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分享]侗族建筑: 文化空间的聚合与叙事
[打印本页]
作者:
iraqrhyta6
时间:
2009-9-21 17:23
标题:
[分享]侗族建筑: 文化空间的聚合与叙事
在考察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的建筑时,有一些最基本的构件是必须描述的:鼓楼、萨堂(祖母祠)、戏台、民居、禾晾、禾仓、寨门、凉亭、风雨桥,鼓楼前的歌坪。这十大件实际上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侗族村寨聚落于社区中的一个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鼓楼、民居、萨堂、风雨桥了。 侗寨的建筑群是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的一个文化场域,它是侗乡特有的文化风景,并且是真正诉之于视觉意义上的文化风景。鼓楼是一个寨子的中心,鼓楼附近是歌坪、戏台、萨堂,这四部分构成了侗寨的核心圈。紧紧地周绕着鼓楼的是民居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仓,接着是寨门、凉亭、风雨桥。 鼓楼之所以占据中心位置,乃是因为它是一个神圣的空间。鼓楼的神圣性首先在于它风水意义上的特殊性:侗族人建寨时鼓楼的安放有“点穴”的意思,就像侗族歌谣中唱的那样“鼓楼建在龙窝上”。不仅如此,它还有着多层的神圣含义。 你也许已经发现了,鼓楼是一幢空洞的大屋子,除了火塘、板凳、木鼓之外,里面空空的没有任何家具,不作任何私人性的日常用途。平常不用的日子里它就空闲着,人们可以随便的自由进出,而鼓楼的闲置状况恰好表明它同琐细的凡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一个疏离的立场。从礼仪上说,大器是不可轻易使用的,所以鼓楼总是在有特殊事务的时刻才会正式启用。 当一个外来人走进侗寨初见鼓楼时,他会潜意识地把侗族和鼓楼迅速地合成为一个整体,尽管这个意念是模糊而混沌的,可以说他其实已经从这种表象上获得了对鼓楼文化凝聚力和象征力的感悟。 在沿着侗乡这一寨子到另一寨子的半道上你会看到一种充满灵气的、古风十足的小型建筑,跨过它你就知道你已经走进另一个寨子了,它就是寨门,寨门则是村寨聚落生活区域边界的标志,出了寨门意味着你离开了这个人烟聚落而进入了乡野,反之进了寨门则表示着你进入了这个社区。如果你是一个陌生人,那么从此刻起,你便是这个寨子的客人了。 侗族的寨门为“井干式”木构建筑,侗族称之为“现”。一般几十到百来户的侗寨,其寨门都修建得比较朴素,也不高大,大约宽1.6米左右,高3米左右。比较大的寨子就要把寨门修建得大一些,装饰也要讲究一些。侗乡的寨门形式大同小异,风格有别,到底有多少种花样,实在难以统计。 寨门分前、左、右三门或前、后、左、右四个寨门。这要看村寨的大小、通道的多少而定,如高增寨是一个300多户的大侗寨,寨门有12座,其主要的寨门修建在桥头,十分讲究,门楼顶上有五重檐攒尖顶宝顶装饰,横脊上各塑了两条游龙沿脊攀附。 在四面敞开的环境中,侗家的寨门实际上没有任何防御的功能。从风水的角度考虑,寨门有贯龙脉、通声气的作用,除此之外,侗家的寨门更重要的功能是它的仪式功能,寨门对于侗家人来说,是一个很有文化性的特殊场域。村寨之间的大型的交往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的,因此,寨门不仅只是界标,它更是一个仪式的场域。 侗族是一个喜欢交往,并且十分重视礼尚往来的民族,他们有一种叫做“维耶”的习俗。“维耶”之时,客人走近寨边,主寨的姑娘们早已穿戴好盛装,迎候在寨门边;男人们在寨门边放起了铳炮;主寨的女人们唱起了“拦路歌”;客人也得用歌声应答主人的盘问,几番回合,才得进寨。 这是侗家的“郊迎礼仪“,“维耶”结束时,主寨的全体老幼又把客人送到寨门口,笙歌响鼓之中,主客依依道别,送往如仪。 侗家的寨门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门。 侗寨的居民住房以鼓楼为中心,逐层扩散开来,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建筑群,民居是完全生活化的空间,以实用为考虑根本,故没有鼓楼或风雨桥那样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如果说鼓楼和萨堂是侗族的圣域,民居则是烟火俗事的凡间生活的体现:遮风挡雨、取暖避寒、炊烤饮宴、织布纺棉、行歌坐夜、婚丧嫁娶、绵延宗嗣、传习风俗等等。 侗族的民居建筑从最早的缘木“巢居”到原始的“棚屋”,到家庭公社共居的公房,最后发展到今天普遍可以见到的干栏式木楼,其间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侗族的民居建筑就大类型而言,属于典型的山地干栏式木楼建筑。所谓干栏式建筑,是指在地上或水中打桩立柱,树栏杆,将房屋构筑其上,用这种方式修建的房屋通称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在全世界皆有分布,此种建筑最初体现出的最实用的功能便是防水淹、防潮湿、防蛇虫、防野兽等,中国南方民族多以干栏式居屋为主。这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干栏式木楼一般是三层建筑,底层接触地面,较为潮湿,易受虫蛇侵扰,是不住人的,用来安放舂禾的石碓,堆放农具柴草,圈养家畜等等,第二层是住人的区域,有火塘、卧室、楼梯间、宽廊以及其他辅助空间,这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 干栏楼房的第三层一般是用来存放粮食,以及一些不常使用的生活用具,基本上是一个仓库。有的人家也把这一层装为卧室,以备待客时使用,卧室是一家之中私密性较强的空间,来客一般不随便进入,只是主人作寝室之用。 占用面积最大的既独立又起连通作用的中介空间是二层楼上的宽廊,它是侗族民居内部的重要空间,在宽廊内往往放置着供妇女劳作的纺纱机、织布机之类的工具。宽廊一端与楼梯相连,内侧与同廊道平行的各个小家庭的火塘间、寝室等相通。这里可能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侗族的一幢大木屋,往往是一个父系大家庭共居的地方,兄弟之间各自结婚组成家庭后,有分家不分房的习俗,几个小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幢木屋内,宽廊就是由几个小家庭组成的父系大家庭的不分彼此的公共空间。 在了解了侗族干栏式木楼民居的这三层楼面的空间属性之后,你可以作这样的类比:似乎侗家人将平原地方的人居住环境中的院坝搬到楼房中来了。干栏式木楼的底层相当于后院,宽廊相当于主院坝,这种将平面转换为立体而兼顾了功能的建筑想像,实在是被侗族所居的山地条件逼出来的,一句话:环境之使然也。 侗族民居的另一特征是“倒金字塔”形状,即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挑出60厘米左右,第三层又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再挑出60厘米左右。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木楼,这是侗族人利用空间的一种办法,这种占天不占地的办法真可谓是巧夺空间。 同建鼓楼一样,侗族竖房立屋,事前一定要先请法师看好地形,找好地基。民间有“一龙二穴三风水”之说,可见风水在民居建造中亦甚为重要。地基选好后上山看好木材,回家准备好两头肥猪、几百斤米和酒水,然后方可开始建屋。 建屋要经过砍树、发墨、发锤、立柱、砍宝梁、上梁、开门等一系列程序。每一程序就是一个小小的仪式。其中祭祀和禁忌是少不了的。 建一幢房子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些祭祀仪式和忌讳: 1.选基仪式:要先祭土神、山神、始祖后,方可落基。 2.砍树仪式:在物色好材山后,带着鸡、酒以及香烛纸钱,到山上找一棵准备作中柱的树作祭祀,主要是祭山神,巫师把吉词念完之后,象征性地动斧砍树,仪式结束后,众人才能将树砍倒。 3.发锤仪式:整个房子的枋、柱、瓜等构件做完后,动工开始排扇,在动工前由掌墨师用香烛米酒和红公鸡祭天地,请鲁班诸神,用木锤在大柱上敲一下,仪式结束才着手排扇。 4.立柱仪式:排扇结束,在选定的时辰内由掌墨师再用香烛米酒和红公鸡祭天地神后,开始竖柱。 5.砍宝梁仪式:宝梁是指横于屋顶中间的那根大木梁,大都用椿木或梓木,有“椿木为王,梓木为将”之说。这根大梁乃由舅家相赠,娘亲舅大,舅家才是人之根源。 6.上梁仪式:在选定的时辰,先在加工好的宝梁正中处凿一小洞,放进谷穗、金、银、笔墨,喻示屋主日后发富发贵,后代知书达理。梁上挂红布,上书“紫微高照”四个大字。在上梁时,亲戚朋友要鸣放鞭炮以示祝贺,掌墨师穿着主家事先给他准备好的新鞋,挂上大红布,吟唱《上梁词》,拽梁者便高声喊“人财两发”、“家和物兴”之类的吉祥颂语,接着由掌墨师向四周抛撒“宝梁粑”,掌墨师撒宝梁粑时,祭酒三杯,将十二块粑粑摆在梁上,念吉利词。问主人:“要富要贵?”主人答:“富贵都要。”然后扯开被面在下面承接,掌墨师念:“要富赐你福满门,五谷年年得丰登,六畜兴旺般般好,金银宝贝垫墙根,要贵赐你出贵人,又有武来又有文,文的提笔安天下,武的走马定乾坤,”唱完后,将几对“富贵粑粑”和利市丢在被面上,由主人包好,收藏起来。丢过富贵粑和利市之后,又才向东南西北中五方丢粑粑给小孩和看热闹的人去抢,边丢边唱曰: 粑粑撒撒向东,代代儿孙坐朝中。 粑粑撒撒向南,子孙万代坐朝堂。 粑粑撒撒西边,主家富贵名远扬。 粑粑撒撒北方,金银粮食满屋装。 粑粑撒撒向中,文武双全乾坤同。 念毕,把所有的宝梁粑四处乱撒,在屋架下的人们争先哄抢,都以抢到宝梁粑为吉利,宝梁粑撒尽,上梁仪式才告结束。 7.开大门仪式:大门建成后,众亲友均来祝贺,主人先将大门关上,在门外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开门大吉”四个大字。等在门外的人高喊:“开门咧,”里面的明知故问“你们是哪里来的什么人”外面的人则答“我们是天上财神,地上谷神,来送富贵的。”答完,鞭炮齐鸣,大门敞开,迎接人们进去,仪式就算完毕。 侗族房屋建筑中的忌讳也不少:忌四,讲究三柱、五柱、七柱、八柱落地;忌说“破”字,如柱子不慎弄破,也只能说“柱子开了”;忌在竖屋时往下丢东西,连最小的一颗木钉也不可以;忌踩掌墨师的木马;忌踩宝梁等等。 侗族地区的民居不论大小,建造者皆为当地的侗族民间工匠,侗族称为“梓匠”。不要小看这些也许不通书文的匠人,其实他们都有着高超的手艺和技术。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建屋时就是能工巧匠。侗族的建筑匠师在设计鼓楼、风雨桥以及民居时,凭借的工具只是一杆传统的度量尺,称为“匠杆”。“匠杆”用一片竹子临时制成,长度相当于房屋中柱的长度,刮去青皮,用曲尺、竹笔和凿刀把一座楼房的柱、瓜、梁、檩、枋等部件的长度和尺码绘刻在上面,使用起来,横比竖量,无不得心应手。 传统的侗族匠师还使用一套世代相传的建筑符号,一般有26个符号,但常用的只有13个。这些像汉字又不是汉字的符号只有侗族的匠师才看得懂,它们被刻在“匠杆”上和建筑构件上,这种侗族乡土的建筑学工具不愧为一种简便易用的工具,虽然简易但却有神机妙用。 侗寨的另一种具有神圣性的建筑是萨堂,在侗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系统中,祖灵崇拜是其核心。侗族祖灵崇拜的偶像是一位女性—萨,亦叫“萨岁”,或称萨玛。意为“至高无上的神圣大祖母”,也叫“圣母”,是侗族古代的一位女性英雄,在侗族文化语境中她已经被高度地神化了。 萨堂,侗族称为“堂萨”,“然萨”,亦叫祖母祠,就是供奉和祭祀萨岁的地方。萨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一些石块垒成的祭坛,祭坛由无顶的围墙围着;另一种是完整的堂舍,形同一座山庙,有围墙围闭。萨堂多建在鼓楼坪边,与鼓楼连成一体。 萨堂内立着一把半开的伞,伞下埋两口铁锅,锅内放有一个小小的木雕塑像,以红绿丝线为锦衣披挂着,旁边还放有女人服饰,铁锅四面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垒一小堆石块,表示“十二地”方位,有二十四个部将把守。每个方位下面还埋上少许碎银,这“十二地”为全寨地域之首,故祭坛又称“地头”。伞下还有木凳,上面摆五个或七个茶杯,伞的两边栽有两株“千年”“黄杨树”。 祭“萨”是侗族最神圣最隆重的信仰活动,祭祀那天,人们穿着盛装,聚集在“萨”坛前举行祭礼。祭毕,人们在祭坛前的歌坪上鸣锣放枪,吹笙唱歌,用歌声叙述“萨岁”生平,歌颂“萨岁”的功德。 侗寨的山地稻作文化的产物是禾晾和禾仓,侗乡的禾晾和禾仓是一种小型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对于山地民族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生活用具。顾名思义,禾晾和禾仓都同稻禾有关,禾晾用来晾晒捆扎成束带长穗的禾稻,禾仓用来储藏禾稻。禾晾的结构十分的简单:三五根大木立柱,用若干横条木连结,立于地上然后再以几根斜柱支撑稳固即是一架禾晾。有些禾晾顶上还用杉树皮扎成檐顶覆盖,挂满了稻穗的禾晾远远看去像是一架架撑开的大帆。禾晾架一般立于村寨的边上和寨中小片的空地上。这种立体化的晒坝有节省地盘的优点,此外用它来晾晒稻穗也有利于通风和防止谷粒霉烂的好处。当成群成片的禾晾挂满着金黄色的谷穗时给侗寨平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有的侗寨在利于防火的地带集中建造禾仓,多者可达上百间的禾仓群,远看犹如一座小型村寨。禾仓有防火、防潮、通风、干燥、防鼠、防虫、恒温等优点,是很实用的发明创造。 侗寨鼓楼前的歌坪也叫歌堂坪,可以说是侗寨社区中的小型的露天广场,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广场。歌坪一般都紧挨着鼓楼,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从鼓楼延伸出来的空间。侗寨公共性的大型仪式和活动都在歌坪举行。 侗族是一个有戏剧才情的民族,他们创造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侗戏,从剧本创作到演出人员皆是乡间俚人。侗戏演出并不需要复杂的戏台设备和华丽的戏装,但观者对剧情和表演却有很高的领悟和判断,看戏时十分投入,会随着戏情的起伏而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逢年过节,寨子里的男女老少云集楼前,唱歌看戏,喜气洋洋。 侗族所居住的地域,古称峒溪之地,山环水绕,沟壑溪流遍布于道途、田畴、山野之间。为了交通上的需要,人们就会在必要的地方架桥,在溪流密布的侗乡,一个寨子往往需要建数座风雨桥,才能够满足人们交通的需要。绝大多数风雨桥是用上好的杉木建造,如果桥的跨度太大,桥礅用石料砌成,但桥身仍然是木结构的。 从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来说,风雨桥要比鼓楼实用得多,不过风雨桥在实用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隐喻。侗家的风雨桥在侗族的观念中,已经远不止是实用的工具,它实际上是侗族宇宙论图式中的一个要素。 风雨桥这种超越了实用和美学的建筑,实际上是侗族具体地表现风水观念的一种文化操作。在侗乡有时候你会在寨子的一个偏僻之处看到一座修饰得非常华美的风雨桥,而他们修建的真正意图就在于正风水。 侗族在建造风雨桥时,哪怕是最不讲究的、最简陋的风雨桥,绝大多数都要把它弄成多重檐的,或至少有两层檐的骨架复杂的廊桥,即便是很短小的桥也会如此,人们甚至在桥的廊顶上修出数个多层檐的亭阁宝顶。这种桥看起来就像是带了鼓楼的长廊。许多侗寨就是把鼓楼和风雨桥修在一起的,它们挨得非常的近。同鼓楼一样,风雨桥上最显著的装饰物就是龙,人们还喜欢在风雨桥上大事彩绘以作纹身。这些繁复的形式上有着一定的深意存在。联系到侗族与越人龙文化的诸多渊源,侗族如此热衷于将一座桥搞成令人眼花缭乱的样子,目的就是要呼唤出深藏在心灵中和文化中的龙的意象。 如果将山脉、河道、谷地、溪流、村寨等连成一体来看,那点缀于其间的风雨桥就像是从云山雾海中偶尔露出的半截龙身。在侗族的民歌中经常可以看到侗寨人把自己的居住地方比喻为龙窝的说法,如果把鼓楼当作是一个龙头的话,那么,围绕和盘踞在它身边的侗族民居就是龙的身体,而风雨桥则可看作是龙的尾部。由于民居住房不便精心雕琢,故以满足它的实用为主。但龙的图像仍然是需要表征出来的,于是有了鼓楼、风雨桥、寨门、亭子,甚至禾仓、禾晾之属,整体上它们都有指点风水的含义。 风雨桥又称花桥。这两个名称都非常有意味,风雨隐喻着龙可兴风作雨;花则是龙的外现的直观意象。当然,从实用功能来说,这两个名称也非常贴切,风雨桥是因为在桥上可以避风雨,故叫它风雨桥;花桥是因为它花俏好看,上有彩绘,故称之为花桥。 风雨桥确实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建筑,侗乡人劳动之余、旅行之间,喜欢在风雨桥的廊中休息闲坐。那里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人们在此拉家常、谈庄稼、话世界、唱大歌,甚至还在桥的阁楼上设立神龛。如此看来,风雨桥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空间。 侗家人的标志物是鼓楼,而侗家人的文化场域却是那奇特而多样化的建筑群,它和鼓楼一样记载着侗家人的平常生活与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了一道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线。 (来源:申活通)<div id=[/img]
作者:
finderdugout
时间:
2009-9-21 19:20
[/img]还记得小时候抢这些东西的场景吗?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