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68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点:贵州最后的民间艺人(来自金黔在线)

[复制链接]

25

主题

9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intalex82 发表于 2009-10-7 08:0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视点:贵州最后的民间艺人


(2003-05-1404:57:11)



一场缺失角色的古戏
地点:安顺市龙宫镇蔡官屯村

人物:66岁的封忠刚和“地戏”班子的老人

安顺市龙宫镇蔡官屯村,320国道从这里延伸开去,下六盘水,直达云南。

从安顺城往南走十公里,沿着笔直的路向蔡官屯村落走去。这是一条不太清静的路,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车紧逼石屋呼啸而过。进入冬天,农闲季节,“屯堡”村民三五成群搭上车跑十公里,就到了城里,开始打工。

“来这里听‘地戏’,得事先电话预约!”66岁的封忠刚一再强调。

“为什么?”

“都不在家呀!”

“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近的到安顺市里找活干去了,远的到了云南、广州、深圳等地打工去了。”

“唱戏?几个老人在家,凑一台戏主角不够,没法唱!”封忠刚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除非村里在头一天晚上广播通知家不要出去‘干活’,才能把在近处打工的人召集起来,在家里等着给来客跳戏。”一旁的村主任封基洪解释说。

据封基洪统计:全村1200多人400多人在外打工。“地戏”班子的成员有20几个长年在外打工,只有封忠刚等五位老人在村里守候。

在村头,不经意一抬头,见老石墙房的一角悬着“飘雪卡拉OK”的字牌。白天,这里显得尤其的静;夜晚,喧嚣留下的余烬,主人正在悄悄地打扫。几个孩坐在屋檐下玩耍,不时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外面的世界。

村子的央,有一栋高出周围房屋半截的孤楼。这是蔡官的标志性建筑———蔡官屯碉楼。

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五位老人凑合着在这里开始上演一场折子戏————“薛仁贵破锁阳城”。

“演员”穿着“战装”,戴着“面具”,踏着布鞋走进场。瞬间,场子沸腾起来。孩子把五个人的戏班围成个圈,眼睛眨也不眨地看。只见“薛丁山”挥舞着旗踏步向前,牵制着千军万马。不一会儿,英勇的“樊老将”精神抖擞,声吆喝着杀将出来。“窦一虎”不甘示弱,愤怒地举起利剑,左右开弓……半个时,五个人,一场戏,古老的故事在村子里上演,古风丽影飘落散去。

66岁的封忠刚演的是“樊老将”,这一场戏,他差点没能上————年迈的身体已经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他很遗憾,“戏角”都不在,好多年轻人都不跳戏了,好看的场我们都没有看见。

这是即兴表演,选的一个最短的折子戏。而在以前,封忠刚他们跳得最长的“地戏”场子有四个到六个时。“现在的旅游接待最多也就是表演1个时,半个时,走走样子的情况居多。”封忠刚好多年没有跳过超过6个时的戏,人少,组场子不够角色,是根本原因。

这是一个以戏剧“活化石”———“地戏”而闻名世界的村落。600年前一支蔡姓军队来此驻扎,后来,军队变成了百姓,战场变成了良田,战士变成“屯堡人”。200多年前,“地戏”开始鲜活热闹地在这个村落上演,一幕又一幕,而每一幕,都表达了蔡官屯人朴素的生活热情,成为他们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载体。

蔡官“地戏”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经在蔡官280多户人家延续了九代。回忆起7、8岁时与老父亲学唱戏的情景,封忠刚与64岁的弟弟封忠良开始摇头晃脑,站在空坝子里还要来上一曲。在他们的记忆里,以前的村子是一条窄窄的石板路,两旁洒落着古朴的石板房,一到十冬腊月,家家户户“只闻丝竹声”,每个唱“地戏”的人都在家里暗自擦亮歌喉,带着喜悦等待年关时“地戏场”的来临。

随着时光的流逝,唱戏的人不再爱唱了,看戏的人就那么几个老者!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来了!卡拉OK来了!年轻都出去打工了!封忠刚和几个老“戏角”着急了!

村子成了旅游接待村后,以封忠刚为领队的蔡官“地戏”演出队成立,20个队员,老人偏多。每场向参观者收费300到400元。扣除村集体的,每个“演员”演出一场戏领取10元。蔡官“地戏”开始尝试市场效应。

“让更多人走进这块古老的土地,在旅游演示达到传承的效果;以传统文化为卖点激活旅游经济,一方面增加收入,一方面留住更多人在村里,接受‘地戏’文化的再熏陶。”文化专家期望在多元的形式找到最好的契合。

带着“地戏”,1986年开始,封忠刚与同村的20几个“地戏迷”到了法国、意利、日本等地。一茬茬的人跟着导游的旗子来到村里,每年平均演出“地戏”30余场,收获约4000元,每个跳戏的人一年下来,收入约400元。整个市场并不看好。游客们看了,走了,走了,来了。他们带走记忆,却带不走古老的传说。

“让更多的人回到童年的村庄,一起感受返璞归真的美妙。”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封忠刚和他的蔡官“地戏”队一直在苦苦守望。

这个不知道还能继续多久的“戏”梦,与老人们的生命一起,艰难地延续着。

一个寂寥的农民画村
地点:黔东南麻江县下司镇铜鼓村

人物:67岁的杨光英和一群农民画师

清水江畔,400多户苗族人家零星散布山间。寨子出奇地静,似乎只有游客偶尔的造访才能拨动山村的神经。

铜鼓村以其独有的农民画,被文化部命名为“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走在铜鼓苗寨斑驳的青石板街上,我们仿佛在时光倒退了几十年。到处是古旧灰黑的木房子,就像一只停摆的钟,陷入时光的深处。

“没有画?怎么没有画?”以为可以直视的铜鼓画乡盛境,原来都只是一个预先的想象。我们穿过一条条街,着意寻找,却怎么也找不见。

“没有一户人家开店铺展示自己的作品吗?”我们问。一位村头抽着旱烟的老人直向我们摇头。

唯一的画室躲在村委会的二楼,67岁的杨光英和村子里的几位老人有钥匙。不到30平方米的屋里,集了这个寨子里9个画师的全部作品,加起来不到100幅。

我们到不一会儿,在地里在家里的老画师们闻声而至,都聚到画室里,在自己的“画摊”前侍弄起来。游客开始在这里讨价还价,一幅画价值100到300元,尽心打磨的精品价格也不会超过350元。

杨光英是铜鼓村最老的画师,画室里她最新创作的作品只有9幅。一辈子爱刺绣,一字不识的杨光英50岁才拿起画笔,“老师教我时,用被窝、衣服、帽子和围裙来形容画”,“画笔是你们的针,画纸是绣花布,彩色涂料就是绣花线的颜色”,就这样,绣花的女人变成了画画的“画师”。

她想把自己的技艺传给儿女,但是面对现实时,她表示深深的遗憾,“没有办法,姑娘出阁(出嫁),儿子在外打工,媳妇曾几次试图拿起画笔,看见老是没人买,就扛着锄头上山去了,再也拉不回来学。”

村子里的画师表示同样的担忧,娃娃都不爱学,嫁出去的姑娘不再画,村里只有20几个老画师在坚持作画。随着老画师的逐年减少,画师越来越少。

前年,铜鼓心完校长顾犹业,好不容易请来村里唯一可以授课的绘画老师陈其林,办起了一个铜鼓农民画培训班。刚开班时有120多个学生,到6岁的孩子开始学画铜鼓农民画。由于没有专门经费,最后无果而终。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铜鼓农民画曾出现短暂的辉煌:上万件作品被外游客买走,2000余件现代苗族农民画漂洋过海,远赴日、美、英、法、德、叙利亚等国展出;1000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报刊杂志选用,300多件作品捧回国际奖国家奖,多次应邀到日本、北京等地现场作画……这些,牵动着多少铜鼓农民画曾经的绚烂色彩!

然而,这一切已然过去!

一场苗族文化的争论
地点:黔东南台江县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

人物:83岁的王安乐和参与整理台江苗族文化的14位民间老艺人

拱苗寨紧靠台江县城,一片新建的白色瓷砖房,挡不住300年老寨透出的凝重。寨子的前方,踩鼓场变成了秀眉广场,俨然现代“商街花园”,已经从四面合围苗寨。

台江县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在广场的一角,一场关于台江苗族文化的激烈争论正在进行。

去年,国民俗摄影协会贵州非物质考察团到台江考察:台江的苗族文化,从资源上具备了申报条件,但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台江的原生苗族文化正在遭到破坏,有的文化现象甚至濒临消失。

基于这样的现实,台江成立了专门的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和世界遗产申报委员会。作为苗族文化重要的“鲜活”参考,14位民间艺人成了“宝贝”,被请进办公室,收集整理苗族文化,陆陆续续已进行了一年。

这是一场早晚要来的争论。在多元文化繁盛的今天,如何保留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这成为今日台江14位民间艺人争论的焦点。

“很多文化信号正在慢慢消失!古老的台拱苗寨正在经受考验!”台拱寨硕果仅存的鼓手,83岁的王安乐首先站出来发言。

“古老独特的木屋见证了多少沧桑。作为台江的门户,有其独特的味道。但是,现在搞开发,台拱寨被这些现代建筑完全挡住,失去了古老苗寨的生命力。”而台江苗族文化申报世界遗产是否成功,破坏性建筑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指标。

以往,每到鼓葬节,是鼓手王安乐最快乐的日子。如今寨子已经60多年没有过节,老鼓已经朽烂,王安乐已有60多年没有敲鼓打点了。在台江秀眉广场,老人随手拿起鼓棒,在新鼓上敲打起来,12个章节原汁原味地流泻出来。

王安乐最新的调查证明:台江的踩鼓舞,十种鼓点节奏,现仅存两种。

84岁的王安丽从在古寨里学得一手剪纸的好手艺。剪纸工艺是苗绣的基础,30多种图案,包括了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图腾等。“以前一个姑娘要做20件衣服,现在年轻人都不穿苗衣了,我的剪纸也没有以前好销。”

“苗族文化正在经历一次规模空前的失传危机!”76岁的吴通发被苗族文化断层首先惊醒,“我们苗族的服饰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的面前,从老人们留下来的服饰推算,原来台江服饰有9种,而现在苗族男人的服饰已经差不多都消失了,女人的服饰有的地方只保存了头饰,年轻人很少穿本民族的服饰,就连我的老婆子都不穿苗族服饰了。”吴通发想把苗族服饰写进书里,画出来,存档,展览。

原台江县民委主任李正品学吹的第一个芦笙还是从州里买回来的。台江县民族学原校长张德成从去年8月开始把苗歌写进课本。虽然在苗族简史、苗族音乐、苗族舞蹈、苗族工艺、苗族节日等几个章节作了努力,他还是发现差了几个章节,“因为收集不到,很多东西面临着失传的可能。”

民间文化搜集组发现,除了革东、施洞等地的一部分老人会唱古歌,40岁以下的男子基本不懂,二、三十岁的伙子就别提了。

“如果歌师走了,就没有人会唱古歌了。”张德成一脸忧虑。

很多偏远苗寨的人会坐上巴车,到外面看录像,唱卡拉OK,说“goodmorning。”

“苗语娃娃都不太会讲了!”

“40岁以下的苗族妇女基本上不会刺绣了!”

“吊角楼正在被砖房代替!”

……

一群文化人的反思
面对台江苗族文化,这些文化的携带者,植入了多少质朴的情感?又有多少困惑和无奈?

在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的铺开调查,民族文化专家发现: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谈到老艺人的消亡,苗族文化研究专家、研究员杨培德从早上到午,一直滔滔不绝:“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使一些本很脆弱的苗族文化迅速地消失;经济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继承、传承出现危机;很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心情与老一辈学,最后歌不会唱,舞不会跳,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而丢掉自己的传统必然迷失方向。加入WTO后,传统农产品价格降得更低,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消耗得差不多的现实,贵州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关键在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传统的文化资源可以解决扶贫、脱贫的系列问题。”

近年来,各种渠道的私下收购和倒卖民族民间文物珍品,导致这些文化资源量流失。仅日本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收藏的国少数民族服饰就多达几千套;而在法国,收集的台江苗族服饰足以办一个主题展览。

“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民间文化消亡。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著名作家冯骥才声疾呼。

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余未人在田野调查发现,民间艺人老化且后继乏人。从江县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300多座侗戏戏台,支撑着戏台的,是一批侗戏艺人。但他们多年过古稀,有的没有徒弟,有的即使带了徒弟,也不甚理想。如何用市场化的方式,让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效益;贵州适宜开展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发展什么样民族文化旅游,余未人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省旅游局副局长付迎春说:“不知道是我们抛弃了传统民族民间艺人呢?还是民族民间艺人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纯粹的民间,必然导致自生自灭,比如‘地戏’演出的东西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太远,是不是可以加入现代的生活情节?民族民间文化积极实现转型,适合现代人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深层次的旅游开发。”


(王梅)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kmly5 发表于 2009-10-7 08:40:15 | 只看该作者
很难看到地地道道的民间古戏艺术了,在这里回味一下吧

20

主题

9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kahuna8354 发表于 2009-10-7 09:19:20 | 只看该作者
恩,的时候经常看地戏(俗称跳神),但是现在很难再看了,年轻的不会,老的老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文化部门负责任作好本职工作,把民间的优秀文化保护继承下来.

15

主题

12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iradesbetty 发表于 2009-10-7 09:58:2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宝贝,要赶快抢救啊。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西卡 发表于 2009-10-7 10:37:3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还看过德江的请神艺人,真应该保护起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sisi789 发表于 2009-10-7 11:16:35 | 只看该作者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要抓紧时间抢救!

“苗族文化正在经历一次规模空前的失传危机!”76岁的吴通发被苗族文化断层首先惊醒,“___为什么这样?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程艳 发表于 2009-10-7 11:55:40 | 只看该作者
要抢救的东西很多,但是我们也不要担心失传,因为总会有喜欢的人得到传成。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样的文化发展创造更好的氛围,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就是最好的弘扬。希望国民族文化网借这个帖子发起一个活动,多多介绍需要保护的苗族文化,包括服饰,运动,戏曲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的文化,没有了解就没有继承保护和发扬,家一起努力吧

23

主题

10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exine54846 发表于 2009-10-7 12:34:45 | 只看该作者
地戏,汉族人称为“跳神”,苗族人对它的称呼用汉语意思来说应该是“跳鬼”,是“鬼”而不是“神”,这概是因为地戏演员的打扮像“鬼”不像“神”的缘故。
时候,每年春节都去看地戏。不过,似乎只看了几年就看不到了。原因何在?从文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我再说我个人的一点了解。如今有较高表演水平的都去国外去演,赚钱;地方当然请不起。高时,我们英语老师就说,地戏演员经常请他去帮他们翻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