有炎人国”,炎帝有“火神”之称,会同又正好在“楚之南”。与连山相距不远的炮团乡有个“天皇冲”,《会同县地名志》解释,是古时候这里来过皇帝。此外,“会同”这个县名也颇有来由。据笔者考证,中国“会同”地名仅会同县一处。“会同”一词始见于《诗经-小雅-车攻》:“赤莆金局,会同有绎”。《论语:先进篇》有“宗庙之事,如会同”、“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中学语文教材解释这里的“会同”作动词,是指国君会见诸侯,《周礼》有“时见日会,殷见曰同”(“时见”指单独接见,“殷见”为集体同见)。“宗庙”作国家、社樱解释,也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做周制帝主可建七庙,诸侯可建五庙,炎帝的史前期没有限制)。会同境内的古庙遗址也很多,在连山周围与古庙有关的地名就有三十多处,如“老庙背”、“庙场坪”等。林城镇步云村西南观音阁内有一块“石碑岩”,高四米,宽二米,厚约半米,重数十吨,字大如杯,碑文记述的是明万历年间县主陈原道破除当地大规模敬祀神灵的事情。这样一个僻静山区那时候香火如此盛行,无疑受到当地世代相传的炎帝易文化影响。会同旧志载,会同县原名兰江县,“宋崇宁二年县治由东城迁会同”时更名,说明“会同”这个地名古已有之,推测“会同”地名的产生与炎帝故里有关。《论语》中的“宗庙会同”大概就是起源于会同的。    会同王气重。连山东北面有座著名的金龙山,千百年来演绎着“真龙天子和真龙太子”的故事。金龙山顶有座“金(真)龙太子塔”,通体用青条石砌成,八角盔顶,高十二米,宽四米,门额为“德配乾符”,两侧对联是“起国灵威昭胜地,封王帝泽扭山名”。太子塔始建于宋末元初,清乾隆五十四年重修,现为会同八景之一。    离金龙山不远,还有一个古地名,名之为“若水”,就是现在会同的若水镇。若水开发很早,史料记载,现在洪江市繁华的洪江区就是宋代从若水搬迁过去的。《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生二子,其一,日玄嚣……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取蜀山氏女,生高阳(即颛项制”。司马迁的这段话是可信的,而且这个“若水”就是会同的若水(有人以为有 “取蜀山氏之女”就认为是四川的若水是不对的,会同古时候也曾属蜀地)。屈原在《离骚》中说,他是“帝高阳之苗裔”,屈原是楚国人,祖籍今之常德,也证明昌意降居的是会同若水。《五帝本纪》还说到高阳帝“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说明他管理的范围达到会同、靖州以南的广西地区。黄帝打败炎帝集团后,派他的儿子来炎帝家乡作都诸侯,治理南方,是当时政治的需要。这正好佐证了炎帝故居在会同。    这么多古地名相印证,该不是巧合吧!
作者: gorsesplaguy    时间: 2009-9-20 07:06
五、连山发现“药王洞”的佐证    众多史书说,炎帝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中国第一部医药书《神农本草》据说就是根据炎帝神农口传所作,传说中的“药王”就是炎帝,这一观点已为史学界许多专家认可。我们在会同连山发现“药王洞”,算是找到了炎帝故里在会同的重要证据。    调查中,我们在连山大平村发现三个洞穴,我们由东南至西北分别将它们命名为一号洞、二号洞、三号洞。当地人对三个洞穴有五个叫法:“仙人洞”、“先人洞”、“狮子洞”、“老虎洞”、“连山洞”,除了一号洞叫“狮子洞”(因洞门口有崩塌巨石活像狮子)外,人们对其它两洞与对号的洞名还有“错位”的争论。我们找一些老人深人调查得知,“先人洞”、“狮子洞”、“老虎洞”、“连山洞”都是近代人叫出来的名字,古老的叫法就是“仙人洞”,传说是“药王仙人”诞生的地方,并说很久以前人们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都要到洞一里来烧香敬祭;但三个洞究竟哪个是“药王仙人洞”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对三个洞穴作了仔细踩查,初步认定二号洞是“药王洞”。此洞内空宽约百余平方米,高约三米,洞岩质为灰白色夹砂石灰岩;内有一半人高柱石,顶面有人工磨制过的工作平台,宽如桌面;柱石四周、原有较大活动空间,现洞顶塌方(已通顶,有亮光),占住了洞内大部分空间。洞门内一米处有一碾槽似石头加工的器皿,半埋土中,我们认为是当年祭祀“药王”烧纸用的灰盆。这一“桌”一“盆”是认定“药王洞”的主要依据。从老人的传说分析,“药王洞”中断香火已经很久,应与明万历年县主陈原道禁止祭祀鬼神有关,这也说明当地人对药王炎帝的信仰是极其久远的。    根据史前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推断,我们认为会同连山“药王洞”洞群(从山体破坏情况分析原有洞穴应多于三个)是古人生活过的洞穴。第一,根据石灰岩地质成洞规律和岩表风化程度,这些洞穴形成至少有两万年历史。第二,洞群位于四面农田的一组小山包上,山体高约十五至二十米,山下有两个天然水泽,推测古时水泽呈三面环绕状,便于古人设防驱赶野兽和取生活用水(据闻一多先生的《伏羲考》,南方古人是用凿空的瓜葫芦取水的);洞穴内空较大,一、二、三号洞洞外都有塌陷、破坏迹象,估计原始洞穴内空都在百平方米以上,洞内地表千燥,是古人最理想的居住选择。第三,现存一、二号洞穴相距约二十米,二号洞与三号相距三百米,这个间距适宜“走婚制”—五千年前的炎帝时代还处于人类社会由以母系为主的走婚制向配偶婚姻的过渡时期。第四,从居住文明历史进程看,炎帝时代中国南方总体还处于穴居时期,浙江河姆渡发现五千年的榫卯结构的木干栏式住房是一个例外(那是因为低洼沼泽地特殊地理环境逼迫所致,在会同相邻县的靖州发现的四千多年前的斗篷坡古部落遗址,也还是半地窖似的住房。会同连山有优越的天然岩洞可利用,古人自当首选。    有人提出,炎帝作为一代始祖,不可能栖居如此简陋的洞穴。二十世纪人类社会进人高度文明时代,作为一国之君的毛泽东也有过“洞居”经历—延安窑洞。炎帝首先是一个药师、一个烧制陶器的火师、一个制“来”的“发明家”,他是在因他的贡献使众多部落不断走向兴旺之后才被推崇为帝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世袭制度。    神话和传说是研究史前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它有别于考古,它只能反映历史的基本事实。如陕西平利县发现清代女蜗庙石碑,史学家结合当地女蜗传说的丰富性,认定女蜗不是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人物,且认定其故里就在平利女蜗庙址附近。我们发现“药王洞”也只想证明炎帝曾经是会同连山人,还住过岩洞,至于他住的是一号洞、二号洞或者其他什么洞,从科学角度讲是很难准确的,只能确定个大体位置。 <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
作者: 水寿    时间: 2009-9-20 11:01
六、古遗址作证:会同史前并不落后     说一千,道一万,论证炎蒂故里还要有相应的考古资料作依据。上篇文章里,我们用沉陵盘抓洞遗址、洪江高庙遗址和靖州斗蓬坡遗址作了印证。其实会同境内的许多古遗址(见于《会同县志》和《会同县文化志》),也很能说明问题。    沙田遗址,位于会同黄茅团村东北,巫水右岸第三级阶地上,属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七百平方米,石器见于四纪综红色粘土层中,离地表深约两米,采集有砍砸器,削刮器等,原料为青灰色及黄红色砂岩砾石、石莫岩砾石。    坛子墙遗址,位于连山乡建设村西北、渠水右岸第二级台地上,属旧石器延续至新石器的遗址。裸露遗址面积八百平方米,发现有砍砸器、削刮器和磨制石棒等;石器发现于第四级红色亚粘土层中和地表,原料为石莫岩砾石。    渡头江遗址,位于林城镇大桥村西北、渠水左岸第一级阶地上,属新石器至商代遗址。面积约六百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三米,采集有斧、矛等石器,及夹砂红陶、夹砂黑陶残片。伴随出土的还有动物骨骼、螺蚌壳和鹿角。    对江口遗址,位于岩头乡溪口村西南,属新石器至西周遗址。面积宽达一万多平方米,暴庵物丰富,有灰坑。    在会同境内,考古工作者已发规这样的古遗址十一处之多,且大多分布在连山周围。这些大多是在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还没有对古遗址作深人发掘。从已掌握的资料看,会同连山一带五到十万年前就有先人繁衍,至五千年前炎帝时代已经是遍地炊烟,且这种繁荣持续到东周时期。五溪流域的“荒蛮”落后是从战国开始的。    包括会同在内的五溪流域为什么战国以后会走向衰落?笔者在《怀化,天生一个“战争窝”》一文中有过专门的论述。从公元前280年秦国欲吞并楚国、攻打黔中郡起,中原汉人开始南侵。由于五溪为“黔滇门户,全楚咽喉”,地处西南战略要冲,历次南北战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都以此为焦点;历代统治者与苗、瑶、侗、土家等土著民族难以调和的矛盾,更使这里烽烟迭起,战祸连年。据统计,从公元前280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五溪怀化境内共发生战争783起,平均不足三年一起,一个地方在长达2200多年间里保持如此高的战争频率,恐怕世界上绝无仅有。“两千余年八百战”,让历史上无数众生成为冤鬼,这是造成五溪衰落的主要原因。《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武陵郡有人口19万,推算其中的怀化境内每平方公里约5人,这个人口密度高于当时全国的平均数;此后人口大起大落,明万历年间每平方公里达到9人;但到明末清初怀化境内每平方公里反而下降到4人。据清光绪版_《会同县志》载,到康熙元年会同县只有人口27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不及西汉的四分之一(现会同人口33万,每平方公里147人,现怀化地区每平方公里147人)。    说五溪历史人文落后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讲清楚其中的原因,只是想说明会同史前人文并不落后,炎帝诞生于此并不是“不可能”,而是在情理之中。
作者: 2008    时间: 2009-9-20 14:55
很有意思,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作者: nor3727598    时间: 2009-9-20 18:50
我开始也在想——谁吃饱了饭没有事做,来开什么玩笑。后来一看,真有点道理:1、炎帝号连山氏,创造了连山易——正与会同的连山乡同名。2、炎帝又称火神,而连山乡有个火神坡村,杨再思父母就葬在那里。3、炎帝第二子“降居若水”,会同真有个若水镇,与高椅临近,历史悠久。4、炎帝又被考证为神农氏,称药王。连山就有个药王洞。5、连山那地方特别适合人类居住,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当然,分析仅仅是分析。
作者: ahchoo6532    时间: 2009-9-20 22:44
<P 2em[/img]明嘉靖《陕西通志》载:“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百家姓考略》又载:“神农生于姜水,因姓姜氏。”“姜氏城”即今“姜城堡”; [/img]
作者: obitting72    时间: 2009-9-21 02:39
    炎帝故里在随州?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随州5月6日电 记者苏争     围甲明天将战第三轮,武汉宝安队将第一个主场设在了炎帝故里——随州。明天,他们将迎战“五冠王”重庆队。前两轮过后,武汉宝安队两连胜,出人意料的排在积分榜首。但是本轮遭遇实力超强的重庆队,却是凶多吉少.....  
作者: sued917428    时间: 2009-9-21 06:33
   炎帝故里在株洲?   本报10月22日讯(驻株洲记者 谭斯亮)  在各界嘉宾虔诚地参加祭祖大典各项活动的同时,爱国华侨莫善琼先生、著名画家徐照海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炎帝故里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上午9时许,《中华组印》拓片及炎帝陵国画捐赠仪式在炎帝陵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举行。3台重型吊车将每枚近20吨重的《中华组印》徐徐吊起后再缓缓落下,顿时,“中国魂”、“中国人”、“中国心”三个清晰的朱红篆书大字呈现在大家面前。著名画家徐照海精心绘制的巨幅国画《炎帝陵》也在现场同时展示。   随后,莫善琼先生和徐照海先生将《中华组印》拓片(共3片)和巨幅国画《炎帝陵》,分别捐献给株洲市博物馆和炎帝陵管理局。   <!--/enpcontent-->
作者: 88153341    时间: 2009-9-21 10:28
“炎帝故里”终归湖南<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IMG src=[/img]来源:炎陵之窗 <IMG src=[/img]   从1993年开始,炎帝陵祭祖作为全省性的公祭活动,按每3年一次的规格固定下来。从当地百姓自发朝拜,到湖南省各界公祭,再到全国公祭,今年的炎帝陵祭祀活动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远胜往年。10月22日7时59分,“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在炎陵县隆重举行。大典前夕,记者有幸探访到了一位与炎帝陵有着难以割舍情怀的老人———1986年“炎帝陵修复委员会”的总指挥长唐家钧先生   今日炎帝陵所在的炎陵县,原名酃县。自宋嘉定四年(汉朝的“酃县”指今衡南县境和衡阳市东区一带)建制以来,历史上曾隶属衡阳、郴县、湘潭,至1983年7月改属株洲市。   据史志记载,炎帝陵墓最早修建于西汉时期。西汉末年,当地人民为避免战乱中陵墓被盗,将其夷为平地。此后直至宋朝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太祖赵匡胤派人在茶陵县南50公里之康乐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墓遗址,这才“爰即立庙陵前,肖像而祀。”   唐老是土生土生的酃县人。他的老家离炎帝陵旧址不远,那里的一草一木早就印在了他心里。据说,即使是在1986年大修前一片废墟的情况下,前来朝拜始祖炎帝的人也络绎不绝,炎帝陵寝前的香火始终不曾间断。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酃县县委副书记的唐家钧开始着手抓炎帝陵的修复工作。此时,民间呼声不仅强烈要求政府重修炎帝陵,还提出应该更改县名:炎帝陵和炎帝文化是酃县的标志性财富,何不干脆以之为名?于是,一份以县政府名义提出的“改酃县为炎陵县”的申请书递交到了省委、省政府,随后上报到了国务院。   “酃县要大修炎帝陵、更名炎陵县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全国出现了好几个想和我们‘竞争’的县市,陕西宝鸡是其中最有力的对手。”据唐老介绍,由于《国语·晋语》曾载“炎帝以姜水成”,宝鸡县志中又有“城南七里有姜水”之说,炎帝圣地的归属一时间几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最终,酃县以丰富的史料佐证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在这场争论中拔得头筹。   1994年4月5日,酃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炎陵县,象征着人类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名号永远留在了这片湘东热土。本报驻株洲记者 谭斯亮
作者: th25174528    时间: 2009-9-21 14:22
炎帝故里在华阳?新郑??  二00三年中国新郑炎黄文化研讨会日前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讨会资深专家与中国十多名历史、考古、旅游、环境、文献等有关方面的知名学者对如何弘扬炎黄文化及炎黄文化项目开发等主题进行讨论,并就新郑是否是炎帝诞生地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了解,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黄帝故里、华阳故城、郑国车马坑、始祖山等景点,分别从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姓氏源流等诸多方面对炎黄文化的内涵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讨。   专家们还对炎帝是否诞生在新郑华阳进行了重点探讨。他们认为,经过调研,新郑华阳故城有众多古迹和佐证说明炎帝诞生于新郑,但由于炎帝诞生地还有湖北历山和山西宝鸡之说,并且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新郑要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做好充分的论证,等待条件成熟,不要急于求成。  河南郑州新郑即炎黄时期的有雄。新郑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和建都地,堪称中华第一古都。黄帝故里景区、始祖山景区突出了根文化的主题,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 chromesizier    时间: 2009-9-21 18:17
    宝鸡的影响最大!!    新华社西安4月4日电(记者刘鉴边江)4月4日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清明节。数万名海内外人士聚集在炎帝故里陕西省宝鸡市,以多种形式祭祀华夏人文始祖炎帝。   宝鸡市4日春和日丽、桃红柳绿,位于市区中心的炎帝祠前气球高悬、彩旗飘飘、鼓乐阵阵、唢呐声声,巍峨的炎帝祠大殿显得更加庄严肃穆。9时,上万名各界代表在炎帝祠参加了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甲申年清明节各界民众祭祀炎帝典礼”。会场正上方,“中华始祖炎帝之位”的牌位高95厘米,象征炎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牌位宽34厘米,代表着全国34个行政区划单位,覆盖供桌的黄布上印有56颗红星,代表着全国56个民族。供桌两侧的巨幅标语“追始祖懿德再造中华辉煌史,铸民族精神同写世纪新篇章”表达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在悠悠祭乐声中,陕西省、宝鸡市党政军机关及海内外各界代表向炎帝塑像敬献了花篮和鲜果珍馐。宝鸡市市长姚引良恭读祭辞。接着,上万名各界代表瞻仰了炎帝塑像并致三鞠躬礼。   炎帝被誉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和“太阳之神”,他和黄帝同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据《国语》等大量典籍史料记载及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考证,地处黄河中游的陕西宝鸡是炎帝的诞生、成长之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早在公元前424年,秦灵公就在宝鸡的吴山隆重祭祀炎帝,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官方祭炎活动。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祭炎活动绵延不绝。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