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重估一切价值】 (简稿) 【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desertlabels    时间: 2009-9-19 22:23
标题: 【重估一切价值】 (简稿) 【原创】
      重估一切价值(简稿)  跟千百年前相比,人类文明虽然有了巨大进步,但这些进步更多地表现在科技领域。而在人文观念上,人类文明依然滞囿不前,即便在当今公认出色的思想者身上,其价值观跟千百年前的古人也几无大异。而人类自身的苦难与困惑大多根源于长期以来浸满毒素的种种伪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重估一切价值,摧毁一切伪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人类价值体系,给人类文明重装系统,人类方能迈入一个期许的时代。  重估一切价值,并非否定一切现有价值,而是挑明和瓦解一切伪价值。虽然历史上已有无数先贤在这方面付出了心血与智慧,但至今没有让人欣慰的结果,人类依然置身于各种伪价值观所缰缚的樊笼中内耗与自戕。  让我们先来厘清一些关于人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本质  最能体现人类生命冲动的一个词是欲望,因此可以说,人是一种欲望载体。将这一表达稍加丰满,可以对人作出这样的认知与定义:人是一种具备感知能力和自主行为的欲望载体。  与欲望形成对应关系的一个词是快感,快感是对欲望的肯定与满足,是欲望企图抵达的境界。生命冲动的本质在于寻求快感,欲望可能随时在改变,但对快感的追求却永远不变。人是一个追求快感的欲望体。一个正处在快感中的人是不会自问:“我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他自问,只能说明他从快感中跌了下来,坠入那种靠追问意义这一方式来自慰和自勉的无快感状态。简而言之,对自我意义的追问就是对快感的否定————快感不在了,快感空缺。人本应活到那种不追问意义,不需要意义,甚至不知意义为何物的无意义境界,而不是相反。对意义的追问是人类对抗无快感状态(空虚、无聊、痛苦等)的一种精神突围,这种精神突围导致了宗教的起源。  人从一个欲望出发,通过种种努力,实现自己的欲望,快感便油然而生。当快感持续的状态被耗尽或被惊扰,人从快感中跌落,便打开另一个欲望,开启了另一段获取快感的征程;或者,人在通往欲望之地的征程中遭遇重重困阻,或知难而退,另起炉灶,或执迷不悟,一败涂地。因此,对欲望内容的省度和握控以及通往欲望目标的手段抉择和代价支付,决定了我们最终的欲望成效————快感的享有度。       二.价值与欲望  意识主体从被感知对象(实体、理论或事件)上获取的能对自身产生欲望驱动的信息叫价值。当这些信息被行为者抽象演绎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信条时,这些思想信条就是价值观。价值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有感知主体(价值主体)、被感知对象(价值对象)和欲望驱动(价值驱动,又称价值势能),这三者称为价值三要素,价值三要素构成了一道封闭的价值映射,这种映射又称为价值效应,每一道价值映射都预示着意识主体一个自主动作的发生。例如,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人卖水果,水果的品质很好,而且价格也实惠,你买了几斤带回家。在这里,水果所包含的信息对你产生了价值势能,你、水果、水果所包含的能使你产生购买冲动的信息(包括其品质、价格,也包括其所处的时空位置,即在你所能感知并触手可及的地方)就构成了一道价值映射,这一价值映射预示你购买水果这一动作的发生。那些水果如果不在你的视觉范围(感知范围)内,它们就不会在你身上产生价值效应,你购买这些水果的动作就不会发生。由此可见,离开价值主体,谈价值对象是没有意义的。  价值对象在价值主体身上发生价值效应后,产生的结果称为价值功效。这个结果对价值主体而言显然有利害之分。因此,从利害功效上考量,价值可分为真价值和伪价值(或称正价值和负价值)。伪价值和真价值一样具有导向性和驱动性,即伪价值和真价值都具有价值势能,能产生价值效应,但伪价值只具有价值势能而不具有期许中的价值效能。例如呈现在你面前的有A、B两份外观相同的封装物品,标签上都写着婴儿奶粉,但其中A里面装的是参杂了大量三聚氰胺的有毒奶粉,对于不知情的你来说,A和B在你眼里产生的价值势能是相同的。但显然,你的婴儿服用它们之后产生的价值功效完全不同,在这里物品A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伪价值。又如,某种理论、思想或主义号称能给你指明方向、带来巨大福利与快乐,或者如镀金一般给你的生命赋予非凡的意义,但实际上它给你带来的却是更多的痛苦和灾难,甚至把你(或者更多的人)一步步逼入死亡,这样的理论就是伪价值理论。显然,伪价值和伪价值观产生的结果是对人的否定、欺骗、噬耗、迫害甚至扼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各式各样的伪价值理论如同魔咒般戕魇着人们的精神和肉体,障碍着人类的福祉和文明进程。人类自为的苦难几乎全部根源于伪价值和伪价值观(即各式各样的伪价值理论)对人类思想意识的蛊导、渗透与主宰。可以说,各式各样的伪价值观乃万恶之源,人类要想从内耗与互戕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认清所有伪价值观并把它们从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抽离出来,从这一点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次思想沐浴,把伪价值毒素从我们大脑里排出。在本人看来,现社会横行于世的几大伪价值理论有:政权专制理论、文物专利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道德宗教理论。  欲望从发生机理上看,可分为原生欲望和衍生欲望。不为任何价值观所导引的欲望称为原生欲望(或称自生欲望)。如人的食欲、视欲、性欲等。由价值或价值观驱动导生的欲望,称之为衍生欲望。如宗教信仰、权欲、荣欲、财欲、占有欲、购买欲、收藏欲等。由正价值或正价值观驱生的欲望,称为正衍生欲望(亦称正衍欲望)。如爱心、求知欲、创造欲等。由伪价值或伪价值观驱生的欲望,称为负衍生欲望(亦称畸衍欲望或畸欲)。如迫害欲、欺诈欲、统治欲等。在清醒状态下,人的所有自主动作(自主行为)都是由原生欲望和衍生欲望引导的,有些行为只由原生欲望或衍生欲望引导,而有些行为则由两者共同引导。例如,人们热衷于购买和食用保健食品,就同时体现了人的原生欲望和衍生欲望(作为食品满足的是人的原生欲望,而作为商品和保健品则是在满足人的衍生欲望);又如,你从树上摘苹果,若你仅出于自己食用,这里体现的就只是你的原生欲望,但如果这些苹果你是为了拿去送人或者拿到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或者仅仅是为了防止它们烂掉,那么你摘苹果则是出于你的衍生欲望,倘若你摘苹果包含了自己食用和此外的任何一种目的,那么驱使你摘苹果的想法就同时包含了原生欲望和衍生欲望。处于饥寒、伤痛、死亡威胁或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状态下的人,人的原生欲望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一般高于人的衍生欲望。反之,人的衍生欲望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高于人的原生欲望。当然,某些处于前一种状态下的人,其衍生欲望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可能大大超过其原生欲望,最显著的例子如:虔诚的宗教徒,看淡人世有轻生念头的人,以及被某种伪价值理论蛊惑的人(如革命者等)。  从发生的时间顺序考察,人的欲望又分显欲望和潜欲望。显欲望是指此刻正在主导行为者发出相应动作的欲望,潜欲望是指行为者一旦遭遇适当对象或情景就能激发其想做什么的欲望。例如,中午,我想到一家手艺很好的餐馆吃酸汤火锅,但途中我遇到了一位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丽的妙龄女子,我萌生了结识和追求她的想法。在这里,在我遭遇美女之前,“到餐馆享受一顿美味的酸汤火锅”就叫显欲望,“遇到绝色女子就想结识和追求”即为潜欲望,而遇到美女之后,对该美女的种种想法则成了显欲望,如果遇上美女之后,吃酸汤火锅的事被我忘得一干二净,那么“到餐馆享受美味的酸汤火锅”则又成了潜欲望。在清醒状态下,人总是在自身的显欲望和潜欲望的交替作用下发出自主行为动作的。       三.代价与快感  人要获得快感,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动作(包括物质成本的转让或消耗)的,这些付出就叫代价。很多时候,付出代价的过程往往让我们陷入疲倦、焦虑、忍受和痛苦的状态之中,这与我们期待的快感是背离的,所以正常状态下我们都希望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快感。在没有到达快感之前,我们对它的种种认知都只是一种预设,事实上是这种预设在主导我们的行动,人往往不自觉地把预设当成了指日可待的结果(快感),所以人常常被自己或别人的预设所迷惑,甚至为其不顾一切,以至于完全忽视了代价本身。而对代价的过度消费则让我们得不偿失甚至陷入绝境。对此,我有一个忠告:任何以人为代价的理论都会走向人的对立面,否定着人本身。所以,当一种给出美好承诺的理论或主义让你为它作出牺牲的时候,你得当心了————它只是把你当做被消耗的原料,而不是目标,也就是说,它只是通过否定和利用你来成全和证明或证伪它自身。“多难兴邦”是一套妖言惑众并流毒广远的伪价值理论,它事实上是通过对灾难的美化(以“兴邦”作为诱饵),淡释和转移受众对灾难的体味与反思,让受众以苦为荣,甘愿为灾难的导演者奉献不计成本的代价支出,甚至把灾难的导演者升华为“兴邦”的缔造者,对其感恩戴德,山呼万岁。       【未完待续】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