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左拐一百米,十字路口向北,在繁华大街的角落,有一家不大起眼的烩菜馆。尽管饭馆狭小拥挤,装修简陋,然而每到用餐时间,总会被挤得满满的,晚来的食客只有排队等候,等不及的只能另觅他家。这里也算是城市的一个特色饭馆吧 小店的招牌菜当然就是烩菜——五寨黑肉烩菜。不知何时起,这道家常菜肴竟也成为饭馆里的特色了,而食客大多也是冲着这个来的,因此来店里点得最多的便也是这道菜。找个犄角旮旯坐下,叫一份凉拼,一份烩菜,一份炸土豆条,再来两瓶小竹叶青,不一会儿,一桌道地的山西饭立马堆到眼前。这桌子饭菜,如果出了山西,恐怕不会再轻易见得到的 就像太原的过油肉进了北京城,被活生生加进海参一样,进了太原的五寨烩菜,与那记忆中的晋西北风味有了些许变化。在晋西北,人们习惯上把猪的瘦肉部分说成是黑(he,喝音)肉,并非指肉的颜色,为了保持特色,端到太原的饭店里也就延续了这个称谓。烩菜馆的黑肉不再是印象里经过事先烧制好的瘦肉,却像是现炒后炖出来似的,尽管豆角、海带、粉条、土豆一样也不少,可味道却不尽如人意,终是缺了些原汁原味的回香舒适。原本也是,这烩菜应该由大锅里盛出,用碗举着吃的,却被装进这精致玲珑的小盘里,第一感觉便已经大打了折扣 早些年前,五寨县三岔镇的黑肉烩菜就已经小有名气。三岔算是个小小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过路的司机们,都会在三岔停一下吃顿饭,垫垫肚子,而烩菜则是最实惠最可口的食物,怕就是那个时候烩菜的大名开始传开来的吧,个人猜想。从前出差偶有路过,总会被当地的朋友拉去,在简陋小店里安坐下来,尝尝这道道地地的黑肉烩菜,直教人吃得浑身热热乎乎舒舒服服 五寨岢岚盛产土豆,据说八十年代就开始出口国外。这里产的土豆个头大,一个土豆快有两只拳头般大小,能炒出一大盘子土豆丝来。山西人喜欢土豆,管土豆叫山药蛋,大概是认为,土豆是这片黄土地里的蛋吧。土豆曾经成为山西人的象征,淳朴本分,实实在在,不是早些年管赵树理等山西籍的老作家们也叫山药蛋派么。晋西北的土豆好,淀粉多,煮出来口感有些沙沙的绵软,所以这里的土豆粉粉条也就好,筋道滑溜顺口(现在五寨粉皮也成为产业,作为特产,出现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晋西北人吃胡麻油,夏季来临时,漫山遍野淡蓝色的胡麻花,待秋季成熟结籽后,人们把收割成垛的胡麻全都堆到场上晾晒,把晒干脱籽后的胡麻籽拿去榨油。曾去过油坊,在远离油坊几十米的地方就弥漫着胡油的香气,进到坊中,那香气会立刻灌入肺中,直让人放弃一切味觉的抵抗。有了这些材料,再把事先烧好的红肉,当地的卤水豆腐,各味调料,烩在一起满满地炖上一大锅,直到满屋香气扑鼻,教人胃口大开。吃烩菜不讲究,一人盛上一大碗,或蹲或站就着主食唏哩胡噜风卷残云般全埋进了五脏庙里。不像江南小炒般细致,也没有各大菜系般排场,朴素的烩菜就是这样,让人舒舒坦坦,让胃无比舒适安详 没有去过内蒙,但听说那长城之隔的地界也有相同的菜肴,大底是晋蒙两地气候风俗甚至血缘都很相近的缘故。烩菜这种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家常菜肴,遍布全国,材料随意,制法也随意,类似于东北的乱炖、北京的折箩,江西的朋友告诉我,在他们那里这叫一锅煮,有沿海地区的人们把各种海味也烩在一起。在咱山西,更是家家户户冬季必不可少的菜肴,方便省事,吃的舒服 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曾经在一个小县城里,有家小店,招牌菜是自制的熬鱼,听着挺新鲜,不知与别处的熬鱼有何区别,等店主把好大一个盘子端上桌来,说是盘子,实则是薄铁皮制的托盘,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凑过头去辨认,竟然是排骨、土豆、粉条、豆腐、白菜,再加上两条鲤鱼,在一口锅里用肉汤熬出,香气袭人,下箸品尝,竟然味美无比,这创意实在是高明啊。还有一次出差路过五台山脚下时,已是晌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找个地方解决一下肚子问题,听当地的朋友说不远处路边有家饭店,于是就赶了过去,问老板点菜,竟然没有菜单,饭店只有两道菜,一道是现拌的凉菜,一道是大骨头炖土豆,也罢,老板大概算了下这些人的食量,下厨去了,而我们这些人只能干等着,屋外是蓝天碧野青山凉风阵阵,屋里是一群倒霉汉子饥肠辘辘,等啊等,也不知熬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把土豆炖骨头端上来了,好家伙,竟然是用一个大脸盆装的,里面满满地盛着大骨头和小拳头般的完整带皮土豆,也不知道是当时饿疯了还是这菜实在好吃,反正一群人狼吞虎咽把一大盆菜打扫的干干净净,至今回味起来,还有些许不舍 喜欢乡野菜肴,喜欢这些土气朴实的饭菜,多半的原因,大概是我长了一个山西人的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