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标题:
洪洞移民”与“靖难之变”
[打印本页]
作者:
gummerspews
时间:
2009-9-19 18:54
标题:
洪洞移民”与“靖难之变”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歌谣在我国北方地区几百年来广为流传,说的是关于从山西洪洞县往中原地区移民的故事,并引伸出“洪洞人脚小趾分两半”的趣话。虽无科学依据,却道出了人们的累世怀念故乡之情。 说起洪洞移民首先得从当时的形势谈起,元朝末年,政治腐败,蒙古贵族和大地主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又加之水旱蝗疫连绵不断,战乱四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到明朝初年,特别是位于元大都附近的北方地区,以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路榛塞,人烟断绝。至洪武末年,形势稍有所好转。 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文)即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听信侍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进策,大力削藩,时雄据燕地幽州(今北京)的燕王朱棣早已侦知消息,便将计就计,明着上书称疾,暗地招兵买马。指控建文帝周围奸佞当道,以入清君侧为名,打出“靖难军”的旗号,誓师抗命。建文帝随诏令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至河间、沧州一带,陈兵于滹沱河沿岸。于是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线北至今北京,南至邢台、德州一线展开了“拉锯式”的争夺战。历经三年多,朱棣获胜,登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靖难之变”,民间俗称“燕王扫北”。经过这次战乱,以今石家庄一带为主战场的滹沱河沿岸州县遭到严重破坏,又加上连年天灾,社会经济一派凋敝。明王朝从建立之初,为恢复社会经济,巩固政权,就决定推行“移民屯垦,开垦荒地”的政策,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的地方。据记载,自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二十八年间,至少有六次向河北等地移民,洪洞移民由官府发给川资粮响,一般说来,兄弟三者移居一人,也有举家迁徙的,对于不愿离井背乡者,官府则以兵卒束绑,押送而行。由于强迫移民中的大多数人是被反绑着,路远时间长,渐渐形成了习惯,时至今日,人们仍有将具有背着手走路特征的人称为洪洞县人后裔的说法。据说称大小便为“解手”也是移民时使用的词汇,押送途中,人们要大小便,需求告兵卒解缚,言之“解解手,我要拉屎撤尿”,久而以“解手”代称,沿用至今。石家庄一代方言,也与洪洞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称昨天为“夜里”,谓发怒曰“架火”,呼母驴叫“草驴”等。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既然是从山西广大地区往河北一带迁民,又为什么传说是从洪洞县来的呢?这是因为先后几次迁民都与山西洪洞县及大槐树发生过关系。当时,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受战争波及较小,加之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又首推晋南洪洞县。 据《洪洞县志》及有关史料记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百姓家居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该县贾村当时有一座广济寺院,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断。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阳关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杈间构筑窝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大槐树下便成了移民荟萃,开跋外迁的集散地,“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移民起程时,由于是强迫性的,所以百姓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悲伤哭啼,纷纷折槐为记,依依惜别,频频回首,最后只有大槐树和汾河滩上的老鹳窝依稀可辨,于是,大槐树和老鹳窝成为惜别的家乡标志,移民心目中记忆最深的东西,此后代代相传。 后记: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明朝政府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展转迁徙海外者又不知凡几,移民子孙数以亿计。 摘自《中国视野》
作者:
abc
时间:
2009-9-19 19:33
哦,还有这一段历史。
作者:
wdckele
时间:
2009-9-19 20:12
还有一个叫“靖康之耻”
作者:
wings37282
时间:
2009-9-19 20:52
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兵凶战危血雨腥风之中。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 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年间金朝灭亡北宋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难”。 公元1125年,金朝在灭辽之后驱兵南下,分两路进攻北宋,进逼宋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昏庸无能的宋徽宗赵佶听到金兵来犯,惊恐万状,传位给太子赵恒(宋钦宗),自称太上皇,借“烧香”为名,逃往镇江避祸。宋钦宗即位后,改年号为“靖康”。他同样畏敌如虎,只是迫于形势,才任命主战派李纲负责保卫汴京。同时,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求和,答应割地输款。金兵在获得北方大片土地和大量金银之后北撤。投降派又得势起来。宋钦宗以为天下无事,罢免了李纲。太上皇宋徽宗回到汴京,继续过着腐朽的生活。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秋天,金兵第二次南侵,东西两路军队合围汴京。在这危急关头,无赖郭京说他能请“神兵”退敌,宋钦宗竟信以为真,下令撤去城上守军,大开城门,请“神兵”退敌。金兵就乘机攻人汴京,徽宗、钦宗束手就擒,做了俘虏。第二年春,金兵北撤,将城内92个府库内的财物席卷一空,又把微钦二帝及皇族、大臣等大批人员俘至北方,北宋王朝也就灭亡了。 —————————————————————————————— 宋朝第八个皇帝徽宗赵佶于公元1125年金人进逼汴京之际仓皇传位于皇太子赵桓,翌年改元靖康,徽宗南奔,赵桓成为历史上的钦宗。这位苦命的皇帝,做皇帝只一年多,被金人掳去,终身监禁达三十年之久。 其实徽宗也未漏网。1126年,也是靖康元年,钦宗搜括开封市内的金银贡献于金军,承认割让北方太原等三镇,敌方后撤,京师解严,太上皇徽宗为群臣谏劝表示团结一致的局面下回汴京开封。不料朝庭尚在和战未决间金人卷土重来,这次他们不再与赵宋交涉,竟掳获当今皇上、太上皇、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北去,虽然这事发生于1127年初,通常历史家公认北宋亡于1126年。此后徽钦二宗先后死于五国城(今日中国之东北角)已不在话下。 只有在这纷乱期间徽宗之子钦宗之弟康王赵构能够举兵脱逃,在南京称帝,是为南宋的高宗。他即位未久也被金人追逐于江浙沿海一带,有一个时期亡命于海舟之上。后来总算定都(只称“行在”)于临安(杭州)。又直到1141年秦桧的和议成功,赵构向金主称臣,每纳岁币银绢各二十万,又认定淮河为界,南宋的局面才算比较安全,如此保持半壁江山至1279年亡于忽必烈之元,先后延宋祚又153年。 靖康这悲剧性的年号千古普遍的流传,大概是由于岳飞所填词《满江红》有“靖康耻,犹未雪”字句之故。既称之为“耻”,则是不应当发生的事迹,竟让之发生。1126年斡离不进军开封之际,兵力不过六万,北宋各方召集勤王之师,号称二十余万。只是和战之计仓皇未决,以致人心瓦解。当时如果持以恒静,何至如此凌受羞辱?这样子的分析与辩驳,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先后为之。并且追究责任,既有靖康不可收拾局面则徽宗之任用蔡京,因蔡京更可以追究到神宗之任用王安石。 历史家铺陈往事,其主要的任务是检讨已经发生的事情之前因后果,不能过度着重并未发生的事情,如遇不同的机缘也可能发生,并且可以产生理想上的衍变(除非这样的揣测提出侧面的及反面的因素,可以补正面观察之不足)。并且金人入主中原,“废”北宋皇帝为“庶人”,至今已八百多年。今日我们亟要找得众所公认的原因,专门相信当时人个别追究责任维持己见的说法,很难与今日的理解符合。 从这种立场,我们可以看清:赵宋王朝319年与边区少数民族所树政权的周旋,经常站在被动地位,因其不能战,也难能邀得对方的同意言和。太宗攻辽既已三度失败(详“澶渊之盟”),1041年契丹又准备南犯,富弼的交涉,总算不辱使命,但是还是以增岁币了事,到头仍是军事力量不够。北宋不仅对契丹之辽及女真之金如此,他们对以西羌为主体组成的夏国也不能采取主动。其军事行动,经常旷日废功,败兵折将。神宗朝的战事,连亘14年,竟留下一段“官军、羯羌、义保死者六十万人”的纪录,赵顼一闻前线受挫折的战报终夜绕榻而旋,其衷心痛苦可知。议和时宋朝仍承认岁“赐”银绮绢茶。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作者:
qiye16
时间:
2009-9-19 21:31
ms是洪桐吧
作者:
andylau303
时间:
2009-9-19 22:10
好文章,我转了.
作者:
tooths1588
时间:
2009-9-19 22:49
引用
作者:
spit139166
时间:
2009-9-19 23:28
现在想找个好地方都不容易了。
作者:
yhy
时间:
2009-9-20 00:07
强制性的大迁徙,如果当时把人口往边疆迁,会怎么样?
欢迎光临 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http://56china.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