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23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侗乡风雨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清风雅雨间 发表于 2009-9-20 11:0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用这个贴子,专门收集有关风雨桥的介绍、图片,无论是原创的还是来自网上的都可以,希望大家多支持!<div id=[/im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宋里 发表于 2009-9-20 15:40: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国宝-
HTTP://WWW.HDZC.NET 时间:2005年10月12日1:19  来源:故乡 [10] 乡;-三江<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自治县。 以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的三江县,属云贵高原的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山脉的延伸地带,县境内山岭叠翠,蜿蜒起伏;江河纵横、清波蓄秀。自然景观独特迷人。在这里生活的主体民族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占全县人口的53.6%。由于<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加上<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乡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使三江成为桂中地区民族风情与风光旅游的一个热点。到三江旅游,游客可以欣赏到建筑艺术独特、举世闻名的中国国宝-程阳<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马胖鼓楼和<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乡民舍,可以领略到<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纯朴的古风民俗,还可以参加规横盛大、多彩多姿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璇恋 发表于 2009-9-20 20:14:31 | 只看该作者
<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鼓楼与<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HR width=[/img]“锦鸡翅膀凤凰尾,比不上<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鼓楼美。”这首<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民歌为我们描绘出<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鼓楼的独特风姿。记得第一次看见鼓楼和<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是在深圳的民俗园内,在小雨纷飞的下午,在集中了五十六个民族建筑与民俗文化精华的人造景区内,我被鼓楼和<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的独特风姿所震惊和陶醉,震惊是因为鼓楼的高入云宵、飞檐翘角;陶醉是因为架在绿色江体上秀美而婉约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楼桥相依相伴,相映成辉,构成了最引人入胜的景色。鼓楼鼓楼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的象征,在贵州山区,只要看见了高高的鼓楼,便知道那里一定有<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居住。鼓楼在<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里既是议事的场所,又是文娱的中心。<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鼓楼一般是按宗族为单位,如果一个村寨只有一种姓氏,则只建一座鼓楼,如果一个村寨有多种姓氏,则每一姓氏分别建一个鼓楼。鼓楼是每寨款首(相当于寨主)召集村民处理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有关生产、生活、娱乐、祭祀等重大事务的地方,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的“政治”中心。鼓楼的建筑揉合了汉族的塔与楼阁的建筑方式,可以说与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别具一格。就鼓楼的整个形态来看是塔的形,楼的顶,整个建筑以木为原料,不施一钉一铆,以榫相接,其结构严谨,有巧夺天工之势。鼓楼的形态有六角的、八角的、四角的等等,高四层至十几层不等,重檐斗拱层层而上,在每层檐角一般雕以龙凤花鸟图案,高昂上翘,如飞似跃,无限美妙。在楼的顶端一般有一塔尖,雕成葫芦或其它图形,直入云宵。如今的鼓楼除了扮演<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的政治中心外,同时还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中心,每逢劳动之余或节日时,盛装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男女便在鼓楼前吹芦笙、跳大傩、唱酒歌、演<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戏……,是整个<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最欢腾的地方。<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也称花桥,与鼓楼一样是具有标志性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建筑。因为<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多沿江居住,因此一般<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里都有清清的江水流淌,<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既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人的交通要道,又成为<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的一道水上风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与长廊相似,整个桥身与鼓楼相似,桥顶有屋檐,可挡风避雨。再看其桥内结构亦极精巧,造型相当美观,在桥廊上绘有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奇花异草为题材的五彩绘画,既增加了桥的美感,又增加了桥的艺术价值。<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一般长五、六十米,宽四、五米,桥墩均用青石,而桥面则用杉木铺就,廊内有长凳可供过路人休息,桥的两侧还有栏干,可以倚靠。<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年年月月为<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人遮风挡雨。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andy 发表于 2009-9-21 00:48:06 | 只看该作者

一江春水流,万树桃花缀。谁面似桃红?
族)<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在贵州、广西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又称花桥,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苗寨喜欢依山而立,<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这座桥建于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为主的两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翅起角楼亭、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unrollbosom 发表于 2009-9-21 05:21:41 | 只看该作者
</STRONG>乡<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 <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乡<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是建在<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纠十前寨后的公用桥,又叫花桥。桥长——般50--100米,大青石砌的桥墩上,铺双层杉木为梁,桥上建不同屋顶的楼阁数座,连接成一座长廊式走道桥身。几个桥身的檐、柱都有雕饰:有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内部还彩绘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壁画,美如画廊。一般<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在长廊两旁设有长凳,供行人避雨或休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人民独具民族风采的建筑艺术。

19

主题

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widow42521 发表于 2009-9-21 09:55:16 | 只看该作者
风雨桥,飞檐翘(壮侗语言文化网 2003-6-15 22:35:05)来源:kepu.com.cn<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HR align=center width=[/img]<STRONG>一江春水流,万树桃花缀。谁面似桃红?侗女歌声脆。</STRONG>                         风雨桥      侗族人民多跨水而居,村寨多修在河溪两旁,因此,侗寨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如石板桥、石拱桥、竹篾桥、风雨桥等,其中风雨桥精巧别致,极富民族特点。  风雨桥是长廊式木桥,因桥上建有廊、亭,桥栏边有长椅,既可行人,又可坐卧小憩,还可避风雨遮日晒,故此得名。也有的称之为“花桥”。大型风雨桥多以大青石砌桥墩,墩上多采用托架简梁式结构,用大圆木穿榫叠架为梁,逐层挑出,再加梁面,以增大桥孔跨度。桥墩上建亭阁,以增加桥的美观度和跨梁两端的重量,加强桥身牢固度。亭阁多为五重檐、四角或六角攒尖式或宫殿形,集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 水碾  侗乡风雨桥很多,仅黎平县就有50多座,三江一带就更多了。最具代表的要数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它建于1916年,桥长76米,高10.6米,宽3.4米,有五墩四孔,似巨龙般横跨于程阳河上,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用八根连排杉木分上下两层,重叠于桥墩之上,上面5座不同屋顶的楼阁相间,接连构成长廊式走道桥面。当中3座为宝塔形四层桥亭,两边两座为五层宫殿形楼亭。五亭并列,重瓴联阁,气势恢宏。长廊和楼亭的瓦檐上彩绘有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等精美图案,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尤其是楼阁亭檐巧妙地运用了杠杆原理,采用挂方吊柱形式,使亭檐袅袅而上,如白鹤展翅欲飞,冲向蓝天。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meu4729215 发表于 2009-9-21 14:28:51 | 只看该作者
鼓楼和风雨桥(壮侗语言文化网 2003-6-15 23:38:05)来源:gzyp21.com<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HR align=center width=[/img]<STRONG>一江春水流,万树桃花缀。谁面似桃红?侗女歌声脆。</STRONG>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 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   <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  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 0多 米,1 1 层至顶,全靠1 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 整,约1 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 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 去鼓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 也击鼓呼救,一寨击鼓,别寨应声,照例击鼓,如此,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 闻声而来。因此,侗家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如今,社会秩序安定,长鼓已失去了它传递信息的作用。但鼓楼仍然是侗家人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夏天,人们来到鼓楼纳凉聊天。冬天,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讲故事。每到节日,男女老幼欢聚在鼓楼前“踩歌堂 ”或看侗戏。<IMG src=http://www.dongren.cn/bbs/[/img]  风雨桥,又称花桥,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一般说,苗寨喜欢依山而立,侗寨则大多修在河溪两旁, 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蔑桥等。然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  坐落在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这座桥建于 1 9 1 6 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全长6 4.4 米,宽3.4 米,高1 6米,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均有雕刻绘画,人物、山水、花纹、兽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culmufos32 发表于 2009-9-21 19:02:26 | 只看该作者

<STYLE>.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STYLE>中广网北京10月14日消息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与贵州、湖南两省交接。<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人聚居之地山岭连绵,溪河纵横,交通极为不便。为了出行,他们必须修路架桥。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家人修建的<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成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乡村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是长廊式建筑,一般铺设于小溪河上,供过往行人歇息、避烈日、风雨,故得名<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桥上也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的好场所,因而又有“花桥”之称。桥礅以青石加工垒砌而成,不用钢筋水泥。桥身以木头凿榫穿枋衔接,不用一个铁钉。桥面铺以木板,再竖立架建亭廊,上盖青瓦,形成能避风雨的长廊式通道。桥上矗立着鼓楼式的亭阁,一座座亭阁和谐并列,整齐有序,亭、廊、桥一气哈成,形成一个优美的建筑。这种桥是群众自己捐钱、献工、献料、献计建成。桥成之后,便有人悄悄地在桥廊两边摆上自制长凳。冬天,还有人为行人生火取暖;夏天,又有人为行人备下清凉的泉水。独洞乡的岜团<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还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走人,下层走牲畜,各不相碍,堪称一绝。此桥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族建筑窗格<B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img]风雨桥象征着<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人团结协作的群体观念,体现<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人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美品格。然而最能体现<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人共性的建筑应该是鼓楼。据古歌记载,<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人原为迁徙民族,每到一地,必先建鼓楼,人们搭起临时窝棚暂住,待鼓楼落成,才开始考虑建各家各户的楼房。住的楼房高度均不得高于鼓楼。古歌云:“未曾建寨先立楼,砌石为坛祭祖母,鼓楼心脏作枢纽,富贵兴旺有来由。” 家村寨心脏的鼓楼,属木质多层塔式高亭形结构,“兼宝塔之雄伟及亭子之清幽”,其精巧的结构、独特的造型体现了<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人高度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鼓楼的凝重坚实、神圣威严还传达出<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族人古朴的群体意识,象征着群体的力量紧不可摧,群体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据考证,最原始的鼓楼为一棵大树,其后发展为独脚楼,再以后发展成为现在这种造型独特的鼓楼。鼓楼位于村寨的中心,款式也略有不同。有的像宏伟的宫殿,青瓦盖顶,八面(也有四面和六面的)流水,重瓴联阁,飞檐叠翅,檐角上屹立着无数栩栩如生的飞禽;有的像巍峨的宝塔,重重飞檐,耸立着宝葫芦或金瓜,直插云天,神圣威严。鼓楼少则高数丈,多则好几层至十几层。鼓楼中央以四根巨大的古杉作擎天柱直达屋顶,四周用十二根中柱排列支撑,结构极其复杂,但不用一根铁钉。大柱、中柱、横梁、穿枋之间全以木榫、木栓穿合,扣合无缝,牢固坚实。楼内置大鼓一面,故名鼓楼。 依此看来,早先的鼓楼应有军事作用,比如了望敌情报、开会议事、集合族人等等。现在,鼓楼是<B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img]侗寨吉祥的象征和美的化身,已成为娱乐交际、迎送宾客的重要场所。 模型引起参观者极大兴趣族博物馆族建筑设计风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