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的历史。经过漫长岁月的不断摸索、积累和创新,创造了丰富的稻作文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主要是: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生产结构,包括水田的开辟和整治,依赖于水稻耕作的副业生产,为水稻提供水源的森林,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由稻作农耕而形成的文物古迹,如新石器时代的大石铲,古老的灌溉系统,铜鼓,花山崖壁画;与水稻种植密切相关的民风民俗,如饮食、节日、宗教祭祀、人生礼仪等;口头传承文化,如相应的民族语言和文学艺术,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血汗的结晶,弥足珍贵,在当今的社会上中,依然发挥其相应的功能,甚至是重要的功能。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现代化的浪潮里,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正受到严重的威胁,而它们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保护,在开发中又不使之遭受破坏,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键词:稻作文化保护利用者: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亿人口,有一半以上的人的餐桌上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而且由于口感好,这个数字还有扩大之势。关于中国的这项发明,其作用和意义与四大发明任何一项相比都不逊色。正因为如此,我在一次全国民族科技史学术会上提出水稻人工栽培应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国人(具体说是当今江南汉族和壮侗语族诸族的共同祖先越人)发明水稻人工栽培,证据很多,从记载上看,《说文》说:“秏,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秏。’秏,呼到切。”空桑之子伊尹辅助商汤取得天下,荣任商朝首任宰相,尹就是宰相,时为公元前16世纪,距今3600多年。秏念是古越人对稻米的称呼,用到现在。《说文》虽然是汉代字典,当时一定有先秦典籍为据。《说文》里还有糇(,米,米饭)、稴(,籼稻)、稬(,糯稻)、秜(,儿童,意为野生稻)等字,都是越语,说明壮侗语族各族在分化以前很早就种植水稻了。不过最过硬的是考古,现将有人工栽培稻考古成果的主要遗址排列如下:2),意为首领,头领,官;Laux(la:u4)是大的意思,都老即大首领,大官,大头人。故“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明史·刘显传))“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续资治通鉴长编》)《唐书·南蛮传》说,东谢蛮“赏有功者以牛马铜鼓。”东谢蛮即贵州布依族、仡佬族的祖先。不过这种功能随着奴隶制的终结而结束了,只有祭祀、娱乐功能延续至今。唐温庭筠诗《河渎神》:“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唐许浑诗《送客南归有怀》“瓦樽留海客,铜鼓赛江神。”《湖南通志》引王阮亭诗:“铜鼓蛮歌争日上,竹林深处拜竹王。”竹王不就是布依族等民族的祖先吗?清嘉庆《续黔书》黔中曲十三首之一:“斗大山城景物熙,雨风风雨竹王祠。迎神一曲鸣铜鼓,窨酒满斟倒接罹。”到现在依然这样,瑶族盘王节和壮族蛙婆节一打就是几十面上百面,地动山摇,壮观极了。今年四月广西田阳敢壮山公祭人文始祖布洛陀,几十面铜鼓把气氛推向高潮。敲击铜鼓祭神,重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收成好了六畜才能兴旺;仓实栏满人丁才能健康平安,都有连带关系。这一目的在壮族铸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面上的青蛙立雕表现得最明显,蛙立雕身上布满了稻穗纹,直接把人们的意念表现在上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