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讨论]发展的一些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twwende    时间: 2009-9-20 23:56
标题: [讨论]发展的一些问题

作者: cella85448    时间: 2009-9-21 03:11
-----------------------------------关于温世仁   温世仁,1948年1月21日出生于台北市。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白手起家,奋斗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台湾新经济领袖之一,先后担任台湾知名高科技企业英业达集团的总经理、副董事长,身家达到30亿元新台币。   温世仁投资5000万美元,注册成立了千乡万才科技有限公司,并计划用这笔资金在中国西部最贫穷的1000个乡,选择1000所学校建立网络基地,在5年内为中国西部培养1000万软件人才。甘肃黄羊川是“千乡万才工程”的第一个基地,也是第一个成功的案例。   2004年12月7日下午3时半左右温世仁因脑中风急救无效宣告不治,享年五十五岁。
作者: shone49296    时间: 2009-9-21 06:27
西部开发中的几个信息化盲区 http://www.nen.com.cn 2004-04-26 13:52:52东北新闻网   信息化诚然是西部开发的催化剂。早在两年前,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就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缩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近一年时间对西部开发和信息化关系的关注中,我们发现了现阶段西部大开发和信息化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姑且将这些问题称之为信息化盲区。     盲区一:将建网站看作信息化的全部    最近关注农民和西部比较多,有意识地看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在三联书店看到一本西部开发和网络信息化的书,欣然买下。回家翻完后,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书名叫《告别贫穷——八亿农民的新出路》,和信息化似乎无关。但该书却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讲西部信息化的书。该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网络城乡”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千乡万才”计划。作者还提出“西部开发10年可成”的大预言。该计划旨在把信息网络科技引入农业社会的乡镇,促进当地发展知识经济,加速这些乡镇转型成为信息网络社会的“网络城乡”。用网络化培养一万名掌握“软件、英文和打字技能(SET)”的本地人才,服务于西部开发。眼光不可谓不超前,主旨也很宏大,可我看完这本书,并且访问了该计划的官方网站后,却产生了明显的失望情绪。这个项目似乎只有一个宏大的建设网站的计划,大意是西部只要建设好了足够多的网站,机会似乎就来了。难道信息化只是建网站?东部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曾经犯过类似错误,以为建设了一个简单的网页就叫信息化了,西部还要再走一遍弯路?我感觉,“千乡万才”等只能是一个计划,实施起来,效果又要打折扣了。西部开发过程中信息化落实不到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就我感觉,西部开发不光10年不可成,西部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盲区二:讲究形式,包装重于实际工作    我看到的第2个问题是西部开发中的信息化,似乎包装重于实际工作,讲究形式的成份居多。前面这个最著名的“千乡万才”计划,我很为他们的理想而欢呼。项目总负责人,来自台湾的温世仁先生在各种场合提出的“西部开发10年可成”的豪言壮语,从一个侧面又体现了,这种建设“网络城乡”的概念,仅仅是一种对计划的包装,对西部开发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我只能说这样的事情仅仅是一种“包装”,即使出发点是多么的好,行动也有了初步的结果,但总归是一种包装。同样,这样的“网络城乡”的概念,还只能停留在一个一个点上,并且只要西部信息化人才以及政府、各单位没有提高信息化、网络化的意识,这种点很难连成面,还有可能慢慢失去联络,一个初步的网络都无法形成。本来只是因为盲区的存在,到头来可能影响到整个“视力”、“视野”,再收拾后果就来不及了。没见到各种西部开发信息化交流会从西部开到东部,从国内开到国外,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盲区三:信息化未和提高西部教育水平相结合    信息化必须和教育水平相当。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在贫穷落后的地方,孩子们对电脑的需要,抵不过他们对面包的需要。诚如斯言,作为国家战略任务的西部大开发,其信息化是要附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在西部城市化进展缓慢,整个西部农民占多数,由于教育落后,知识水平有限,纯粹的城市化根本无法改变现有的信息化结构;而在工业化进程中,网络的作用并不明显。笔者一位朋友在西北4省和众多工业企业打交道,据他强调,西北搞网络信息化,从上到下,根本还没意识呢!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宁愿买DVD机来唱卡拉OK,也不愿搞几台电脑来上网。他自己就是典型的不上网的代表。而他跟我反映的情况是,在西北很多大中型城市,网吧非常少。学生对使用网络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和企业关键人物也不擅长于用网络化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企业创新意识。按我这位朋友的说法,西部(特别是西北)人已经习惯了,他们认识到和东部各省市存在的差距,已经懒得去思考信息化到底能带来什么,也不特别希望信息化就能消减东西部之间的明显差距。加上东部发达地区很多打着西部开发旗号去帮助西部进行信息化的企业的惟利是图,西部信息化问题多多。    一味地讲究信息化如何在西部推进,不如让这些企业踏下心来帮助西部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10年可成”的说法,大概和“百年树人”是抵触的。不能说有了政策,我们的西部就能顺顺当当地开发好。当年各地的开发区热导致的经济过热,最终大大小小的开发区并不怎么成功,就是一个明证。    盲区四:厂商惟利是图,信息化大打折扣    很多厂商对西部开发的热情,是建立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的。中国西部开发不比美国,美国西部靠海,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而中国的西部省份远离海岸,是完全的内陆;西部交通状况不好,虽然有国家政策倾斜,加大了投入,一时还难以改善,资源利用也有限。在国际化、信息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越往西部倾斜更多的重点,越有可能导致企业成长不利。所以很多企业在国家战略的引导和要求下,要么是“硬着头皮”往西部冲,要么就是借着“西部开发”的幌子,追求利润最大化,或带着期待在东部发达地区“补回来、捞回来”的思想去支援西部开发的信息化,这能做好么?    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招标工作最大的一次,是从2002年5月份开始启动的“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目标是用一年左右时间,建设好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等共152所本科高校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高速联网;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应用系统。这一项目投资巨大,耗时已经超过一年了,项目整体仍未完全完工。招标让诸多中国的IT企业皆大欢喜,比如华为、曙光、神州数码等大部分IT企业都分得了自己应得的一份,但企业真的是重视西部开发和信息化,还是期待和教育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其它途径获得更多的进一步利润?而且,项目工程时间拖得越长,对西部信息化越不利。现在集中招标采购的办法,让企业提前将价格报给了西部一百多所高校,等到最后工程验收完毕,各家企业能否兑现用最低的价格、最好的项目质量给西部提供一套优良而稳定的基础设施,真正促进西部信息化,还无法下断言。    盲区五:认为硬件是信息化的全部    西部信息化的另一个误区是,信息化的关键人物认为硬件是信息化的全部。实际上,这种误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往往也是我们看问题看表面的具体体现。信息化需要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和通讯网络的完美结合,还需要对信息处理流程的科学管理、合理调配。现在西部很多地方花大力气建设各种网络,从移动通讯、固定电话网络、数字化网络、信息港,不一而足。但大多数强调的是一个技术先进,设备先进。而很少强调意识超前,管理合适。有的地方拿国家财政拨款购买了大量先进的设备,但使用率却很低。这归根结底是西部很多信息化关键人物一直误认为硬件先进就等于信息化成功了。殊不知,硬件到位,信息化才刚开始,怎么合理使用,让我们信息通畅、交流有效才是关键。什么时候通过信息化而提高了整体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提高了大众的教育水平,通过信息化让西部和东部的差距缩小,才是真正的成功。    时间不等人,意识不等人,数字化鸿沟不等人,不赶紧快上,西部信息化就可能被大大小小的“盲区”所影响耽误,导致西部人才对信息化的信心不足。西部官员对信息化认识的误区,将会长期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
作者: cape492343    时间: 2009-9-21 09:42
希望能争取侗乡的职中加入千乡的会员学校.上面有参与办法.个人认为由当地人开辟网站让外界了解该地的人文,生活处境等等,会是民间创造的空间,争取教育提升,以及各项合作和观光的管道.不知道从制作自己家乡的网站开始,在侗人之间会不会带动自我的认识和自我的重建,进而产生文化复兴?
作者: septalaugean    时间: 2009-9-21 12:57
老狼可以在内容方面出些力气
作者: biscayelia    时间: 2009-9-21 16:13
老狼曾经在深圳和东莞的N个港资、日资企业进行过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行工作,深深感受到如果企业的管理流程没有规范化,标准化,强行进行信息化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规范化、标准化,然后才有信息化,为什么大部分的电脑最初都用于会计电算化?只不过会计业务流程相对企业的其它管理流程,最规范,最标准而已(2本帐的做法不属于这个范筹)。所以一个地方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推行信息化,绝不仅仅是购置电脑,架设网路,建立网站那么简单,想想我们侗人网建站已经近5年,都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一个大部分民众都没有电脑基础的农村推行电脑信息化,购买电脑,建立网站只不过万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而已。贫困地区的脱贫,首先是意识和心态的改变,然后才是方法的引进,输血似的扶贫,只会让本就落后的族民更加没有竞争力。
作者: dakuku2    时间: 2009-9-21 19:28
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为何大多成效不大?大部分贫困地区为何越扶越贫?大家有兴趣可以讨论一下,尤其是依然还身在侗乡的村官,乡官们(好像版猪中就有几位呢)参与讨论一下,因为你们最有发言权了,并且对于以后你们的工作相信也大有裨益。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