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66岁老志愿者受中国爱心网之托赴贵州天柱考察略录如果在路上偶遇,没有人会注意这个老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及亲耳所闻,你也不一定会相信这个老头.这个老头几乎不懂敲打电脑键盘,也几乎只是略懂浏览网页,但尽管如此,因为爱,我们还是通过中国爱心网认识了.也是因为爱, 我们通过朋友识熟识了.我们的年龄相差34岁.差不多三个轮回.在沙头角的一个小饭店我请老头吃饭时,我被他头上的白发一下子感动了.之前,我还在犹豫,犹豫我们会不会有共同的话语环境,因为我们成长及生活的环境太不一样了.整个不是一代人。在喝酒时,老头签名送给我一本他自己出的书。书名叫《珍藏自然》。这是一本精美的无与伦比的画册,通过这本画册,通过边喝边聊,我开始深入这个老头。这个受中国爱心网之托的老头去贵州天柱侗簇自治县考察的老头的基本情况是——胡贤德,男 ,侗族,生于1939年5月,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人(我们要去的地方)。1960年在贵州大学艺术系选调入伍,在贵州武警总队行武15年,1974年复员后供职于贵州电视台,1999年退休前任贵州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现兼任贵州宝玉石协会副会长。潜心于观赏石文化方面的探讨。近年已出版发行了大型藏石画册《贵州观赏石》及《珍藏自然》,即将付梓的个人赏石专著《读石悟道》,正在制作中,不久可与海内外读者见面。。。。。。胡老在一个适当的气氛中,把他今年3月份受中国爱心网这托去天柱县石洞镇考察的资料交给了我。我注意到,胡老提供的材料有40多页。40多页,3种不同的稿纸,有横格的,有方格的。40多页,3种不同的字迹,有钢笔的,有圆珠笔的,有其它笔写的。另外,就是胡老还拍了一许多当地照片,因为那是他熟悉的地方。很显然,这些都是无比真实的。两个月来,这些孩子(说明:胡老提供了两所小学的近500名学生名单,最后挑选200名贫困生)一直在深夜敲打我的无眠。两个月来,胡贤德老人蹒跚在偏远山村的身影,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两个月来,我一直在说服自己无论再多的艰难,无论再多的误解,无论再大阻力,天柱必须去!这也是我对一个老人,一位艺术家,一位中国爱网目前年龄最大的支持者,一位有爱的人做出的承诺。我想也应该是中国爱心网的承诺。在仓促写完上面这些文字后,我迫不急待地将胡老的考察情况上传过来——(以下是胡贤德老人提供的基本原始的、并由官方证实的资料)一、胡贤德考察时,提供的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柳寒村(有柳寒小学)和冲敏村(有李文光小学,原为冲敏小学),的基本情况。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冲敏村和柳寨村,依山傍水,四周青山叠翠,极目远眺,大小村寨在林木掩映下,富有几多诗情画意。当你走近村寨,与村民接触了解,前面的诗情顿然感伤,画意顿然无存,它们是天柱县极贫困乡镇所属的两个极贫困侗族村。冲敏村和柳寨村委会,都属农村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两个村的村委会,如同浮萍似的机构,无固定的场所,牌子都挂在两个村的小学里。村委小会就轮流在委员家作东召开,大中会议就安排在学校放学后,事务紧要就占用学校教室,让学生另行补课。多年来,村干部们在哭诉无门的情况下仍尽职尽责地工作,真让城里人不可思议。位于柳寒村的柳寨小学,始建于1912年。现有木质结构的教学楼两栋,六间教室,一间远程教学室,6间教师办公备课兼宿舍。共开设六个教学班,学生245人,教师8名(公办6人,代课教师2人)极贫困生197人,每学期每人要交的45元学杂费(一年90元)都欠交。该校当今最要紧的是教学楼多年失修,地脚木质已腐朽,楼已倾斜,全靠木头支撑,危在旦夕。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失当和有限的教育经费严重偏失不均所造成。 冲敏村,由首尾相连的15个自然村寨分居在沿河8公里范围内。计352户,1606人,只有可耕田土477亩,每人0.31亩,其余全部为封山育林区。十年来,人均年收入在200-400元之间。这里的侗族村民,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山养山,全部栽种单一长效的杉木林。栽种一片杉木,通常需20年才能成材。百姓每年仅靠政府准予在护林期间少许间伐的幼小木材卖出来维持生计。现全村有3户人家在该村小学周边开设了三间小食杂店,就已算是当地的经营大户了。村里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补贴家用,留下老弱妇残承袭传统,以贫困为代价,守望青山,用一代人的艰辛,留给20年后的下一代为家业。冲敏小学,始建于1946年。学生来自全村12个自然村寨的16个村民组,相距在8公里范围内,距镇政府13公里,是全县最偏远、最分散、最贫困的山村小学。现有学生191人,占适龄入学率一半多一点,教师7名。幸得香港慈善家李文光等资助,基本解决了一栋教学楼,尚有教师备课和宿舍及其它应有设施(图书室等)仍未能解决。<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