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69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走出“王朝体系”的民族史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飞翔的火焰 发表于 2009-9-20 00:0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民族史学著作的撰写具有相当的难度。首先是史料不足。中国传统典籍对于周边民族的记述甚为简约,对于一些民族的情况犹如蜻蜓点水似的寥寥数语,使人无法知晓其概貌,更别说具体细节了。这一点为学界所共知。其次便是体例问题:如何打破王朝体系的写法,从中国民族发展的自身特点和规律的视野来阐述中国民族的发展、演变。要做到这一点难而又难,一些通史性质的民族史学著作试图挣脱束缚,但没有走几步又回到老路上。正因为如此,有人戏称:谁若是能够真正走出“王朝体系”的阴影,谁就应该申请专利。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症结在哪里?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周边民族分别作传,而不是把所有民族进行总的概括和论述。这自有道理,因为只有专史研究得深,才能拿出十分令人满意的民族通史著作来。同样,想要打破中国民族史的王朝体系,也必须弄清楚中国民族内在的发展脉络。在中国农耕与游牧文化二元对峙与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周边民族是否也随着中原农耕文明的音符而翩翩起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将周边民族一个个抓来做全面的解剖,观其五脏六腑,方能知其所以然。在这一学术背景下来看《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才更容易发现它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首批推出10部著作:马长寿先生的《北狄与匈奴》、《氐与羌》、《乌桓与鲜卑》、《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落》、《突厥人与突厥汗国》;周伟洲先生的《敕勒与柔然》、《南凉与西秦》、《汉赵国史》、《吐谷浑史》、《唐代党项》等。这些著作出版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今日再读,不难发现它们明显的特点:第一是资料详尽、文风朴实。做民族史的难点之一即是资料的匮乏,因此民族史家搜罗资料的范围应该更大一些,不仅要在汉文典籍中搜寻需要的蛛丝马迹,而且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这样说,考古学与语言学构成了民族学研究的两翼。这些著作要么从有限的汉文史料去重构某一民族的发展脉络;要么在新资料上下工夫,如马长寿的《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落》就被认为是利用文物考古资料来研究少数民族的典范之作。第二是薪尽火传、自成一体。这套丛书是马长寿先生的一个宏愿,他计划按古代北方民族出现的先后顺序写一套北方民族研究丛书,但由于病魔缠身而未能实现夙愿。马先生曾经在病榻上讲:“我的研究计划是无法完成了。如果老天再让我多活五年,我拼命也要把几十本书写完。就是不行,让我把《吐蕃史》写完,也可以瞑目了。”令人欣慰的是,马长寿先生的高足周伟洲先生继续着马先生未完成的事业。据笔者所知,周伟洲先生的一些弟子也开始加入到这一工程中来,有人以族别史或者十六国时期的国别史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系列著作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标志着中国民族史苑中一个学派的形成。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始讨论的问题上,由于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尚有许多盲区和薄弱的环节,若要真正有所突破,恐怕还需要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马长寿、周伟洲师大出版社链接:中国的民族史研究 中国民族史的祖师应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他在《史记》中给周边民族留有一席之地:对大宛、匈奴、西南诸夷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这种做法不仅得到后世史家的认可,而且为封建史家们长期效仿。进入近代以来,一些鸿儒贤达开始认真考虑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如梁启超的《中国历史民族之研究》等文章开辟了从宏观角度来观察中国民族历程的先河,给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后,王桐龄、吕思勉和林惠祥各自编写的《中国民族史》基本反映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又涌现出一大批在史料收集和观点创见上颇有见树的著作,如王锺翰的《中国民族史》,江应樑的《中国民族史》以及四川民族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断代民族史等等。这些民族史学著作在史料的收集、观点的创见等方面均有建树,是研究、学习中国民族史的必读物。本文转自: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3305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