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叙永苗族概况
[打印本页]
作者:
outed98659
时间:
2009-10-5 23:58
标题:
叙永苗族概况
叙永苗族概况信息来源:叙永民宗委作者:马康伦
叙永苗族现有人口35000多人,是我县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民族。叙永县是四川省苗族人口最多的县,苗族遍布全县26个乡镇,居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乡镇(不含苗族乡)有11个,1984年建立了三个苗族乡,即合乐苗族乡、枫槽苗族乡、白腊苗族乡。
叙永苗族自称“Hmongb”,语言体一致,服饰各具特色,风俗习惯同异,苗族以种养业维生,偶尔狩猎,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由于长期居住于穷乡僻壤,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其文化保存完好。其,较具特色的有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婚丧习俗、宗教信仰、口头文学等。
一、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以女装样式最多,主要以下四种类型。Ⅰ型服饰:主要分布在分水、黄坭、两河、高峰、白腊、龙凤、叙永镇、落卜、后山、营山、观兴、枧槽、石坝、水潦等14个乡镇。该型服饰的妇女头盘青毛线,包青帕或头戴托圈,外绕青毛包白帕,穿绣花反托肩,花袖,花牌,右衽短衣,蜡染绣花百褶裙,花围腰,花飘带、白裹腿。Ⅱ型服饰:主要分布在摩尼、赤水、麻城三个乡镇。该型服饰蓝布,黄色为基调,男子包挑花白帕,穿翻花领右衽麻布长衫,拴花腰带;女子包挑花白帕,穿花领牌右衽短衫,腰拴围膘,穿蜡染挑花褶裙。Ⅲ型服饰:主要分布在合东、震东两个乡镇。男子包白帕,右衽花领花牌长、短衫,拴绣花带;女子盘青毛线盘,穿右衽花领花牌短衫,拴围腰,穿百褶裙,缠绑腿。该型服饰颜色以青布、黄色图案为基调。Ⅳ型服饰:主要分布在兴隆乡。女子头盘白长帕,穿绣花反托肩,花袖,花牌,右祍短衫,拴短围腰,穿长裤。
苗族服饰所用蜡染剌绣工艺独特,苗族姑娘或妇女用蜡刀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工艺,以花鸟虫鱼等动植物为图案,在棉布或麻布上绘出各种各样形态逼真、线条流畅的优美图案。通过煮洗将蜡质去掉后,再在蜡染图案上点缀彩绣,巧妙地将蜡染艺术和刺绣艺术融为一体,制作出美丽的服饰。
二、节日文化
苗族的节日主要有吃年、端阳节、踩山节、民族场(苗场节)等。吃年即过春节(过年),苗族称“Ndaoxzhab”。时间为正月初一至十五,分年和年。年前4~5天时间,人们忙扫地、洗衣、磕粉面、杀年猪、炕腊肉等一系列准备活动。过年时间三天。年三十打糯米粑,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吃团年饭,饭前要先祭祖先即请祖先来过年。初一早上吃汤圆,午吃新年饭;初三烙米粑送走祖人,初三至十四为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时间;十四偷青,周围熟人相互作恶作剧娱乐,但不偷猪牛牲口和宗财产;十五过元霄节(即过年)。
端阳节,苗语称为“NaoxDausYangx”。一年一度涨端阳水,人们借机祭龙神。现在节日气氛已经不太浓厚,主要是以改善生活为主。
踩花山,苗语称为“NGHOUKDaox”。全县苗族普遍举行,时间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即春节期间)。各地聚会时间不一致,枧槽的沟边、丰岩,是初一到初三;白腊的高漆林是初一至初四;黄坭的柏杨河是初一到初八;合乐的宝佤山是十三到十五;树的草坝是十五。
踩花山起源很早,带有生殖崇拜之遗风,多为苗族结婚数年后无子嗣人家举办亦可多家合办。传说很早以前天造苗祖公苗祖婆不育后人,遍游天下,天神“OKBuad”给苗祖公看完三把米卦,叫苗祖公去跳花坛(trotnilndrual);给苗祖婆看完三个蛋卦,叫苗祖婆立花杆(zhangtnjexbangx)。由于踩花山,天神“NzuxNyongsLous”方让苗祖公和苗祖婆生儿育女,发旺如街市,因而欲求子就得踩花山。现在踩山结束时,祭司要做十二个泥蛋连同花杆送往下一举办者家,这是因为远古时兄妹成婚生十二蛋才繁衍各族祖先。上面的传说或仪式都充分说明踩山的古老性和生殖崇拜之功能。现,已发展演变成型群众性文化交流娱乐活动。
踩花山的第一天上午举行立花杆仪式,标志踩山开始。这天,人们穿着最精美的服饰上山唱歌跳舞,热闹非凡。最后一天,举行倒花竿仪式,至此踩山结束。
踩花山是苗族的一次群众性春游踏青活动,人们会亲访友,相互交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男女青年可无拘无束地交谈、对歌,是表年交友、谈情说爱的极好机会。这和封建社会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形成鲜明对比,开了自由恋爱的先河。
赶民族场分春秋两季,仅限于合乐、震东、麻城、摩尼四处,每场只赶一天,各地时间不尽一致,合乐场是农历六月二十三,震东场、麻城场是二月初二和七月初二,摩尼场是二月初三和七月初三。赶场天,人们早早来到场周围,相互打扮,换上最新最美的衣裙,汇集场上男男女女,老老,成群结队,吹着芦笙,手牵着手,有说有笑,亲亲热热地在场上活动。有的拉家常,有的交流生产信息和生活经验,未婚青年则注意特色意人,或与意人谈心,表达爱恋之情。
三、婚姻家庭
苗族的婚姻,历来自由自主,男女双方自订终身。形式有两种一是节日先唱歌换腰带而后聘娶;二是通媒议聘资。一般来说,苗族青年男女相互接触较随便,但交友、恋爱、结婚则较严肃和慎重。未婚男女在踩山、赶场或其它场所(包括媒人介绍),相互结识了解爱慕。双方有了感情后,经父母允许便可订婚和举行婚礼。婚前,男方须送给女方母亲一定的奶母钱或奶母布,称为“njaot”。苗族办理婚事,有的从简,有的繁杂,一般经过提亲、看人户、吃放口肉、举行婚礼五个过程。吃放口肉、举行婚礼时,男女方的伯爷、叔子必须到场;较丰富。如吃放口肉、举行婚礼时,男女方的伯爷、叔子必须到场;接亲时,迎送双方都要各有一对结发夫妻负责接送;举行婚礼期,新娘都由女家陪伴女眷相陪食宿,新夫妇不得同食宿,须到女家“回门”后方可同宿等。
苗族家庭长期以来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因特殊情况有个别实行一夫多妻,如妻不育,经同意可娶妾,或家庭富裕者娶妾。苗族家庭内部,夫妻地位平等,对重事件或财产的处理双方都先商量后办理。财产的继承只有儿子才有继承权,无子可抱养或招赘婿。
四、丧葬习俗
苗族的丧葬,礼仪较多,同异。人逝世后普遍先停巳于堂屋西侧,合乐、麻城、摩尼、赤水等地的则在死者房间停尸,请祭司用未经阉割的雄鸡一只、弓一张和竹卦一对为死者“指路”,指引亡魂回到东方故地黄河去与老祖宗会聚。然后给死者穿寿衣,移尸进堂屋入棺,棺材横置于堂屋上方。在堂屋间立木(树木要新砍的,上端要留一带叶杈枝),吊上鼓,笙鼓齐奏,追掉祭奠。子侄媳及弟媳要通夜轮换手执火把为亡人照明,祭司、家属、亲戚要唱丧歌悼念死者。子女、亲朋要杀猪、打牛、杀鸡或宰羊进行祭奠,名为交牲口。最后,按下吉日进行土葬。解放前,多为横葬,即头东脚西葬式。苗族多有坟山,聚集而葬多者上千坟墓,少则几百。采用这种独特葬法是因为苗族祖先是从东方迁徙而来,好让亡魂回到东方故土与祖先亡灵聚会。后来受汉俗影响,逐步改为顺葬,且多信风水,须择地而葬,不再聚集。
数年后,子女亲属要为死者“uatvanhb”(做斋)再次追悼祭奠死者。为死者解去魂魄。“uatvanhb”完备将死者魂魄送家门丧事基本结束。
五、宗教信仰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鬼魂信仰和巫术。另外,还有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一)基督教、天主教
十九世纪以后,基督教、天主教传教士纷纷涌入我国西南地区。其,以英、法、美三国的势力最为强,他们施医讲道,建立医院和学校,发展了一些苗族教徒,在叙永苗族村寨曾一度兴旺。基督教的订要聚会点有枧槽的沟边、丰岩,分水的木格岛黄泥的桐子登,震东的野猪塘,观兴的鸡婆头,麻城的寨和等地,教堂有叙永镇的熊公坡福音堂、沟边教堂、箭竹福音湾等三处。至今,这些地方还有部分苗族信徒。天主教仅有枧槽的四齐一处苗寨信仰,现仅剩下少数老信徒。
(二)祖先崇拜
苗族对祖先的崇拜是最广泛也是最虔诚的,对祖先的追念和祭祀活动几乎贯穿在苗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叙永苗族家庭,几乎“每日早晚餐,必须将少许酒食施于桌前或地下,谓之掐食祭祖;亲戚朋友携带酒礼来走访,主人先在火坑或堂屋进行祭供,谓之客礼祭祖;年关节日,将酒食摆设于神龛下念请祖先来领受,谓之节日祭祖;娶亲时把从新娘家抬来的食物与男方家的食物摆设于东方柱下祭供的,谓之合礼祭祖;清明时节或春节到祖先坟墓前设置酒肴祭奠的谓之挂清祭祖……”。(见潘光华《试论苗族祭礼活动的心理状态》)
苗族的祖先崇拜也体现在纪念迁徒及故土留念上。古时候苗族因倍受他族欺凌而被迫放弃故土远道从东方迁徒来到荒僻、闭塞的西南山区,思乡之情极其浓厚,他们千百年来不断地采用各种方式纪念历史上的这些重要事件。至今,叙永苗族妇女的百褶裙上往往有三条平行的花边,据说上条代表黄河、条代表长江、下条代表西南山区的河流,他们以此来纪念祖先迁徒的历程。叙永苗族娶亲时,新娘到夫家必须绕道从东面进入夫家,传说也是为了纪念祖先来自东方。解放前,叙永盛行的横葬,即尸体按头东脚西的方向埋葬,和葬前为死者举行指路仪式及歌谣,其本身所反映出来的也就是一种祖先崇拜的表现。(参见《苗族简史》)
在叙永苗族,还有敬泰山神(或称还泰山、杀关门猪)的习俗,苗语称“uatdait”。这种祭祖活动只请本姓家族参加,由族长主持。在祭祀,外出门窗全部关闭,只准进不准出,不准讲汉语,其所唱古歌为《YangxGudNenb》。从这首古歌的内容来看,这次活动实际上就是一次祭礼英雄祖先“YangxLowsGudNenb”的活动,是明显的祖先崇拜表现。
(三)鬼魂崇拜
苗族的鬼魂观念,是从“万物有灵”发展而来的。他们认为各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生理现象都有鬼,天上有鬼,地下有鬼,土有鬼,水有鬼,路上有拦路鬼,肚子痛有饿死鬼,山野有弧魂野鬼……等等。鬼所谓来无影去元踪,无处不在,无所不存。鬼又有善恶之分,善鬼如族人祭祀的祖先等,它能带给人幸福健康,人们祭祀它目的是求得其保佑;恶鬼则导致疾病、灾难和生活某些异常现象的发生,祭祀它目的是让其不要来侵害自己及亲属。还有有鬼可善也可恶,如果照顾不周会导致灾难,这类鬼也不能得罪。(参见吴仁著《苗族文化风情》)
对待鬼,人们总是敬鬼神而远之,无论善恶都要祭,而以亲善的为主。如遇灾病则立筷子,呼死者名字,若筷子在水碗站立,则给饭吃,其它鬼不管打死砍死杀死等也给点吃的。春节或清明上坟亦是如此,所用食物或钱纸,主要给坟所埋死者外,亦撒点给孤魂野鬼,以免争食或危害家人。
当然对待恶鬼也有请巫师驱鬼的,那另当别论。总的来说,叙永苗族鬼魂崇拜主要是融于祖先崇拜之,的节日有七月半,苗语称“naoxangthlit”。时间是农历七月十三,这天要用新准备的刀头敬酒,新谷丰登,让鬼别制造麻烦带来疾病和灾难。
(五)巫师巫术
苗族巫师普遍存在,苗语称为“DobNenb”即多能。他是非职业化的,不拜师亦不世袭,是天人感应受祖宗指使自然而成。平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受人邀请时才外出进行除病消灾、节日祈祷、祭祀、主持婚丧等活动。苗族巫师除熟悉很多祭祀方法外,都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的重历史事件和迁徒而来的路线,并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巫医不分家,巫师还兼医药,另外还兼歌师、舞师,可以说苗族巫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充当苗族文化传承人的角色(参见吴仁著《苗族文化风情》)。
苗族的巫术主要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等。
过阴又叫望鬼,苗族人相信人生病是鬼在作崇,而鬼的种类又很多。巫师通过阴才能察犡到底是何种鬼作怪,然后才决定采取驱鬼法术。巫师过阴时,口念咒语,双足踩地,全身发抖,逐一呼唤阴崽名字,当找到作怪的鬼时,就用法术驱鬼。病人家此时也积极准备鸡、猪等贡品,请鬼来享用。巫师多辅以医药治病,痊愈的亦多。
占卜,主要是预测吉凶祸福。苗族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节日、祭祀、婚姻、丧葬和日常生产生活各处领域,凡遇事或拿不定注意时一定占卜。卦用的工具主要鸡、蛋、米、竹卦。据说巫师占卜灵验的也不少,模凌两可的亦多,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神明裁判现在很少用,所谓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舔铧等神秘手段已不易看到。
六、口头文学和书籍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苗族的文学作品灿若星辰。这些作品与苗族的生产、生活密切有关,反映他们的历史、风俗习惯、心理状态、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由于苗族过去没有文字,这些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口头文学,其内容丰富多彩,有《天地歌》、《祭祀歌》、《情歌》等等。这些古歌叙述了苗族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繁衍人烟、战天斗地及迁徒转移等历史发展场景,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可谓是一部活生生的苗族历史。
近现代,研究和记录叙永苗族的书籍有莴逸夫所写的《川南鸦雀苗的婚丧礼仪》(1962年台湾出版社出版),用国际音标翻译和各种风俗习惯,是一本比较系统研究叙永苗族的不可多得的书籍。另外,川外籍教授葛维汉用英文所写《川苗习俗》,对叙永苗族也有记载。最近,宜宾、泸州两地市有关县区合编《四川苗族古歌》,用苗文比较全面记载了川南苗族口头歌谣,填补了川南没有苗文编写记载苗族历史的空白。其内容包括了天地日月的形成和变化,人类物种的起源和发展,婚姻、丧葬的形式和过程等方面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苗族人民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政治、经济民俗等思想和观点,是一部重要的民族古籍文献。由于川南苗族语言相同,风俗同异,该书也编入叙永搜集的部分苗族古歌,如《YangxLousNeNb》(即《杨娄右伦》)等。
所需介绍的内容还很多,限于篇幅和个人水平,未作深入研究,教育、体育、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内容也未载入。
作者:
fanenkang
时间:
2009-10-6 04:32
欢迎光临川南苗区——四川叙永。
作者:
slimy49366
时间:
2009-10-6 09:05
叙永是四川苗族人口最多的县,那不就和兴文县相左了么?
作者:
couthsrocks
时间:
2009-10-6 13:39
读了,对叙永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
迷
时间:
2009-10-6 18:12
原帖由阿宁于2008-5-420:50发表
叙永是四川苗族人口最多的县,那不就和兴文县相左了么?谢谢宁哥关注这个问题先别讨论哈
作者:
sarreonery
时间:
2009-10-6 22:46
叙永的国民族文化网友很少,应多发展网友啊。
作者:
lijieyaya
时间:
2009-10-7 03:19
作者:
rimous4656
时间:
2009-10-7 07:53
原帖由九姓苗寨于2008-5-421:11发表
叙永的国民族文化网友很少,应多发展网友啊。靠家了......
作者:
toingcuffed
时间:
2009-10-7 12:27
[quote]原帖由younger于2008-5-420:28发表
[三、婚姻家庭
苗族的婚姻,历来自由自主,男女双方自订终身。形式有两种一是节日先唱歌换腰带而后聘娶;二是通媒议聘资。一般来说,苗族青年男女相互接触较随便,但交友、恋爱、结婚则较严肃和慎重。未婚男女在踩山、赶场或其它场所(包括媒人介绍),相互结识了解爱慕。双方有了感情后,经父母允许便可订婚和举行婚礼。婚前,男方须送给女方母亲一定的奶母钱或奶母布,称为“njaot”。苗族办理婚事,有的从简,有的繁杂,一般经过提亲、看人户、吃放口肉、举行婚礼五个过程。吃放口肉、举行婚礼时,男女方的伯爷、叔子必须到场;较丰富。如吃放口肉、举行婚礼时,男女方的伯爷、叔子必须到场;接亲时,迎送双方都要各有一对结发夫妻负责接送;举行婚礼期,新娘都由女家陪伴女眷相陪食宿,新夫妇不得同食宿,须到女家“回门”后方可同宿等。
/quote]湘西苗族的婚姻方式好象与这不同,这里原来的风俗是喜酒与月酒同吃门板席......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