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本埠媒体昨天报道,交通信号灯失效,交通枢纽点不见交警,道路严重堵塞数小时,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以3公里路被堵3小时的亲身经历痛斥交通拥堵,并在会上向龙岗市民真诚致歉,要求全区大力整治交通问题。 交通拥堵问题自然也不是龙岗区的“专利”,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或多或少存在,民众的呼声恐怕也从未消停过。龙岗的群众难道就会对这般“相当混乱、一塌糊涂”的交通拥堵“逆来顺受”? 我不知道当地政府的热线电话或是接受群众投诉的机构有多少交通拥堵问题的民声呼吁,从一个百姓的视角来考量,一个刚好主管此项工作的地方长官“3公里路被堵3小时”,这种莫大的讽刺意味,恐怕是副市长向龙岗市民真诚致歉并厉色表示“100天内未改善的话,龙岗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将要全套调整,被问责”的直接动力吧。 交通拥堵问题当然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管理者的“主观原因”,正如张副市长分析的,第一,就是干部作风问题,对交通问题麻木不仁!“当时来说,半个城基本都瘫痪了”,这么糟糕的交通状况,恐怕也不是一日之堵,“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那么,在副市长亲历3小时堵车之前,为何有关部门下不了决心对这个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采取“行动”呢? 麻木不仁之下,如果副市长未亲历堵车,人们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向市民真诚致歉?龙岗区和深圳市交警局启动“百日行动”以整治交通,的确是对百姓利益的一种补救,可这种补救不仅来得太晚,而且,启动补救机制的“动力”也让我们高兴不起来——如果连一个主管交通综治工作的领导还不能启动补救机制,给百姓一个交代,那岂不是太让人遗憾了吗? 所以,在这种无奈而现实的语境中,我们或许只能偷偷摸摸、不怀好意地期待着:让市长们多被堵堵车吧——市长们多被堵了,我们才能少被堵车。但我们更知道,要让大家都不堵车,要让百姓的呼声和利益不再“肠梗塞”,对官员严厉的问责和追究机制更不能麻木不仁、堵塞失灵!(作者:吴杭民)<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