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正体字最终将会重放光芒 [打印本页]

作者: fanyouli1888    时间: 2009-9-17 15:42
标题: 正体字最终将会重放光芒
拜访朋友,喜读佳作,快乐多多,随喜吉祥!!!窃喜扭迷惑开心大笑汗示爱晕倒         
作者: gbmsenior8    时间: 2009-9-17 20:16
                我也同意,因为文化是不能割裂的。         
作者: pert179825    时间: 2009-9-18 00:49
                正体字经过几千年的考验,仍然存在,必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正体字笔划多,在高速度快节奏的今天,不知能不能适应?         
作者: sh-qinye    时间: 2009-9-18 09:56
                汉字的发展由繁到简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比如第一次的简化字,经过几十年的潜移默化,巳被在大陆的国人所接受,第二次推广简化的汉字,不能被大陆人所接受,终于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有些东西还是随大流为好。繁体汉字过于繁琐,书写起来不方便。所以第一次的汉字改革,为大众所接受。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保持汉字相对的稳定牲。是保证中华文明历史的一个窗口。愚以为我们不必在文字的繁、简上多作文章了。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佳作已拜读!问朋友好!         
作者: cuboid6771    时间: 2009-9-18 14:30
                老朋友了,来探望一下,祝安好!         
作者: oakley1696    时间: 2009-9-18 19:04
                美好的愿望而已。         
作者: jiandulishuang    时间: 2009-9-18 23:37
                萧先生您好,读了您的大作挺有感触,觉得您的观点不错,分析也精辟到位,是一篇很有深度的好文章。在下注意到最近一段时期,由语委有些专家提出要修整44个汉字而引发的争论,吵得如火如荼,您也一定注意到了,要不然怎么也跟着湿鞋入海呢?大多数,尤其是一般老百姓,用网络语说,就是草根一族了,他们对于修整44个较常用的汉字颇有微词,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穷折腾,是有些冷门专家不甘寂寞的心理所然。在下以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字应以约定俗成为原则,宜收编规范,不宜随意修整,对大家已经认可了的字,要做修整必须慎之又慎,不能专家独大。至于先生说的正体字的问题,在下以为,能认识正体字,应该是基本要求,但不宜强写。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提“视正书简”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生长在红旗下的那一代人,从来就没有学过正体字,但现在对于正体字,并不陌生。我的儿子80后,他对正体也还行。所那种认为不写正体字就失掉传统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好,就说这些,以后再聊!         
作者: haggaibigly    时间: 2009-9-19 04:11
                繁体字字体本身传承了中国文化,而简体基本上只是为了推广文化。如果中国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了,博主所说的正体字可以逐步恢复。问题是当代文化人连鲁迅都要去掉,繁体字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作者: crierlofty    时间: 2009-9-19 08:44
                保留意见         
作者: natomanaus    时间: 2009-9-19 13:18
                正体汉字的科学与魅力告诉我们,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告别不告别的问题;逐渐由正体字取代简化字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只是一个迟与早的问题这是必然现象!         
作者: messrslingam    时间: 2009-9-19 17:52
                看望朋友,好文!         
作者: rilly75839    时间: 2009-9-19 22:25
                正体字比简体字更丰富,也更美观。赞同博主观点。[img]http://www.sinaimg.cn/uc/myshow/data/misc/gif/E___6290ZHTSSIBT.gif" style="margin:1px;cursor:pointer;" onclick="window.open('http://bbs.service.sina.com.cn/forum/myshow.php?code=E___6290ZHTSSIB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