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用历史和连续的观点看待元青花瓷 [打印本页]

作者: nz9280    时间: 2009-9-19 16:53
标题: 用历史和连续的观点看待元青花瓷
中国的瓷器自东汉从陶器中脱颖而出,到唐代已形成“类银似雪”的北方白瓷和“千峰翠色”的南方青瓷二分天下的格局。宋代南、北各地瓷窑更是蓬勃发展,不仅民用瓷广为普及,而且在瓷器的艺术追求和表现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北宋初期,统一后的全国政治经济在盛唐的基础上,又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繁荣并向更高层次上追求的局面。瓷器的艺术表现和艺术思想,亦在北宋崇尚朴素自然的理学和静穆归朴的道教文化的熏染下,变得更加耐人寻味,尤其是皇家用瓷的艺术追求和文化理解,直接将宋代瓷器推上一种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宋代中国的瓷器生产已有了世界级的规模,从前年打捞的有“海上敦煌”之称的南海2号沉船瓷器,不仅仅可以说明南宋出口瓷器的规模和水平,也可以看到北宋瓷业所建立起的生产基础。南宋尽管瓷器生产从北方向南方进一步地转移,官窑的规模和品种有所下降,但地方性的窑口却得到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的瓷业异军突起,为中国瓷器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元代景德镇瓷器几乎是横扫千军,并通过创新品种釉下彩而一统天下,取得中国瓷都的霸主地位。元代瓷器不论在瓷胎、器型和釉面技术上都具有创新性,不仅受到国内的喜爱,也受到许多外民族的欢迎,特别是随元代铁骑的深入和与中亚文化的交流,元代青花瓷器不断地走向中东和世界。明代及以后青花瓷器已成为瓷中主流品种,并在永宣、成化被推上了质量高峰。明代皇家对瓷器的生产和创新非常重视和喜爱,“洪武”开国之初就在景德镇设立专门的“御窑场”,不惜成本和代价生产皇家用瓷。明代瓷器无论从工艺技术,造型的优美程度,釉色品种的繁多,以及色彩和装饰艺术的表现力,都明显超过了元代。从中国瓷器史的简要回顾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方法论问题——如何研究和看待元青花的“横空出世”和“存世量”?那就是,要用连续、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即将宋、元、明三代瓷器的生产和发展联系起来,历史地去分析和对待。宋元时期,景德镇的窑火就一直很旺盛,瑶里古道的车辙,浮梁瓷局、高岭山以及古窑口的遗址都在告诉我们,其当时的民生是怎样的鲜活,生产是怎样的繁盛。根据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调查资料看,景德镇元代瓷窑遗址有珠山、湖田、落马桥、戴家弄、观音阁、中渡口、曾家弄、塘下、银坑坞、瑶里、丽阳、厉尧等处。窑炉至少超过300多家。因此说,前有漫山遍野的宋瓷,后有漫天飞舞的明代青花,中间的元创青花瓷只遗存了有300件,这真实吗?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联系和连续的方法,去看元青花的产生与发展;将其放置在宋、明的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环节上,去研究生产量与存世量、必然性与可能性,这样才能客观、完整地去分析和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仅从文字记载和博物馆的现存物上去研究推断,就会将自己思维束缚起来,得出局限性的认识。我们必须走出书斋,走出框框,走出馆藏品的研究范围,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发现和研究,而不是将元青花神秘化,甚至“妖魔化”。“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作者: lujiazheng    时间: 2009-9-19 17:32
                用发展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看待元青花也是如此,         
作者: fky8013    时间: 2009-9-19 18:11
                民间确有元青花瓷,只是还没有得到成认,这将是早晚的事。         
作者: lutherthorp    时间: 2009-9-19 18:50
                有新意。         
作者: mat447    时间: 2009-9-19 19:29
                用连续、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即将宋、元、明三代瓷器的生产和发展联系起来,历史地去分析和对待。赞         
作者: metokk    时间: 2009-9-19 20:08
                欣赏问好祝福         
作者: keefs15182    时间: 2009-9-19 20:47
                不错的博文!!         
作者: ukaseames2    时间: 2009-9-19 21:27
                博主古瓷功力深厚啊,而且哲学也学得好.欣赏了.         
作者: cosech5485    时间: 2009-9-19 22:06
                民间元瓷,至少30000件,300件纯粹是无稽之谈,支持一个!         
作者: rehan46193    时间: 2009-9-19 22:45
                到我的博客看看您将有所收获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