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展览门票趣谈

[复制链接]

18

主题

9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varnaerhard 发表于 2009-9-20 01:4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展览门票趣谈<U></U>  因长期从事展览工作,经常参与主办、承办、协办各种类型的展览会,曾设计过展览门票,故养成收藏的习惯。本人收藏的展览门票按地区分为四大类,即:厦门市、福建省、国内、国外。   近三百张厦门的展览门票,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展览历史,从1985年6月25日厦门第一家国际展览公司在厦门第一个国际展览馆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展览会----“厦门国际展览会八五”的参观券,到富山展览城资产转让前2000年6月3日至12日的最后一个展览会----“2000年苏杭、上海丝绸服装大型展销会”的入场券,连同厦门其他所有可举办展览会场所的展览门票,按时间顺序排列它们汇成了厦门展览史的目录和缩影。门票是入场券、参观证的统称,展览门票是进入展览馆的凭据。门票虽小,却可以从它的内容和设计上体现出主办单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门票的设计、印刷和制作方式的发展大致经历过:简单的单色(彩色)纸单色(套色)印刷、铜版纸彩色印刷、美术摄影作品进入门票、烫金、烫银、过塑、镭射图案;各种几何形状、联票、套票、凹凸纹图案;书签形式、邮票形式、金卡形式;条形码、磁卡、电子卡……等等,展览门票与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的门票不同,前者经常变换专题,而后者则基本不变,因此要求展览门票的设计者要尽量采用最新的技术,画龙点睛地在不同门票上体现展览会的不同风格和特色。   门票的收藏者最早是设计人员、展览的主承办单位人员、参展人员、参观人员直到各类人员的广泛加入。收藏展览门票并非每张门票都是自己参观使用过的,可通过各种渠道有理有节地向其他展览会的观众、参展人员、组委会甚至设计人员索要,也可广交票友相互交换。因职业关系,本人曾经考察过国内外好几十个展览馆,也结识了一些门票收藏爱好者,时常交流,有时于新年寄贺卡时顺寄几张一年来收集的门票精品,既互通有无又交流感情,真是两全其美。   在我国,展览门票与旅游景点的门票发展基本相似,五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展览馆的门票已属珍品;六七十年代中国第二代展览馆基本不用展览门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代展览馆逐渐出现,展览门票设计进入发展期,较多体现实用性;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展览业蓬勃发展,门票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较多体现艺术性,收藏者也逐渐增加;进入新世纪展览门票的信息化、现代化含量提高,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展览门票与展览馆的门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的展览馆都采用人工检票,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工逐渐被机械和电脑所取代。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使用条形码门禁系统进行管理,通过印在参观券上的条形码在门口机上感应横杆转动一次后,即将进入观众的相关资料和数量录入电脑,这是全国第一个展馆最先使用该系统,既节省了检票人员又可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1999年10月5日至10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主办单位制作了全国第一张电子卡展览门票,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交易会增添了色彩。   小小门票方寸之间却记录了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展览历史、体现了展览文化和设计艺术,它具有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集纪实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既是纪念品又是艺术品。   欣赏着一张张展览会门票,勾起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欣赏各地乃至各国展馆的门票精品,更是一种享受,充满情趣,其乐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