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次经历过浙中南抗日战争的清代古铜锣一面,直径大概40cm左右.转让价:36万人民币望各位收藏人士,乐队,演出单位及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联系洽谈.有意联系:zjgov@hotmail.comQQ:894439088. 40cm大锣是铜锣类乐器当中体积较大的一种,直径在30厘米到50厘米不等。它的特点是发音宽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余音比较长;在大型乐队中,大锣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和增强节奏的作用,而在戏剧中则用以增强气氛和突出人物性格等。 锣由锣体、锣架(锣绳)、锣棰三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用“响铜”制成,故也有“响器”之称。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 动发音。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 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无脐或突起成半圆的球状,这些都构成了 锣的主要特征。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在锣边一侧钻有 两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 锣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锣在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大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该帖子由作者于2007年11月18日 23:29:43最后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