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侗族琵琶歌研究[转] [打印本页]

作者: bryonyenfold    时间: 2009-9-21 17:50
标题: 侗族琵琶歌研究[转]
侗族风情文化研究课题《盖宝(尚重)琵琶歌》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盖宝(尚重)琵琶歌》二、课题的意义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侗民族的形成历史已历千年以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黎平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侗族人口比率最高的县,侗族文化在黎平县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与发展,有着浓郁的侗族风情,是侗族文化的中心,有“侗乡之都”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的到来,文化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人与人和谐与共,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品质的侗族文化,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引起了社会的普遍的关注与兴趣,到侗乡的人越来越多,研究侗族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黎平是最能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文化理念的地区。到侗乡旅游,进行文化与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旅游业正在成为和将要成为黎平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成为黎平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发展黎平的旅游业,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侗族文化与风情的宣传、介绍、研究工作,将侗族文化与风情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研究、保护、开发、利用。但在研究、宣传、介绍侗族文化与风情方面,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宣传媒体、政府部门,都侧重于黎平南部侗族地区,如肇兴、岩洞、茅贡等地区,而对黎平西北部的尚重地区的浓郁的侗族风情则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尚未将尚重的侗族风情纳入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之中。近几年,盖宝琵琶歌与服饰以其优美独特的韵律和华丽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相当的重视,其浓郁的侗族风情的资源优势越来越得到突显,可以预示,尚重也将像肇兴、岩洞、茅贡等地区一样,成为侗族风情旅游的热点地区。但在对尚重侗族文化、侗族风情的研究、宣传、介绍方面,还需要做大量艰苦、深入的工作,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盖宝(尚重)琵琶歌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介绍与宣传,将侗族琵琶歌文化的意蕴揭示出来,显示歌文化在侗族文化中,在侗家人的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展示侗族歌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魅力。《盖宝(尚重)琵琶歌》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侗族歌文化的著作,作为第一部系统宣传介绍盖宝琵琶歌的著作,其在侗族文化研究方面的意义,在侗族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的意义,在发展侗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方面的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推动与发展黎平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一项具体的必须进行的工作,是文化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三、课题的内容课题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盖宝(尚重)琵琶歌》系对盖宝琵琶歌进行研究介绍性的文字,约十万字。对侗族歌瑶的产生发展、侗族歌瑶的分类及侗族歌文化进行研究分析,追溯盖宝琵琶歌产生发展情况,分析盖宝琵琶歌的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探讨琵琶歌与人的生活的关系,琵琶歌对于爱情婚姻的意义与作用,发展琵琶歌文化对于社会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展示琵琶歌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魅力。后一部分拟对盖宝地区(尚重地区)流行的著名的琵琶歌进行搜集整理,用侗汉两种文字及汉字记侗音的形式表现出来,拟搜集一百首琵琶歌,文字约十万字。四、课题的价值1、 揭示侗族歌文化的文化意蕴,研究歌瑶的文化功能,探讨歌与人的生活与爱情的关系,歌对于人生的意义;2、 展示侗族歌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文化魅力;3、 分析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价值与作用;4、 将口传的歌瑶保存下来,促进侗族琵琶歌文化的发展。五、课题纲要第一章、 歌唱的民族――侗族和侗族的歌文化第二章、 盖宝――侗族琵琶歌之乡第三章、 小妹之歌――琵琶歌的社会功能第四章、 歌唱着生活――琵琶歌与人生(上)第五章、 歌唱着生活――琵琶歌与人生(下)第六章、 爱情在歌唱中生长――琵琶歌与青年(上)第七章、 爱情在歌唱中生长――琵琶歌与青年(下)第八章、 生命的舞台――琵琶歌与尚重6、16歌会第九章、 生命如歌――歌师们的人生世界第十章、 用生命歌唱――尚重琵琶歌的艺术魅力第十一章、 走向世界的琵琶歌――侗族歌文化的资源价值说明:此纲要为初步之提纲,系参考提纲。六、课题实施  成立由县领导、县相关部门领导、尚重镇政府领导组成的编委员会,由编委会领导课题工作。课题由余达忠负责,盖宝歌师吴士恒、杨声学、赵开学等参与。由余达忠负责课题前一部分内容的撰写,后一部分由余达忠与盖宝歌师共同完成,盖宝歌师负责琵琶歌的搜集与直接汉译,余达忠负责对歌师们汉译的琵琶歌进行整理润色和筛选。余达忠基本情况:余达忠,男,侗族,1963年出生,贵州黎平人,大学文化,现为黔东南教育学院副教授(2003年9月后将调至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主任。从1988年开始进行民族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计四十余万字,多次深入千里侗乡进行人类学田野作业,出版有研究侗族文化的学术专著四部:《九寨民俗――一个侗族社区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侗族民居》(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走向和谐――岑努村的人类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返璞归真――侗族地扪千三节的文化诠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侗族生育文化研究》(待出)。系贵州作家协会会员,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贵州侗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省管专家候选人。七、课题进度及最后形式2003年7月――2004年2月,田野作业、搜集资料阶段;2003年3月――2004年9月,撰写阶段;2004年9月――2004年11月,征求意见和修改阶段;2004年12月――2005年6月出版阶段。课题最后形式为20万字的专著并配有相关图片20幅,由相关出版社正式出版。 从无声行的博客转的,他来论坛久了,我是才来.不知道这篇贴过没有.<div id=[/img]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