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学生李强今年春节前深入太行山区实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一份名为《乡村八记》的调查报告。温家宝总理在看过《乡村八记》后,在复信中写道:“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 李强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值得赞许,可笔者注意到,他其实是一个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为什么《乡村八记》没有出自一名农民大学生之手?不可否认,不少农村大学生也在关注当下农村,也作过一些调查,但这些调查相对庞大的农村大学生的数量而言,实在是太少了。 许多农村学子对家乡、对农村的“熟视无睹”,反映了长期以来城市农村二元分治下人们的真实心态。农村在很多城市人眼中代表着贫穷与愚昧,而农村的父母也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长大了做“城里人”。农村大学生作为农村的精英,比起同龄的伙伴们更有可能幸运地完成从“乡下人”到“城里人”的跨越,从而彻底摆脱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虽然他们根在农村,心却早已远离了那片养育他的黄土地。 中国农民缺少其应有的话语权,是三农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话语权的缺失又进一步造成了农民的弱势,以致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农村的大学生作为农村中同龄人的佼佼者,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理应在改变农民、农村“弱势地位”的道路中承担多一份责任,为三农问题鼓与呼,为父老乡亲们谋福利。 “自助者天助”,农村仅仅依靠少数热心的学者为之奔走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连大山里优秀的儿女们都抛弃了那片黄土地,远离了家乡父老,不仅是农村的不幸,更是国家的悲哀。李声宇(江西学生)<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