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咬文嚼字 [打印本页]

作者: malwadiane    时间: 2009-9-19 21:29
标题: 咬文嚼字
  和朋友讨论当代文学作家。说起了我们共同喜欢的两位:苏童和余华。认知余华,最初是通过《许三观卖血记》。首先认知的是这个人的控制力。随即被吸引。陆续读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现实一种》等。对于作者余华,我也有了自己的认知。每个书写者都有一个自己的王国。面对观者,过往展示着自己的珍宝。在文字的王国里。余华是个理智的王。他的文字里,带着大度而雍容的包容力。语句平顺,简洁。所有叙述显得客观而坦白。仿佛是一个局外人做着无关自我的介绍。没有过多的感慨。没有自我的议论。仿佛一条坦途,清晰单纯。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很快,叙述开始不那么清朗了。人物的情绪开始焦躁,悲伤。过往的压抑被钩带出来。生存也越来越艰难。压迫在心头的负荷无限放大。人们反抗,挣扎。暴力,流血。尖锐疯狂却无力回天。终了还是绝望,甚至连悲伤的气力都剩不下。四面楚歌式的孤单,天地不应的荒凉。此时的余华诉说的语调却依旧的平顺,自然,不紧不慢。丝毫没有慌张,尖锐,刻薄和愤怒。这样的清淡口吻到头来就成了令读者欲罢不能的利器。我们看着一个朴实的普通人,一步一步的被压迫逼进绝望里,想伸手却无能为力。睁大眼睛看一场悲剧行进。残酷的如同余华的文字。锋利入骨。至今,敬佩作者的掌控能力,不自我的客观,不做作的真实,残酷的真相才能让人在冷颤中觉醒看清。这就是余华。同样是结满故事的道路,比起余华的朴实,苏童彰显了华丽梦幻的本质。熟悉的作品《罂粟之家》《河岸》《米》《红粉》《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等等。苏童的文字看下来倒是应了张爱玲的话,一袭华美的袍子,内里全是虱子。假如将苏童比作文字的国王,这形象大概有些贴近他所塑造的“端白”。有些自我,情绪交融生活。极聪颖的思维里是不是蹦出任性的小鬼。苏童是个极会讲故事的人。如果余华像老城楼下说故事的长者,那么苏童就是一个编织故事的巫师,将现实和思绪编结交织。最终形成一张细密的网,覆盖住深陷其中的我们,皎洁的眼神华美的笑脸,只有他知道接下来的情况。在《米》中苏童将温饱的欲望作为基础随即无限扩张,衍生出性,杀戮等等。仿佛扩散的肿瘤,无法扼制的伸展着自己的触角。欲望被无限放大,扩张的欲念和现实的局限。宿命的黑暗带来无可救药的窒息感。对于很大一部分自己的作品,苏童用了“逃亡”这个词汇来诠释。只有绝对的恐惧才会带来逃亡。而逃亡的过程大概就是一个走向无望的过程,希望破灭,建立,再破灭的重蹈覆辙中,人性自然急于寻求救赎。而这样的救赎或许是另一种欲望的放大体。最终,却还是兜回原地的宿命制约。这个过程潜藏着胆量和希望的彻底幻灭。从探寻到不敢探寻,从希望到不敢奢望。过程里的叹息残酷是无法避免的。而苏童不仅仅用诗词般美妙的语句构建了一个故事的殿堂,还为深陷其中的角色和身在外围的作者都制造了一个迷幻的效果。仿佛是注射了毒品的神经。活跃频率无限提高。我们分不清现实而心境。只好来来回回的在两边寻找,却深深体会到宿命的不可扭转。结局的时刻,我们从窒息的华丽中缓过神,竟发现只剩下无能为力的悲伤满满的聚集在身体里独自悲悯。对于我本身而言,对于苏童的喜爱要略胜余华。但仍旧不可否认,着两人的文字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总是能够带我们领略一番文字,欲望和情绪的。         
作者: 原创艺术    时间: 2009-9-19 22:08
                论坛审核通过!!下方标志,来自博论坛的名片,欢迎来论坛交流。         
作者: scalerveiner    时间: 2009-9-19 22:47
                路过,进来瞧瞧,有空来莪小窝看看!o(∩_∩)o...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