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3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话传说]山东沂源--七夕的故事

[复制链接]

22

主题

9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2008 发表于 2009-9-18 17:0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正宗、最正版的七夕节“牛郎织女”故事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传遍天下,家喻户晓。出在哪里,却几乎无人知道。原来出在今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请听以下故事。      织女生在天宫十分寂寞,且法度森严。特别是没有婚姻自由,一切服从玉帝与王母。天蓬元帅因寻花问柳,被王母娘娘发现,奏明玉皇,贬下天庭,正好落到高老庄一个猪圈里,托生了猪八戒,长得丑陋无比,这是惩罚。保唐僧西天取经,还是花心不改,常常闹出点麻烦。      玉皇贬了天蓬元帅,又换上一位。不料这一任仍追求爱情,看上了玉帝的七女儿。七女长得最俊俏、聪慧,终日织云锦,叫织女。织女见天蓬元帅长得好,人又忠厚,开始两人眉来眼去,后来就寻机到在一起。爱慕之情,越来越深。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长,被王母发现。王母大怒,急忙奏明圣上。玉皇又把他贬下天庭,叫他到人间受苦。正好落到一姓孙的牛栏里,托生了个放牛小子,大名叫孙守义,人称“牛郎”。      孙守义从小父母双亡,跟哥嫂过日子,受尽了人间之苦。哥哥孙守仁惧内。嫂子娄氏虐待小叔子,不给吃饱,还时常打骂。守义才四五岁,就被逼上山割草。因不会割,常把手割破,鲜血直流。嫂子不但不管,还骂他:“吃瞎了饭,无用的东西!”后又让他放牛。守义为躲避嫂子打骂,吃了饭就赶快牵着牛离开家。他过了河,把牛放饱了,喝足了水,就到半山腰间一避风处歇息,天天如此。从此,此处叫“东牛栏”(在现织女洞东二里处)。村里人都叫孙守义“牛郎”,他的大名人们几乎都忘了。      牛郎与老牛好象是同命相怜。到了耕地季节,哥哥使牛耕地,嫂子嫌耕得慢,叫哥哥狠狠打牛,把牛打得“哞儿,哞儿”直叫;牛郎可怜老牛,偷偷掉泪。到了夜晚,牛郎抱来好草,但没有料。牛郎就把嫂子给的饭自己不吃,拌在牛草里。老牛看见,感动得流下两行热泪。牛郎看着老牛吃饱了,喝足了,就偎依在老牛身上,慢慢睡去。特别是到了冬天,牛郎衣服单薄,牛棚不挡风雪,晚上他俩就这样互相偎依取暖,相依为命!      过了一年又一年,老牛拉不动犁了。一天夜里,牛郎偎依着老牛做了一个梦,老牛对他说:“我快死了。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和角藏到东牛栏东边的石缝里,把我的身子深深埋在东牛栏,你要守我一百天。以后你遇难时,在我坟前烧上一柱香,我就会救你……”这时,牛郎忽然醒来,梦中已是泪流满面。再看老牛,已经断气了!牛郎大哭不止。到天明,请乡亲们帮忙,按照老牛梦中的遗嘱进行办理。随后,牛郎为老牛守坟一百天。      老牛死后,牛郎思念老牛,成天默默无语。嫂子见状,更生气了,恨不得马上把牛郎赶出家门!      自从天蓬元帅被贬离开天庭,王母派人把织女看管起来,不准外出。织女从此无心织云锦,茶不思,饭不想,思念恋人日夜不眠,日渐消瘦。姊妹们看了无不可怜。一日,姊妹们让三姐设法将看守门将引开。织女趁机来到南天门,把着门缝望人间一看,只见牛郎正在受苦,一时心如刀绞。回来大哭不止。姊妹见状更是可怜,但无法解脱。织女决心誓死与牛郎结合,不愿在天上受寂寞。在姊妹的帮助下,终于背着母亲下凡人间。      一日,牛郎下地干活,扛着镢头低头前行。走到野外大槐树下,忽然被一女子挡住去路;牛郎躲开前行,又被女子挡住。牛郎抬头一看,是一位姑娘。虽见姑娘如花似玉,但男女授受不亲,又躲开前行,依然被阻。逼着哑巴开口了:“这位大姐,为何拦我去路?”姑娘答道:“丈夫!有明人指点,我命中注定与你为妻。”牛郎说:“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我在荒郊野外,怎好成亲?”那女子指着老槐树说:“你看,他就是媒人。”果然老槐树开口讲话:“哈哈,老夫就是大媒,今天特来主持婚礼!”牛郎想:老槐树都显灵了,这是天意,就同意了。随即折了三根黄草棒插地为香,二人就在老槐树下拜天地,成了亲。      牛郎想:我夫妻如果回家,嫂子肯定不容。于是,夫妻一齐来到东牛栏,搭起茅屋。从此,男耕女织,夫妻恩爱,过起了幸福生活。因妻子会纺线、织布,人们都叫她“织女”。不觉三年过去,织女生下一男一女,十分可爱。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天宫中王母娘娘寻查来到织女住处,发现织女下凡人间。王母大怒,立即奏明玉皇,派天兵天将下界捉拿织女回天庭。      正是七月七日,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在雷鸣电闪中,天空出现了天兵天将,一个个明盔亮甲,手持利刃。只听得天空中喊道:“织女听旨:王母娘娘命你即刻返回天庭,不得有误!”闪电中两位天将来到茅屋,将织女架起,一声雷鸣,升上天空。两个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着。牛郎那能拦得住,急得在地上直转圈。    

12

主题

9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gurney4911 发表于 2009-9-18 20:24:27 | 只看该作者
  这时,牛郎忽然想起老牛的话,立即在老牛坟前烧起一柱香,喊道:“老牛呀,快来救我!”忽听坟中说话:“牛郎呀,快穿上牛皮,戴上牛角,挑上孩子去追赶织女吧!”牛郎立即取出牛皮、牛角,穿戴起来,挑上两个孩子。忽然两脚生风,腾空而起,向着织女飞快赶去。织女哪能舍得孩子和丈夫,呼喊着拼命往回拽,所以跑得不快。牛郎心急,跑得最快,很快就撵上了。他想,只要抓住织女,豁上命也要把她拽回来!二人的手还差二指距离就要拉住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王母发现,她从头上拔下金簪,从二人中间“哧啦”划过,立即出现了一道天河,波浪滔天,把二人隔在河两岸。夫妻无论怎样喊叫,孩子哭哑了嗓子,也无济于事了!牛郎只得回到茅棚,天天以泪洗面,养育两个孩子长大成人。      织女回到天上,王母也拿她没办法,但看得更紧了。又过了几年,见织女未再生事端,便慢慢放松了看管。海可枯,石可烂,织女回人间的念头不改变!她先选择了在东牛栏以西的洞中居住。得知张道通等在洞内炼丹,便托梦道通迁出洞去。      又是七月七日,在众姐妹的帮助下,织女来到山洞。这时,牛郎已在河东居住。不料这里也有一条河是天河降落,与天河上下相对应,并与天河同功,依然隔开了牛郎与织女。      山中百鸟听得织女到来,都来欢迎,祝贺。又见被大河相隔,夫妻不得相会,百鸟便在大河上空集结。各种鸟儿越集越多,遮天蔽日。鸟儿你咬着我的尾巴,我咬着你的翅膀,搭起了象彩虹一样的“鹊桥”。牛郎从河东家门口,织女从河西洞口,一起走到鹊桥中间,夫妻终于相会。      从此,织女常住洞中,永留人间。过往行人时而听得洞中“扎扎”机杼之声,那是织女在织布。因此,织女洞前香火旺盛,特别是常常为民众解脱不顺的婚姻。      后来,每年的七月七日日落时分,山中百鸟都来搭起鹊桥,供牛郎与织女相会,称“七夕相会”。一年一度,直至如今。      当时,山中的鸟儿、兽儿都盼着把这条河移开,好让牛郎、织女经常相会。时间长了,“移河”便成了这条河的名字。可没想到的是:有了“移河”这个名字后,河不但没有移走,反而常常泛滥成灾,危害百姓。      后来,人们将“移”改为“沂”。人们想:滔滔河水只有一“斤”了,就不会泛滥成灾了。果然从那以后,沂河不但没有泛滥成灾,反而生长了许多鱼虾,供人们食用;清清的河水,人们洗衣、洗澡,灌溉庄稼、果菜,河两岸年年大丰收,人民安居乐业……沂河成为一条“益河”,千秋万代为民造福。      再说张道通等三人迁出洞后,开始四处化缘,先修织女洞。洞中正面塑王母娘娘等众神像;在北墙阁楼上塑织女金身,面向东,透过天窗隔河俯视,与牛郎相望。      织女的梳妆台上方有一面铜镜,太阳升起时,阳光正好通过天窗射到铜镜上,再折射到织女的金身上。这时,七彩之光照亮全洞所有空间,洞内光彩绚丽,十分灿烂!(可惜是 1939 年 4 月 23 日,日寇“扫荡”织女洞时,把铜镜抢走。传说这件国宝现存日本国家博物馆。)      为迎接织女到来,在织女洞向南一广阔山坳处修建规模宏大的“迎仙观”。织女乃大贤之女,故称其山为“大贤山”。织女洞东不远,有织女洗澡的“织女池”,大小约 1.5 米见方(现已废弃)。傍边有织女“坐石”,石上两个窝,不大不小正好放开腚棰儿,坐着很舒服。织女为解烦闷,邀一民女为伴,姊妹相称。二人非常亲密,形影不离,常到山上“双泉”边玩耍。自此,双泉改名为“姊妹泉”。      后来,牛郎也成了神。此处道人张道通在河东修起了“牛郎庙”,与织女终日隔河相望,一齐为民众做好事。为纪念牛郎,此庄称为“牛郎官庄”。      说起“七月七”,可是有讲究:天体不停运行,通过测定,每当七月七日,天上的天河与地上的沂河正好上下对应;而天上的“双星”(即牛郎星、织女星)与地上的牛郎庙、织女洞也正好上下对应。所以,牛郎与织女就出在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境内,是天经地义。“天下独有织女洞”,唯此而已。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cdy 发表于 2009-9-18 23:39:52 | 只看该作者
  天下独有织女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