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07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理解“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2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atonia1439 发表于 2009-9-19 22: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理解“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样理解“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样理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讲到统一,就离不开领土,因为任何统一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的,任何统一政权都有自己的领土。提到某一个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我们习惯于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却往往曲解了历史事实,更不能正确解释以往两干多年问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规律。  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承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形成、定型和发展的过程。有了国家,才会有这个国家的领土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它的领土一般都会发生变化,除非处于四面隔绝的环境。中国也不能例外。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概念,经历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糊到明确的发展过程。那么就不能否定,每一块具体的领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都属于中国,也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内归属于中国,任何“自古以来”都应该有明确的时间界限,都不能追溯到越古越好。  中国的领土这个概念只能出现在中国产生和形成之后,在此前既不可能有这样的概念,也毫无意义。如有人说,一万年以前中国人通过白令海峡到了美洲,所以美洲是由中国人首先开发的。姑且不论这是否事实,但一万年以前并不存在中国这个国家,“中国人”是指什么人呢?是指当时生活在今天中国领土上的人吗?那些人与今天的中国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也只能称为中国人的祖先。如果我们要说一个地方一万年以前就属于中国,同样是不正确的,因为那时中国本身还不存在。  对“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先师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总编例(《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 册,地图出版社,1982年)中确定了这样的原则: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清朝完成统一之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以前的中国版图,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的范围。历史时期所有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史上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历史上中国的一部分。  有些政权的辖境可能在有些时期一部分在这个范围以内,一部分在这个范围以外,那就以它的政治中心为转移,中心在范围内则作中国政权处理,在范围外则作邻国处理。  在《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载《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一文中,谭先生又论述了确定这一原则的理由,他指出:“我们是现代的中国人,我们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国范围来限定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范围。我们应该采用整个历史时期,整个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至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已经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那个范围了,而是这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列强、帝国主义侵略宰割了我们部分领土的结果。”   很清楚,谭先生确定的是今天的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编绘中国历史地图时所需要涉及的范围,所以他特别强调我们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这就是说,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不等于这个概念。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一幅幅地图那就更清楚,每一个具体的时期、每一个具体的政权的疆域都是在变化的,从来没有固定在一个范围之中。所以不能将他确定的、代表今天学者观念的概念强加于古人,滥用于讨论历史时期的统一和分裂。  至于他提出的第二个理由,我的理解是应该将中国疆域的变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1840年以前,另一个是1840年以后。前者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与历代中原王朝先后发生过关系的周边民族和政权最终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清朝;后者则在西方列强势力进入东亚以后,中国疆域的变迁已经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影响;这就是“自然”与否的区别。  但如果把“自然”解释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1840年以后中国部分领土的丧失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同样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会失去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有些国家就没有丧失?为什么中国有些领土能保住,有些能失而复得,有些就不能保住?这些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中国本身找到深刻的内因。  今天的中国所继承的是清朝和中华民国的领土,而清朝的最大疆域形成于18世纪中叶,所以在此前,总有一部分领土还不属于中国。那么在清朝以前,怎样判断一个地方是否属于中国呢?实际存在着两种标准:一种是当时的标准,一种是今天的标准。用当时的标准看,只有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域范围,才能属于中国,否则就是异国、异族。用今天的标准看,一切在清朝极盛疆域范围内的民族和政权都属于中国,无论他们是否与中原王朝发生了关系。  中原王朝不等于中国,但始终是中国的主体和核心,也是实现统一的核心和基础。历代中原王朝存在着明确的承继关系,所以一般所讲的“属于中国‘就是根据是否归属于中原王朝来确定的,用的是第一标准。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地方之”属于中国“都有具体的年代和具体的事实,绝不能随意提前,歪曲事实。  元朝以前的中原王朝都没有能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西藏归属中国(中原王朝),只能从元朝将西藏置于宣政院(初名总制院)算起。此前的唐朝与吐蕃,完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政权。即使是在唐朝与吐蕃实行和亲,保持友好的阶段,如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后,唐朝也没有试图控制和统治吐善。何况唐蕃的蜜月很短,对峙和争战的的年代却很长。有人根据唐朝方面的片面记载,认为吐蕃与唐朝存在着“朝贡”关系,所以是唐朝的藩属;或者认为唐蕃间有“舅甥之盟”,就不是一种平等地位。其实吐蕃承认唐朝为“舅”自己为“甥”,只是因为松赞干布等赞普娶过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是唐朝皇帝的女婿。现在还在拉萨的《唐蕃会盟碑》称“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在和盟约”‘“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州镇为界,已东皆属大唐封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长庆二年(821 年)唐蕃会盟的誓辞也称:“中夏见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为主。”这些都是唐蕃关系最客观的证据。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shnapschirk 发表于 2009-9-19 23:05:39 | 只看该作者
根据《隋书。东夷传》的记载,至迟到公元7 世纪初,台湾岛上已经有了统治当地居民的“王”。但台湾与大陆中原王朝之间一直没有归属关系,明代以前还找不到什么史料记载。  南宋曾在福建同安县下设置澎湖巡检司,有人据此推断这个巡检司也管辖了台湾,这是毫无根据的。宋朝的巡检一般官位不高,这个设在同安县的巡检司辖区不可能很大,而澎湖与台湾岛的距离不小,澎湖的面积与台湾也相差悬殊,即使这个巡检司的确管到了澎湖列岛,也不可能再跨越海峡管理台湾岛的治安或边防。元朝在澎湖岛上设立了巡检司,但同样没有证据表明它的辖境包括台湾岛在内。  不仅南宋没有管辖过台湾,就是元、明两朝也没有。明朝后期的海盗颜思齐、郑芝龙曾经以台湾西海岸北港一带为基地,建立过有政权性质的组织。明朝的军队在追击海盗时也到过台湾一带的海域,但并没有划为经常性的防区。郑芝龙一度投降明朝,但没有把在北港的基地交给明朝。在郑芝龙转移到大陆活动后,北港被荷兰人占据。1661年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复先人旧业”,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建立了忠于明朝的地方政权。但那时大陆已由清朝统治,南明永历政权已经灭亡,所以郑成功政权是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与大陆政权没有主从关系。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爽投降后,清朝才在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从此确定了对大陆政权的归属关系。  1683年前的台湾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长期生活在台湾的民族到1683年成了中国的一个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们在台湾建立的自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但这与政治上归属于中原王朝、中央政府是不同的,不能据此而解释为台湾自古以来(包括1683年以前)就隶属于中原王朝或大陆政权。至于将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去“夷洲”(台湾),隋炀帝派军队击“琉球”(台湾)也作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已经不是可笑或无知的问题,而是适得其反。这两次军事行动都是去台湾掳掠人口的,要是台湾是孙吴政权或隋朝自己的领土,需要这样做吗?  一个地区归属了中原王朝以后,并不一定从此始终归属,中间可能有一段、甚至好几段与中原王朝分离的阶段。无论此地目前是否属于中国,我们都应该严格按照历史事实,对具体的阶段作具体分析,不能将首次归属于中原王朝以后的年代都看成“属于中国”。  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在公元前1 世纪发生内部分裂,其中的南单于投降了汉朝,以后在汉朝的扶植下重新据有蒙古高原。但匈奴并没有并入汉朝,汉朝也没有将匈奴当作本朝的一部分,双方约定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天子有之;长城以北,单于有之”。以后在蒙古高原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大致都保持着这样的关系,所以都不能说已经归属于中原王朝。  只有在唐贞观四年。(630 年)灭东突厥后,有一段时间成为唐朝疆域的一部分,但至突厥复国即中止,要到元朝建立后才再次与中原王朝确立归属关系。明朝始终没有将蒙古高原纳入版图,所以从1368年起蒙古高原又一次与中原王朝分离,至清康熙年间击败噶尔丹后才重新为中国所统一。  西域也有类似情况。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成了西汉疆域的一部分。公元初王莽天凤年间,西域都护府不复存在,西域对中原王朝的归属中断。至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恢复都护府,但至建初元年(76年)又撤销;以后又两次复置,所以西域对东汉的归属不是延续的,所包括的地区也是不完整的。以后的三国魏、西晋、十六国、北朝、隋朝都有这样的情况,直到唐贞观十四年(640 年)设置安西都护府才重新恢复了对西域的完全统治。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在西域的疆域逐渐丧失,五代、北宋;辽、金都没有能够恢复。元帝国虽然疆域辽阔,但今新疆的一部分先后成为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领土。明初一度拥有今新疆东部,以后完全退出,所以新疆重新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要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才实现。  一个地区“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只反映历史,并不能说明现状。朝鲜半岛北部曾经是西汉、东汉、三国魏、西晋等中原王朝的郡县,是正式的行政区域;越南的北部从公元前2 世纪至公元10世纪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15世纪初整个越南曾是明朝的一个省;蒙古高原几度为中原王朝所管辖,也是清朝疆域的一部分;但它们先后脱离中国。难道我们能根据它们“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历史,而不承认它们已经独立的事实吗?唐努乌梁海与外蒙古的喀尔喀四部都是清朝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区,外蒙古“独立”后,唐努乌梁海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单方面宣布“接纳”唐努乌梁海地区加入苏联,在没有签订任何国际条约的情况下,攫取了中国这块领土。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国人已经完全不知道唐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历史事实了。  证明一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固然能使中国人拥有道义力量,却未必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根据。现行国际法对领土归属的判定,主要还是根据由目前往上回溯的一段时间,而不是抽象的“自古以来”,也不是越早越好。更何况国家之间解决领土争端,在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依照国际法,而是基于国家实力的较量,或着眼于实际利益的谈判。  北宋的沈括在与辽国使者谈判边界争端时,曾以历史归属为依据而取得对宋朝有利的结果,因而被传为美谈。据《宋史。沈括传》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当时辽国的萧禧出使宋朝,索取河东的黄嵬,他扬言必定要获得这块土地后才回国。沈括奉命参加谈判,他先去枢密院查阅档案,找到了以往谈判边界的资料,证明这一带是以古长城为界的,而萧禧所争的地方离古长城已有三十里。宋神宗命沈括画成地图,萧禧看了只好放弃原来的要求。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与辽方继续谈判。沈括根据数十卷档案中的资料,与辽方进行了六次谈判,辽方不得不撤回对黄嵬的领土要求,转而索取天池。但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就不难发现,当时宋辽双方处于对峙状态,都不想因为局部的领土之争而发动战争,所以沈括找到的“自古以来”的历史根据还能起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辽方虽然放弃了黄嵬,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以后的勘界谈判中宋朝还是损失了一些地方,所以对沈括的胜利不能夸大,更不能根据这个事例,将历史归属当作解决边界争端的关键。  我曾经问过外交部一位官员:“我国与外国的领土争端,有多少是根据历史归属解决的?历史资料在外交谈判中究竟起过多大作用?”他没有作肯定的回答,我相信实际上不会有成功的例子,因为政治家考虑更多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   不要再陶醉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不要再用模糊的大一统来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而应该面对21世纪的现实。

21

主题

9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vole868165 发表于 2009-9-19 23:44:44 | 只看该作者
2 越族与粤族,越国与粤国    越有狭广两义。    狭义指先秦时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的诸侯国,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本被视作“蛮夷”的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越国,有史记载共传8代,历160多年,向周朝贡,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赐以祚命,封为方伯。越国在灭强大的吴国后曾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越王勾践灭吴成为中国春秋“五霸”之一)。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越国已为楚国所灭,从此分散,诸族子争立,其部族首领有的称王,有的仍称越君,活动于江南沿海一带,均朝服于楚国。或说于楚威王七年(前333)为楚所灭;或说,终战国之世,虽为楚所削,但一直延续到秦统一六国,综合史料分析,此时统一的越国已经不存在,而且与中原文化的互动也减弱了,自甘苟居蛮荒之地,对国家的概念趋向模糊,实行部落制统治直至汉末孙吴渡江之后。    广义是对中国战国、秦、汉时期南方长江下游即“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沿海地区及其士著居民的泛称总称。越人分布的范围,有的说在江南,有的说自会稽至交趾,有的认为包括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地区,有的还认为应包括现在的中南半岛诸国。按较通行的研究意见,主要应在今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诸省、区和越南北部。    关于越人的来源,有的认为与楚有渊源关系,传说“与楚同姓”,都是“祝融之后”;有的认为是夏禹的后代,等等。随着考古学文化的发现越来越丰富,学者颇重视从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去探讨越人的来源。有的学者推断分布于中国东南和南方包含印纹陶的诸文化,其创造者应是越或百越的先人。文献记载商朝的蛮或荆蛮,大概也包括了古代越族。甲骨文中已有粤字,古时粤与越常通用,它与越族有何关系尚需研究,但商时越族或其先民在中国南方的散布,已有文献可证。    战国后期,除有百越名称外,还有“扬越”的名称。这一地区为《禹贡》所说的九州中的扬州之域,由于九州制只是当时学者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规划,其范围有说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因其居民“非一种”,“各有种姓”,或指一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变化的族体,据其语言、习俗和地域的差异,故又称“百越”或“越人”。战国时称百越,文献上亦作百粤、粤;又言其分布甚广,内部“各有种姓”,杂处于南方各地。故此词应是包括若干个民族的泛称,至今已难以完全分清。秦汉时,泛称中国南方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秦汉时越已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的部分,秦汉时的越人依当时的称谓亦可分为瓯闽(闽越)、南越、西瓯、雒越、东瓯(东海)几个地区的一些部族。其族称、住地和活动史迹、区别更加明显。东瓯在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继发展到广西及以南的交趾地区;西瓯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瓯闽(略当今浙、台、闽一带)源出先秦之越。    据说在春秋时曾成为中原诸侯霸主的越王国在战国后期为楚所“灭”,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继灭楚之后,降服了越君,以其地置会稽郡(今江苏苏州),北徙越民于乌程、余杭、黟、歙、芜湖、故障等地(今苏、皖、浙接壤地带),而谪徙中土之民以实之。次年,秦统一六国,随即派遣五路大军五十万人进行统一百越的战争。一军指向相传为勾践后裔的瓯闽地区的闽越王驺无诸和东海王驺摇,两王都被废黜为“君长”,以其地置闽中郡(今福建福州);四军指向南越、西瓯(今两广地区),开“新道”、凿“灵渠”以行军运粮,西瓯君译吁宋战死,在南越、西瓯设置南海郡(今广东广州)、桂林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大徙中原之民与百越杂处,共同开发珠江流域。但西瓯部分余众退据丛林继续抵抗,并曾挫败秦军,秦军统帅屠睢死于此役;同时,包括台、澎等沿海岛屿在内的“东海外越”也还未被征服。这些部分都形成了政治中心,因抗秦都与汉王朝有密切关系,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见陈胜、吴广起义),不少早已徙居淮北的越人参加了起义军,被废黜的地方部族首领无诸和摇也率领越人随着鄱君吴芮投入起义行列,在推翻秦王朝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汉初君长被封王候者很多。汉高帝五年(前202),汉王朝建立,以助刘灭项功,无诸复立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治今福建福州);惠帝三年(前192),“举高帝时越功”,摇也复立为东海王,都东瓯(治今浙江温州),时俗号为东瓯王。    南越(粤)王赵佗并不是越族人而原是河北真定的汉人,秦时为南海郡龙川令,后代行南海郡尉(秦时实行郡县制,郡有守负责行政,尉负责治安及军事),乘秦末之乱,乘机起兵割据,“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占有整个岭南3郡,建南粤国,与汉朝关系有时臣服,有时背叛。西瓯似未有统一的政治组织,处于部落分散状态,被秦征服后属桂林、象郡,后又被赵佗征服,成为南粤的一部分。    “骆越”一称,有人认为西瓯与骆越同族异名,有的认为是两个不同的部族。越族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罕见。    三国时期,在吴国统治区有山越,分布于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与汉族进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同化于汉族。隋唐时,山越还偶见于文献记载,宋以后,即不复出现。    此外,三国时在今福建北部有“安家之民”,在今台湾有“山夷”;隋时在台湾有“流求土人”,这些都是一部分越族的后裔。    越、百越这些族称在文献上消失,并不是这些古老民族的消失,而是发生了变化或被其他族称所代替。现在中国南方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民族,都与古代越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百越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文化特点。越语为粘着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族的语言相似。    百越的生活、风习也有特点,主要是:断发文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trusts5157 发表于 2009-9-20 00:23:49 | 只看该作者
3 高帝十一年,汉封赵佗为南粤王,都番禺(今广东广州)。十二年,立越裔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居揭阳(今广东揭阳)。这时,西瓯君长也“南面称王”。南徙雒越(今越南北部)的蜀王子也称安阳王。这种百越地方政权相对独立的局面,随着汉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而发生变化。吕后末(前180年前后),西瓯王、安阳王为赵佗所灭,在雒越设置交趾、九真两郡。文帝初(前179~前174),南海王反,汉击平之,徙其民至上淦(今江西新干)。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攻东瓯,东瓯请举国内徙,“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元鼎五年(前112),南越王反汉,次年汉出兵灭南越,以其地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并开珠崖、儋耳两郡。元封元年(前110),闽越反,汉出兵讨之,闽越诸将杀其王以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至此,百越各族全部置于汉王朝郡县统治下,完成了秦王朝未能完成的统一大业。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推动下,百越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明显的发展。有些地区的出土文物反映出:汉武帝以后的铁制工具显著增加,文化面貌上的民族特点逐渐减弱。部分百越族与汉族在共同的经济生产与贸易活动以及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瓯闽族与汉族混合的“山越”,在东汉末三国初(公元3世纪初)还很活跃,到南北朝后逐渐从历史上消失。    在另方面,岭南百越却长期留存。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交趾雒越征侧、征贰两妇人曾发动反汉斗争,“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延至建武十九年始克讨平。    西瓯,东汉称乌浒,人口众多,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曾招抚十余万,开置七县。魏晋以后,岭南百越有蜒、俚、僚、等名称,“随山洞而居”,分布很广,他们是今天壮侗语各族的先民。    秦汉时永昌郡西南(今云南省西南与老挝泰国缅甸接境地带)的掸国和滇越,珠崖、儋耳的“雒luò越”,也是百越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较原始,使用“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但也都为开发祖国边疆作出了贡献。    越南人口占多数的民族也称越人(Viets)。亦称“越南人”、“京人”。约占全国人口的90%,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越语,系属未定。由于长期受汉文化影响,越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其词汇的一半以上。至少早自公元1世纪开始,一直沿用汉文,13世纪出现“喃字”,系在汉字结构的基础上,按形声、会意、假借等方法构成的方块字,但字数不足,著书、行文仍需夹用汉字。19世纪40年代拉丁化拼音文字开始定型,80年代在越南政府倡导下逐步推广,又因为与中国交恶及倡导民族主义,现在年青一代已大多不识用汉字。但在邻近中国地区还有会说中国广西、云南方言的边民。大乘佛教自古在越人中影响较大,并在南方派生出和好教和高台教。另外有不少越人尊崇孔子,建有文庙,称儒教。天主教传入后,也有一定影响。由于近代受过法国殖民统治,因此在很多文化生活方面遗有影响。    越人系古代骆越人的后裔,先住越南北部,后逐渐南移,直至19世纪中叶始达南端。在其南迁途中不断混入其他民族成分。越人自公元初进入封建社会,主要从事农业,少数从事工业、手工业、林业、渔业和商业。村庄多按职业和宗教信仰不同组成。过去在越人中,父母包办婚姻、指腹为婚和小夫大妻现象比较普遍。后来,这种情况逐步改变。越人的人名,男子喜用文、廷、世、辉、维、友等字,女子喜用梦、丽、瑞等字。也有用仇人的名字给子女取名的,但忌用神灵、尊长的名字给子女取名。对长辈、有地位的人,说话要用敬词。越人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另有50多万越人分布在柬埔寨、泰国和老挝,近现代还有侨居、移居、避难欧美、澳洲、香港的。    现在的越南中北部,古为中国交阯(趾)之地。古籍中早有神农等三皇五帝南至交趾的传说。周时,有记载越裳氏重译来献。679年,中国唐朝曾于其地设“安南都护府”,故又称安南。还曾有大瞿越、大越、大虞等国号。1802年,阮朝的创建者嘉隆王阮福映请求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中国清廷不许,而封他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始此。1838年起又称大南。1945年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称今名。位于中南半岛东侧,北与中国云南、广西接壤,西和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邻南中国海,南濒暹罗湾。面积329556平方公里,人口5800万(1984),京族占89%以上。还有岱、傣、芒、侬、苗等60多个民族。    现代越南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其后代是南方的占人和摩依人。在越南北方和平、宁平、清化等省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和平文化。在谅山省北山等处发现更为进步的北山文化。约在公元前4世纪,原是中国百越人的一支雒越人占据红河中下游一带。形成部落联盟。原始公社崩溃,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据越南古史记载,最早出现的国家先后有文郎国和瓯雒国,但都带有神话、传说的性质。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张斌 发表于 2009-9-20 01:02:54 | 只看该作者
4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并从中原迁徙数十万人与当地越人杂处。秦末,南海郡尉任嚣死,龙川县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代为郡尉。秦亡,中原诸候纷起战乱不断,赵佗以避战祸为名断绝山道与内地分隔,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并在汉高帝四年(前203)自立为南粤武王,建都番禺(今广东广州)。赵佗改从越人装束、习俗,使汉越两族和睦相处,越人各部逐渐改变互相攻杀的陋习,也表示出他有从此割据一方之意。十一年,汉遣陆贾使南粤,册封赵佗为南粤王。双方开设关市,南粤则定期向汉朝进贡,暂时维持和平。吕后时,限制南粤关市,禁止向南粤输出铁器和母畜,引起赵佗不满,双方关系恶化。公元前207年,赵佗自称南粤武帝,发兵攻打长沙王国边邑。汉文帝即位后,为赵佗在其家乡的亲置守邑,封赠其兄弟,再次派陆贾出使南粤,说服赵佗撤去帝号。汉景帝时,赵佗遣使朝请,表示臣服,说自己称帝是“聊以自娱”,但在国中仍用帝号(这被后来的越南封建统治者也学会了)。于其地设置交趾、九真二郡。越南古史把南粤国列入王统,称赵佗为赵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这是为自己封建国家独立的合法性找一种依据,不过比起充称中国传说中的圣人胡公满的后代还可理解。武帝建元四年(前137),赵佗死,其孙赵胡为南粤王,遣太子赵婴齐到汉都长安宿卫。赵胡死,赵婴齐代立。赵婴齐死,太子赵兴继位,其母嫪(扌)氏是婴齐在长安时所娶邯郸人,未为婴齐妻时,即曾与霸陵人安国少季私通。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谕王、王太后入朝,赵兴年少,安国少季复与太后私通,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元鼎四年(前113),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赵兴以嫪氏意上书汉朝,请许与内地诸侯一样,三年一朝,废除边关。武帝允所请,颁赐南粤丞相和内史、中尉、太傅印,其余官署许由南粤自行设置;并废除南粤旧有的黥、劓刑,采用汉朝法律。    但在南粤拥有很大势力的越人丞相吕嘉反对南粤内属,武帝于翌年仅派自告奋勇的韩千秋率兵两千诏使,吕嘉便举兵反叛,杀死赵兴、太后嫪氏和汉使者(监视者),立赵婴齐与越女所生子建德为王,并击杀了韩千秋。武帝遂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十万人分五路出兵攻南粤,元鼎六年(前111)冬,汉平定了吕嘉之乱,废除南粤王国,在其地设置了南海(广东)、郁林、苍梧、合浦(广西)、儋耳、珠崖(海南岛)、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3郡在今越南境内。南越国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自此南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经历了长达1000多年的“郡县时代”或“北属时期”。    稍后,西汉政府在郡之上设交趾州,即包括此地。南北朝时天下大乱,大批中原士民又流寓交州,著名的如桓晔。晋、宋、齐、梁、陈因之,又为交趾郡。隋平陈,废郡置州;炀帝初,废州置郡。唐武德中,改交州总管府;纪元后七世纪时,唐政府在交州(交趾城)设置安南都护府。到了九世纪,又划为静海节度使。辖有八个州:武峨州、爱州、长州、囗(缺字)州、峰州、汤州、演州、陆州。    郡县时代(北属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典章制度与文化艺术不断传入越南,使当地居民濡染汉文化甚深,促进了越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约在1世纪中叶,越南已随中国统治进入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当地封建主的势力逐渐壮大,加之中国派去的官吏颇有些贪墨之徒,正所谓天高皇帝远,为所欲为,他们的压榨激起当地封建主和人民的不断反抗。先后爆发的起义为越南自主封建国家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交州处于中国国土的最南端,像勺柄一样伸入蛮荒,所以不断受到蛮族的渗透和攻击。但中国一直保持主权,虽有大分裂时代,交州仍然完整如故,实因土著人民尚未达到较高发展阶段而团结起来追求民族独立。唐末,割据之风也传到越南。随着各藩镇纷纷独立,梁贞明中,土豪曲承美专有其地,送款于末帝,因授承美节钺。刘陟遣将李知顺伐承美,执之,乃并有其地,交州属于建都兴王府(广东广州)的南汉政权。    从905年开始,在大约半个多世纪当中,安南地区(在今越南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先后出现曲承裕、杨廷艺、矫公羡、吴权、丁部领五姓十二个大封建主割地称雄,互相混战的内乱局面。其间吴权曾于939年称王,他死后各地封建主连年混战,史称“十二使君之乱”。945年吴权去世,杨三哥篡夺其长子吴昌岌的王位,950年吴权次子吴昌文从杨三哥手中夺回王位,至965年静海(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节度使吴昌文战死后,南汉那时已败坏不堪,不能顾及。十二使君之乱愈演愈烈。十二使君及其割据的地区如下:①陈览,自称陈明公,据江布口(今太平市);②矫公罕:称矫三制,据峰州(今白鹤县);③阮宽,称阮太平,据阮家湾(在今永福省安乐县永姥社尚有古城遗址),一说据三带(水祥府);④吴日庆,称吴览公,据唐林(今河静地区),一说据胶水(今南定省春长县);⑤李奎,称李朗公,据超类(今北宁省顺城县);⑥阮守捷,称阮令公,据仙游(今北宁省仙游县);⑦吕唐,称吕佐公,据细江(今北宁省文江县);⑧阮超,称阮右公,据西扶烈(今为河东省青池县西扶烈社);⑨矫顺,称矫令公,据回湖(今富寿省锦溪县);⑩范白虎,称范防遏,据藤州(在今兴安省金洞县赤藤社有其祠堂);⑾吴昌炽,称吴使君,据平桥(在今清化省农贡县贻灵尚有其古城遗址);⑿杜景硕,称杜景公,据杜洞(在今河东省清威县保陀乡有使君城故址,一说杜洞江即锐江)。十二使君的名称及割据地区,各书记载不一,估计出名不出名的势力远不止此。封建主间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和安定。967年,陈明公部将丁部领顺应这种形势,削平十二使君,称大胜王,命他的儿子丁琏当静海节度使。并于968年建立了大瞿越国,是为越南自主封建国家立国之始。    971年,宋征服南汉,却没有乘胜南下收复交趾。二年后,丁琏(丁部领?)以藩属身分,向中国进贡,请求册封。宋朝正受北面强敌威胁,只求表面平静,就封其为交趾郡王,“视为列藩”。实际上王国在中国批准之下,合法成立。但直到1174年南宋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这个封建国家才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承认。越南立国后,仍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保持“藩属关系”。丁朝(968~980)和取代它的前黎朝(980~1009)处于越南自主封建国家的草创阶段,为时较短。

19

主题

10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赵海成 发表于 2009-9-20 01:41:59 | 只看该作者
5 979年,因丁朝国王丁部领及其子丁琏被杀,嗣君丁璇年仅6岁,丁朝军队的最高长官十道将军黎桓(LeHoan,?~1005)遂篡夺大权,自称副王,并击败丁朝旧臣阮訇等的反抗,巩固其地位。黎桓以“主上年幼不能御外侮”为由,乘机称帝自立,改元天福,仍都华闾。980年,中国太宗闻丁朝国王被弑,怒,举兵“吊伐”。中国派邕州(广西南宁)转运使侯仁宝出兵,明年(981),黎桓用诈降计把侯仁宝杀掉,宋军大败而回。983年,黎桓向中国进贡谢罪,并呈上丁璇同意让位的奏章,请求册封。中国宋政府最初还不允许,僵持了三年,到九八六年,对既成事实既无力予以改变,只好同意,于是册封黎桓当静海节度使,封京兆郡侯,继而至993年封其为交趾郡王,997年又加封其为南平王,等于承认黎氏政权。    黎桓对内实行军事统治,严刑峻法。开凿运河,发展经济。分封其十一子为王,镇守各地,以巩固统治。1002年改全国十道为路、州、府。但因诸王间的内争和地方豪右、山区酋长的反叛频起,农民起义与少数民族的反抗不断爆发,国势不稳,黎桓进行残酷镇压,率军平定少数民族芒人河蛮洞(清化石城县)等四十九洞,并剿平各地。    1005年,黎桓逝世,立中子龙钺。龙钺兄龙全劫库财而遁,其弟龙廷杀龙钺自立。1010年,大臣李公蕴发动政变,杀掉黎龙廷,自己即位,前黎朝遂亡。李太祖(公蕴)定都升龙(今河内),定国号为大越,请求中国册封。真宗曰:“黎桓不义而得,公蕴尤而效之,甚可恶也。”然中国不再为他们计较是非了,就册封李公蕴当交趾郡王。大越国,中国封建统治者一直称之为“安南”,有视其为己出之意,似并不符实,因为朝鲜与中国关系更亲密,也自称东人,却未称安东。李太祖仿效宋朝制度制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在政权建设方面多所建树。1042年编成越南第1部成文法──《刑书》。其子德政发兵取占城,趁北宋王朝的南部边疆松弛之机,强占属广南西路邕管羁縻州的广源州,掠夺人口,榨取财物。壮族人侬智高起兵反抗,在傥犹州(今广西靖西县东部)建立了“大历国”,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镇压。侬智高曾多次要求归附北宋,北宋王朝为了避免南方疆场生事,置之不理。侬智高进而在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境)建立了“南天国”。皇祐四年(1052),率众攻占邕州城(今广西南宁市),自称“仁惠皇帝”,改国号为“大南国”,年号启历。接着,挥师沿郁江东下。在10多天之内,连克沿江9个州,进抵广州城下。侬智高的军队也由5000人迅速壮大为50000人。围广州城57日,不下。北宋王朝调遣大军围剿,侬智高率师转回广西,为宋大将狄青败于昆仑关归仁铺。德政率兵二万由水路欲入助王师,朝廷优其赐而却其兵。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huamin 发表于 2009-9-20 02:21:04 | 只看该作者
6  占人故地原是汉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公元192年(一说137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名逵(汉字史书亦作达或连,当为误写,又称释利摩罗),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从占人古俗,贵女贱男。自接受印度文化后,王位由嫡子继承。太子继承之前,须由大人会议认可。王权以伞为表征。国王独揽大权,并常以其兄弟为副王,或以其弟为次王。王死有殉葬之俗。国王通过官僚机构进行统治。占城分为南、中、北三区。南区林邑兴起之时,国势殊盛。释利摩罗及其后历代君主,力图向北扩张,同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不时向中国朝贡,进行贸易。331年,范文杀君自立。他和他的儿子范佛武功颇盛,常侵犯日南,九真两郡。公元5世纪初,国王范相迈大举北犯。446年,中国南朝的宋文帝派檀和之讨伐,曾攻陷其首都。环王国一度是向中国唐朝贡珍奇财宝最多的东南亚国家。10世纪中叶,占城势衰,已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宋时数次求援,族人也有逃至中国。982年,黎桓亲征占城,攻陷王都,掠回金银财宝和百余名宫女,迫使占城称臣纳贡。占城被迫把王都迁到佛逝。从1044~1312年占城王都又数次遭到越南军队的劫掠。1069年,李圣宗(佛玛,又名日燇)亲征占城,以李常杰为先锋,攻陷占城王都,迫使占城割让北部地哩、布政、麻令三州之地,把越南领土向南扩张到今广平和广治北部地区。    李氏王朝对中国进贡不绝,但这并不能避免边境冲突,李朝的统治者又趁中国宋朝与辽、西夏发生战争无力南顾之机,不断侵犯中国边疆和蚕食中国领土。中国一直忍让,因为交州山路险僻,多潦雾瘴毒之气,虽得其地,恐不能守也。最严重的一次侵略发生于1075年底至1076年初,李仁宗李乾德(李公蕴的孙儿,曾称圣王太子,在位五十五年之久)派李常杰、宗亶等人领兵10万,大举入侵中国两广一带,攻陷钦州(今宁山)、廉州(今合浦)和邕州(今南宁)等地,侵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因邕州地方官苏缄率众顽强抵抗,李常杰率军残酷屠城,居民被杀者“凡五万八千余人”连同钦廉二州“死者几十余万人”,并“俘三州人而还”,据史载中国也有骚扰的举动-不过不是中央指派的而是地方某些恶豪所私为。    1076年,宋讨伐军入越,进至富良江(今红河),与其首都升龙仅一江之隔。中国派遣郭逵当元帅,赵卨当副元帅,在壮族人民协助下,出军反击,在升龙城富良江畔决战,越军大败,被斩首数千人,皇太子李洪真也包括在内。李乾德恐慌,派遣大臣奉上降书。赵卨极力主张进入距离只有十数公里的交趾城,彻底收回交趾。可是郭逵胆小如鼠,受降而退。1079年宋军撤出越南。无能的宋朝不断地把一些地方应越南国王的要求赐给以求太平。1104年,李常杰再次进攻占城。李常杰官拜辅国太傅,遥授诸镇节度、辅国上将军、开国公、辅国太尉等衔;1105年死后,追赠入内殿都知检校太尉,平章军国重事,越国公,食邑万户。    从此三百年间,两国和平相处。交趾王国倒也采用事奉大国政策,对中国的恭顺程度,较之高丽王国,似乎有过之无不及。唯一不同的是,很长一段时期,交趾也曾是中国领土。    越南的佛教可能早在中国尚未普及到江东时即由天竺传入,丁朝、前黎朝都信佛,而李太祖由赞毗尼多流支禅宗派第十二代名僧万行抚养成人,此时中国宋朝崇道抑佛,而李朝崇尚佛教禅宗,喜作禅诗。    绍兴二年,乾德卒。赠侍中,追封南越王。子阳焕嗣,八年,阳焕卒,子天祚嗣。李朝末年,朝纲混乱,天灾不断,起义迭起。李氏传八世至昊旵(chǎn)无男嗣,1225年李朝女主昭圣被迫让位于其夫陈日煚,建立陈朝(1225~1440),进一步整顿和完善了李朝各种制度,国势蒸蒸日上。名将陈国峻(“兴道大王”)率领陈朝军民先后3次击败了元蒙军队的入侵(1257、1285、1287),捍卫了国家的独立,除对中国自称王国外,对内和对其他国家,都称大越帝国。 7 以上粗略地介绍了越南脱离中国直接统治的过程,它太漫长了,有人至今无法理解为何经过长达1000多年的“郡县时代”竟然还不能牢固统治这块土地。  有朋友问我为何对越南历史这么感兴趣,其实我对中国的古今少数民族都感兴趣,因为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有的在某个时期甚至扮演过不逊于汉族的角色。汉族也是在大约隋唐以后才大致定型,论血统已不知吸收了多少华夏以外的成分,论文化也是在不断学习外族的。我曾经生活在多个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耳染目睹民族间人为的隔阂与冷漠。  土地是死的,没有自己的意志,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客气地说,中原历朝历代虽然把很多民族同化掉,却从来就没有使越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