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6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思想文化体系刍议

[复制链接]

24

主题

11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oaths75256 发表于 2009-9-19 22:3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6年4月2日,《中国青年报》以“全面理解中国哲学”为题,介绍了《中国哲学全书》前言的内容,反思一个世纪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指出“中国的哲学和文化,自古以来几乎就和西方走上了两条根本不相同的路”,当代学子应该步出“过分强调中西文化的共同性,过于依赖西方的概念分析解释中国固有文化”的误区,“重建中国思想文化新体系,尽量还原中国哲学的本来面目”。近二、三十年,世界上中国文化热逐渐升温,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科学发现的世界观和中国传统思想有着内在的统一和完美的协调。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体系究竟是什么,至今也没有较为一致的意见。究其源都还是以约定俗成的概念为基础,到古代典籍中寻找来龙去脉,没有能够跳出自胡适之以来几代学者构建起来的框架。董光璧先生在《易学科学史纲》中指出:“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状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这种意见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本文就是以古代典籍为起点,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来龙去脉的一种尝试,至少可以避免重蹈用西方概念体系肢解整体有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覆辙。在回答“中国的”是什么之前,首先必须弄清“西方的”是什么。比如把世间千差万别的现象分为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两类,把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把知识分为文科和理科;从中学到大学书上都这样讲,这种观念到底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从“五四”开始,特别是建国之初,教材几乎全是翻译国外的;今天的高中毕业生所学古典作品屈指可数,其间又以诗词散文为主,很少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进入大学之后,除非中文专业,几乎都不再讲中国古典作品。可以认为60岁以下的中国人所接受的思想文化教育,几乎全盘是西方的东西,直到今天很少有人正视这一现实。重建中国思想文化新体系必须有所参照,如果把上述观念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中国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从书本上学来的学术概念,几乎都来自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一套独特的概念,两者很不容易沟通,给“重建”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爱因斯坦曾要求“能够在构成观念和概念方面获得更大自由”,科学史上至少有两次由于改变概念而带来的重大飞跃:一次是伽利略和牛顿改变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概念,一次是把古希腊的“单质原子”改变为“元素原子”。基于当代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思想归复的特点,本文改变了极个别常用的概念,使其符合中国传统,尽可能让人们能够理解中国传统观念的基本内涵。一认知、知识、知识世界西方自然观的基本要点是:人与自然是相对独立、相互分离的两个系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积累知识,而后依据这些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去改造世界。西方的哲学和科学,追本溯源都会找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这里就从亚里士多德谈起。亚氏认为任何学问都是研究“存在”,以“个别存在”为研究对象的是特殊学科,比如数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等;以“一般存在”为研究对象的是哲学。所谓“一般存在”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又可以分为“不变的存在”和“变化的存在”两类;第一哲学研究“不变的存在”,第二哲学研究“变化的存在”。他把自己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分别称为第一和第二哲学,后者又叫自然哲学。《周易》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所谓易者,就是讲变易之理的学问,一易而兼含“不易”和“变易”二义。说白了就是对任何一个系统,都应该从“不易”和“变易”两种角度去研究。这种观点和亚氏完全一致,差别仅在于没有将二者分为两个学科,依旧保持了变与不变二态一体的整体有机性。1、“认识”包括过程和结果两部分无论是自然或社会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动与不动两种态势。以其不变者而观之,即从“不易”或曰静态考察,应该回答结构、相互联系等问题,属第一哲学范畴;以其变者而观之,即从“变易”或曰动态考察,应该回答相互作用的机制、运动变化的规律等问题,属于第二哲学范畴(伽利略和牛顿改变“物理学”概念之后,又衍生出“科学”这个概念,当今科学已经取代了第二哲学)。在西方,认识世界的目的是积累知识,所谓认识包括认识过程和认识的结果,近些年不少学者把认识的过程称为“认知”,跟认识的差别在于不包括最终获得的知识,就很有道理。任何认知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原理为指导,认知结果所获得知识的正确与否,跟这些原理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对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理(包括不易和变易两方面)就属于哲学的内容。知识的真伪应该通过实践检验,也可以依据被证实是真理的定律和定理,通过逻辑和数理推导判断其真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科学(方法)。经过验证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是真知,无限的真知集会构成真理长河。科学哲学史家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很有新义,他从逻辑上区分的三个世界是:实在的物理世界,主观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的知识世界。三个世界的关系是:人类以主观的精神世界为依托,认知实在的物理世界,结果创立了客观的知识世界。“知识世界”中指导认知的原理属哲学范畴,检验知识真伪的定理和定律属科学范畴,都具有普遍适用的实用性价值,都不是能跟物理学、遗传学、伦理学等并列的独立学科。哲学、科学、认知、知识、真知和知识世界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图:哲学(指导认知的原理)  科学(检验知识真伪的定律和定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