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子规声里春住人瘦 [打印本页]

作者: jun2007415    时间: 2009-9-19 18:05
标题: 子规声里春住人瘦
总思量江南的诗情画意为何常常少不了子规,它们或啼于黄昏时分半是温暖半是凄冷的疏林,或啼于冷风临夜的晃荡秋千上。子规以凄凄啼声打动人们原本也曾温情的心,成为归人思妇遣怀伤痛、抒发离愁的出口。子规声里思人归,归人愁,风心甘情愿扮演着传送者的角色,雨也因为变得温和而手下留情。当啼断人肠的子规声在杨花落尽、柳花又飞的暮春黄昏遮遮掩掩般地飘向阡陌,传进庭院时,当飘飘的衣袂袭着筝声凄凄楚楚冷冷清清地扯出片片离愁、寸寸别绪,甚至当原本妖娆娇嗔的脸容被一阵阵住不了的子规声似清泪般映衬出湿漉漉的睫影时,那份浅浅的愁思和极致的韵味,又岂是爱恨情仇这般简单的情愫所能形容、所能倾诉?如果要把子规声比作浅浅生寒的水,那它定是归人系不住离愁的杨柳下被冷月映照着的三月春水;若要把子规声比作隐约的箫声,那它必是雨打梨花门时思妇听到的呜咽箫声;假使要把子规声比作一只抚过双颊的冰冷的瘦手,那它就是橹声咿呀中轻轻划过旖旎水波的衣带渐宽的伊人之瘦手。旧时风雨旧时声声子规,锁不住的是伤情,断不了的是深情。子规声里含着至情至性,藏着缱绻悱恻的情思,无论是秦淮那六朝金粉的绮丽繁华之水榭,还是那西湖柔情似水的晓风残月之杨柳;不管是那扬州烟花三月的热闹渡口和那红红芍药为谁生的二十四桥,还是那洛阳的声色犬马之酒宴和那朝歌夜弦之宫殿,在子规声里都千回百转着一种风情,醉生梦死着一份悲情。在“花落子规又一年”的时间渡口,只有用心灵去细细感受,才能深深真切的懂得子规声里所含有的意蕴,单靠听觉是徒劳无获的。也许在难赌子规真容的一声声啼叫里,我们可以捡拾到一些精神上的遗失,与已经悄然隐于灵魂深处的自己作一次默契的心灵沟通。子规声,承载着它与一场雨、一把伞和一个季节的最初约定,维系了它与一枝花、一棵树和一个故事的最后妥协。它为子规完成了一只鸟所能承担的最高的使命,向一颗收容子规的树坚守着最珍贵最诚挚的信念,成为世间另一种不需要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子规声里,不知伤了古今多少怨春女的心,迷醉过诗里诗外多少落魄文人、离乡游子的情。子规声声,让人痴,让人醉,让人伤,伤成无法忘记却容易痊愈的痕迹,在人的眉梢心上都回荡着子规声的韵、子规声的味。“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如果还在让人俗累的生活里把自己妆扮得明丽耀眼,即使遍体鳞伤也仍然固执地修饰着妖艳、颓废的人生,那么守护了人间千百万年的夜月也会在子规声里依旧寂寞冷清,空山新雨在子规声里也依旧苍白无语。子规声里含着一种冷漠的柔情,也含着一种浓郁的无情,那是一种柔情的凄美,那是一种无情的妩媚。当昨夜啼断思人肠的声声子规早已随着那一直流浪的冷风匆匆远去,多少年后,思人也随着子规声声在下一场无情的冷雨到来之前烟逝,漫长的一生也只留下一个个凄美的故事在树上的声声子规里演绎成人们容易看懂的另一出悲剧。坐闻子规声,总能让人们丢下层层叠叠的俗世人事,让一颗干燥的心汲取到充足的水分,让失落的灵魂和梦在另一个窗口被自己放飞。当一位在子规声里静倚石栏的寂寞诗人凝神后便陷入一片沉思,打开几分欢喜几分悲愁的记忆之窗时,他的内心也许会流动着一种含着几分忧郁的快乐,那是一种在俗累的日子里无法找到也享受不了的别样的快乐,是一种无需用语言、表情和行为见证的心灵的快乐。只是在大多数的人们的记忆里,子规声大多成为了诗词里伤感的底片,能被冲洗出来的也多是伤心的眼泪和凄楚的人生旧事。很多让人遥想的往日情怀总是要等到已经模糊得几乎要被淡忘时才又忽然一下清晰起来,情怀未变,遥想的心却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失意。梦中子规总不见飞,一阵阵的啼声却飘去了千里万里。也许子规是一位伤心的歌女,而大多数鸟类除去歌女这一重身份外,还是一位让人赏心悦目的舞女,一为飞鸟,一为啼鸟。飞鸟以绝妙的舞姿装饰着树林、小溪,点缀着天空、原野,它把一个个梦带给渴望飞翔的人们,只要看到它飞来又飞去,我们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而子规是一种啼鸟,啼鸟并不是没有绚丽的舞姿,只是它更愿意用天籁般的歌声来打动人们那一颗颗封闭的心,它把一次次值得记忆的画面都唱进了歌里,只要听到啼鸟的歌声,我们就会对未来抱有希冀。子规,除了叫醒人们的快乐,还不忘撕开人们不想提起的伤和痛,因为有悲又喜有伤有痛的故事才是最真的生活。子规声声,留住的不是人的伤心,带走的不是风的呼吸雨的眼泪,老去的是回首不了的悲观人生。在凄清的子规声里,记忆不在乎伤痕,梦还没有被谁唤醒,只是依旧留春不住人空瘦.         
作者: step569191    时间: 2009-9-19 22:39
                新浪“论坛-新锐社区-文化漫谈”审核通过并推荐此文。文章下方显示“博论坛”标识,欢迎点击图标到博论坛互动。问好博主!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