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520 [打印本页]

作者: pianospop6    时间: 2009-9-20 07:11
标题: 520

作者: jkjackun    时间: 2009-9-20 11:45
天柱与晃州,本是同根生。
作者: xin426shi    时间: 2009-9-20 16:18

作者: sensa39768    时间: 2009-9-20 20:52

作者: spleen1663    时间: 2009-9-21 01:25

作者: sensa39768    时间: 2009-9-21 05:59

作者: cosy257982    时间: 2009-9-21 10:33

作者: taredthemes    时间: 2009-9-21 15:06
  追根溯源,天柱夏属荆州之界僻,周属楚之西,秦属黔中地,汉属牂牁郡,隋、唐、宋、元、为诚州(今湖南靖州)所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撤靖州卫左千户所设天柱守御千户所,万历二十五年(1597)撤天柱和汶溪守御千户所建天柱县。  天柱原名凤城,因常有凤鸟歌鸣其柱石山巅而得名。据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在今县城东面里许的雷寨迎春坪,常有成百上千的鸟儿飞上柱石山,在山顶上盘旋,如云似雾,弥漫天空。待云收雾散,但见百鸟簇拥,聚于石柱岩巅。倏忽一只彩凤离群飞出,盘桓歌啸,清丽悦耳,怡人心魄,逗得百鸟附合,歌荡千山。是年五月初五日午时,土人龙帝盛、吴世万、谢天飞、杨天运等人率众入城,建立衙署,取名凤城。柱石山高而圆,有凌云擎天之势!传说古时仙人于夜间欲从石坪架桥过迎春坪,因时到天晓而止,留下了桥礅成为人间一景,故冠名“石术擎天“,为天柱八景之首,遂改凤城为天柱。前清合肥诗人辜宽有诗为证:何年突兀起高标,直接银河上下潮。撑破云霞迷石足,拨翻星斗系天腰。龙行万里回风远,鹤去千秋待月遥。唯有邑君来往便,任将凫舄踏层霄。  天柱城自古多奇闻,传说万历二十七年(1599),天柱衙署之内生长了许多灵芝草,暗示地灵人杰。来事实果真证实,从清末至民国,天柱出了一批文官武将:城坊的龚生达、新舟的宋仁溥、雷寨的欧阳仕春、乐寨的杨昌江、城内的王天培、瓮洞的吴绍周等。清顺治十八年(1661)云南王吴三桂行军过天柱,见城内为王气所钟,曾想在此设金銮殿,与清廷抗衡,剪土分封;乾隆二十五年(1760),马士升莅县任知事,见天柱凤城山川毓秀,人文蔚起,即与邓xx邀集天柱一班才子,登临南山(今南坡哨),遥见天柱城宛如一凤鸟匍匐,蓄势待飞,命名曰“凤止掉头”和“金凤曝背”,遂又将其名为“凤城”。当时雷寨一班士绅入衙署寻衅滋事,或白天打灯笼进县衙,衙役诘问:答曰“县衙里面黑暗得很”;或睛天穿钉鞋进县衙,衙役又问何故,答曰“县衙里面烂得很”。马知县暗思雷寨何故爱出烂棍子?细审地形,原来雷凤相击,凤被雷打,遂将凤城改称天柱,取雷打不动之义。又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东门外的严家山顶和北面观音洞山上,分别各筑30米高的宝塔,名鹅飞塔,又称文笔塔(文革时拆毁),明曰培植文风,实为镇压雷寨。又于东门口以方石在地下嵌一个硕大半圆弧,形如一张弓,由东门辟一条路为矢,直射雷寨。这些典故,至今盛传。由一县名的嬗变,可窥时代的更替,趣莫大焉!
作者: fermatsofia    时间: 2009-9-21 19:40
  黄哨山位于天柱县境正南面,海拔1029.5米,山上菁深林密,山下方圆百里,村寨数十个。黄哨山自古是一道险隘,迄明朝中叶才修有驿道直通山顶,凡由京城到黎平府上任的官员,均须“道出黄哨山“(黎平府志.地理志)。从北面上山,为15里碎石镶嵌的花阶路,距山顶不远处,坡陡路窄,路旁围以十余丈长半人高的石栏杆;从山顶南下,为15里青石板路,三千余级,曲折盘旋,俗称“十八拐“。昔日设邮铺于山顶,邮递隔日一班。民国三十年(1941),经锦屏、天柱两县勘界后,在山顶竖立天柱县石碑一块,碑高1米,宽0.8米。山顶南下50米处,有一口古井,泉水甘冽,四时不竭。东面望楼坡、姊妹岩、五龙岭比肩相望;西面白岩坡、笔架山遥相对峙。  黄哨山顶建有庵寺,原名天云寺。正殿五间,左右斋房各两间。相传元明时期,从湖北来了个和尚,法号甄道乾,他沿着苗岭山脉徒步千里,登上黄哨山,乍见千峰拥翠,雾岚缥缈,清江如练,绕山环流,顿生世外桃源之感,即决意在此出家,传扬佛教。其实甄道乾并百佛门教徒,他自幼喜欢耍枪弄棒,拜过拳师,为人豪侠仗义,好打抱不平,因路遇恶人欺压乡民,拔刀相助,为民除为害,被官府追缉,遂弃家出走,遁入空门,隐姓埋名,来到黔省。  他在黄哨山择好筹建寺宇基后,即挨村挨户化缘,筹集钱粮,招募工匠,历经两度寒暑,寺宇终于落成寺宇两进楼阁,左右厢房四合;佛堂四壁漆得红光照影,大雄宝殿释迦牟尼端坐,左右佛塔和佛龛分列八大金刚、三千揭帝、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形神各异,栩栩如生;院内窗棂雕花镂鸟,寺段四面翘角飞檐;三山门外,苍松翠竹夹古道;一对华表,临风沐露竖阶庭;前庭后院悬钟鼓,暮鼓晨钟远近闻。整个寺宇显得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明湖广晃州知府吴赓虞宦游至此,题联寓杯:曲径云封留客扫禅门月静待僧敲此联悬于头门楹柱上,横额“白云深处”,取意于唐诗“白云处有人家”之句,天云寺亦因之改名“白云寺”。  从茅坪登上白云寺,古时有一条羊肠小道,尽管山上风光无限,寺院神明灵验,游人香客常驻步山前,望山兴叹。为方便游人香客,甄和尚决心修一条登山石道,但觉势单力薄,决计祈求神灵襄助。七月十五日,甄和尚即腾云驾雾,去茅坪镇购买豆腐斋膳,供奉观音老母,返回至黄哨山前,忽见山腰金光闪闪,直射山巅,他即按落去头,注目发光处,见一石门上刻有两句诗:“金银十八块,块块十八斤。”和尚顿悟:此乃神灵点化!即回寺召集众僧,开山破石,取出金银三百两,用以铺路。他雇人开山,凿石成方,从茅坪沿着曲折坡道,一直铺到白云寺,全程十五里,石级三千余。从此游人香客往来如蚁,香火更加旺盛。自此黄哨山便成了游人观光的胜景,香客朝山的圣地。无数骚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吟咏:登白云寺领略烟霞趣,楼头一望间。群山齐俯首,一树独顶天。云间来野鹤,石上涌清泉。人家三五处,远在乱山边。登白云峰直上灵山带夕晖,奇花遍地缀蔷薇。松篁苍翠入幽径,楼阁玲珑掩朱扉。东望白峰千寻岭,北看金凤九仞飞。江亭坐听松涛晚,却恨斜阳鸟促归。  清朝末年,天柱县教育史上最晚的一所儒学“白云书院”在黄哨山诞生,创建人曾廉。曾廉又名曾伯隅,字瓜蠡庵,号澄滨野人,湖南邵阳人。精通经史,尤好诗、词、古文。年四十举京兆,施教于国子监,因以言忤逆当朝,获罪黜黔,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游抵黄哨山,住进白云寺。他见此处奇峰竞秀,环境清幽,即决定在白云寺开办白云书院。他游说当地村民捐款献料,投工投劳,历时一年,馆舍落成。开学那天,群贤云集,曾先生特书一联贴于书院大门:倚槛凭栏俯瞰锦江秀水送来涛声贯耳登楼附阁环观天柱名山都向此处低头曾先生学识渊博,治学有方,天柱、锦屏两县有志于学之青年,不晴畏山高路远,慕名负笈而来。杨溪的龙昭灵、上花的龙秀三、春花的龙秀腰、邦寨的吴用竹、岑板的吴见举等清末举人均出自曾氏门下。他还周游天柱、锦屏、黎平、镇远等地讲学,课徒之余,著书立说,撰有《瓜蠡庵集》十八卷,流传于高酿地区。还撰有《坌处忠义祠记》和《需楼记》两篇文字及匾额楹联数副。怀古幽思,情深意远。今昔相较,言词隽永。宣统三年(1911),因时局动乱,年事已高,曾先生遂告老还乡,春秋几何不详。山以景名,寺以神灵,院以书传。黄哨山、白云寺、白云书院气势鼎盛,历经数百年,直到二十世纪初,军阀混战,兵匪恣行,1927年,川军由黔入桂,途经黄哨山,被当地民团袭击,死伤多人,遂迁怒于寺院,纵火焚烧,致使历代圣地,竟成焦土;千年古寺,化为灰烬。故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而黄哨山仍是天柱的名山,它的古老故事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