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帝故里”终归湖南<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IMG src=[/img]来源:炎陵之窗 <IMG src=[/img] 从1993年开始,炎帝陵祭祖作为全省性的公祭活动,按每3年一次的规格固定下来。从当地百姓自发朝拜,到湖南省各界公祭,再到全国公祭,今年的炎帝陵祭祀活动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远胜往年。10月22日7时59分,“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在炎陵县隆重举行。大典前夕,记者有幸探访到了一位与炎帝陵有着难以割舍情怀的老人———1986年“炎帝陵修复委员会”的总指挥长唐家钧先生 今日炎帝陵所在的炎陵县,原名酃县。自宋嘉定四年(汉朝的“酃县”指今衡南县境和衡阳市东区一带)建制以来,历史上曾隶属衡阳、郴县、湘潭,至1983年7月改属株洲市。 据史志记载,炎帝陵墓最早修建于西汉时期。西汉末年,当地人民为避免战乱中陵墓被盗,将其夷为平地。此后直至宋朝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太祖赵匡胤派人在茶陵县南50公里之康乐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墓遗址,这才“爰即立庙陵前,肖像而祀。” 唐老是土生土生的酃县人。他的老家离炎帝陵旧址不远,那里的一草一木早就印在了他心里。据说,即使是在1986年大修前一片废墟的情况下,前来朝拜始祖炎帝的人也络绎不绝,炎帝陵寝前的香火始终不曾间断。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酃县县委副书记的唐家钧开始着手抓炎帝陵的修复工作。此时,民间呼声不仅强烈要求政府重修炎帝陵,还提出应该更改县名:炎帝陵和炎帝文化是酃县的标志性财富,何不干脆以之为名?于是,一份以县政府名义提出的“改酃县为炎陵县”的申请书递交到了省委、省政府,随后上报到了国务院。 “酃县要大修炎帝陵、更名炎陵县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全国出现了好几个想和我们‘竞争’的县市,陕西宝鸡是其中最有力的对手。”据唐老介绍,由于《国语·晋语》曾载“炎帝以姜水成”,宝鸡县志中又有“城南七里有姜水”之说,炎帝圣地的归属一时间几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最终,酃县以丰富的史料佐证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在这场争论中拔得头筹。 1994年4月5日,酃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炎陵县,象征着人类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名号永远留在了这片湘东热土。本报驻株洲记者 谭斯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