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并从中原迁徙数十万人与当地越人杂处。秦末,南海郡尉任嚣死,龙川县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代为郡尉。秦亡,中原诸候纷起战乱不断,赵佗以避战祸为名断绝山道与内地分隔,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并在汉高帝四年(前203)自立为南粤武王,建都番禺(今广东广州)。赵佗改从越人装束、习俗,使汉越两族和睦相处,越人各部逐渐改变互相攻杀的陋习,也表示出他有从此割据一方之意。十一年,汉遣陆贾使南粤,册封赵佗为南粤王。双方开设关市,南粤则定期向汉朝进贡,暂时维持和平。吕后时,限制南粤关市,禁止向南粤输出铁器和母畜,引起赵佗不满,双方关系恶化。公元前207年,赵佗自称南粤武帝,发兵攻打长沙王国边邑。汉文帝即位后,为赵佗在其家乡的亲置守邑,封赠其兄弟,再次派陆贾出使南粤,说服赵佗撤去帝号。汉景帝时,赵佗遣使朝请,表示臣服,说自己称帝是“聊以自娱”,但在国中仍用帝号(这被后来的越南封建统治者也学会了)。于其地设置交趾、九真二郡。越南古史把南粤国列入王统,称赵佗为赵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这是为自己封建国家独立的合法性找一种依据,不过比起充称中国传说中的圣人胡公满的后代还可理解。武帝建元四年(前137),赵佗死,其孙赵胡为南粤王,遣太子赵婴齐到汉都长安宿卫。赵胡死,赵婴齐代立。赵婴齐死,太子赵兴继位,其母嫪(扌)氏是婴齐在长安时所娶邯郸人,未为婴齐妻时,即曾与霸陵人安国少季私通。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谕王、王太后入朝,赵兴年少,安国少季复与太后私通,国人颇知之,多不附太后。元鼎四年(前113),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赵兴以嫪氏意上书汉朝,请许与内地诸侯一样,三年一朝,废除边关。武帝允所请,颁赐南粤丞相和内史、中尉、太傅印,其余官署许由南粤自行设置;并废除南粤旧有的黥、劓刑,采用汉朝法律。 但在南粤拥有很大势力的越人丞相吕嘉反对南粤内属,武帝于翌年仅派自告奋勇的韩千秋率兵两千诏使,吕嘉便举兵反叛,杀死赵兴、太后嫪氏和汉使者(监视者),立赵婴齐与越女所生子建德为王,并击杀了韩千秋。武帝遂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十万人分五路出兵攻南粤,元鼎六年(前111)冬,汉平定了吕嘉之乱,废除南粤王国,在其地设置了南海(广东)、郁林、苍梧、合浦(广西)、儋耳、珠崖(海南岛)、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3郡在今越南境内。南越国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自此南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经历了长达1000多年的“郡县时代”或“北属时期”。 稍后,西汉政府在郡之上设交趾州,即包括此地。南北朝时天下大乱,大批中原士民又流寓交州,著名的如桓晔。晋、宋、齐、梁、陈因之,又为交趾郡。隋平陈,废郡置州;炀帝初,废州置郡。唐武德中,改交州总管府;纪元后七世纪时,唐政府在交州(交趾城)设置安南都护府。到了九世纪,又划为静海节度使。辖有八个州:武峨州、爱州、长州、囗(缺字)州、峰州、汤州、演州、陆州。 郡县时代(北属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典章制度与文化艺术不断传入越南,使当地居民濡染汉文化甚深,促进了越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约在1世纪中叶,越南已随中国统治进入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当地封建主的势力逐渐壮大,加之中国派去的官吏颇有些贪墨之徒,正所谓天高皇帝远,为所欲为,他们的压榨激起当地封建主和人民的不断反抗。先后爆发的起义为越南自主封建国家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交州处于中国国土的最南端,像勺柄一样伸入蛮荒,所以不断受到蛮族的渗透和攻击。但中国一直保持主权,虽有大分裂时代,交州仍然完整如故,实因土著人民尚未达到较高发展阶段而团结起来追求民族独立。唐末,割据之风也传到越南。随着各藩镇纷纷独立,梁贞明中,土豪曲承美专有其地,送款于末帝,因授承美节钺。刘陟遣将李知顺伐承美,执之,乃并有其地,交州属于建都兴王府(广东广州)的南汉政权。 从905年开始,在大约半个多世纪当中,安南地区(在今越南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先后出现曲承裕、杨廷艺、矫公羡、吴权、丁部领五姓十二个大封建主割地称雄,互相混战的内乱局面。其间吴权曾于939年称王,他死后各地封建主连年混战,史称“十二使君之乱”。945年吴权去世,杨三哥篡夺其长子吴昌岌的王位,950年吴权次子吴昌文从杨三哥手中夺回王位,至965年静海(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节度使吴昌文战死后,南汉那时已败坏不堪,不能顾及。十二使君之乱愈演愈烈。十二使君及其割据的地区如下:①陈览,自称陈明公,据江布口(今太平市);②矫公罕:称矫三制,据峰州(今白鹤县);③阮宽,称阮太平,据阮家湾(在今永福省安乐县永姥社尚有古城遗址),一说据三带(水祥府);④吴日庆,称吴览公,据唐林(今河静地区),一说据胶水(今南定省春长县);⑤李奎,称李朗公,据超类(今北宁省顺城县);⑥阮守捷,称阮令公,据仙游(今北宁省仙游县);⑦吕唐,称吕佐公,据细江(今北宁省文江县);⑧阮超,称阮右公,据西扶烈(今为河东省青池县西扶烈社);⑨矫顺,称矫令公,据回湖(今富寿省锦溪县);⑩范白虎,称范防遏,据藤州(在今兴安省金洞县赤藤社有其祠堂);⑾吴昌炽,称吴使君,据平桥(在今清化省农贡县贻灵尚有其古城遗址);⑿杜景硕,称杜景公,据杜洞(在今河东省清威县保陀乡有使君城故址,一说杜洞江即锐江)。十二使君的名称及割据地区,各书记载不一,估计出名不出名的势力远不止此。封建主间的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和安定。967年,陈明公部将丁部领顺应这种形势,削平十二使君,称大胜王,命他的儿子丁琏当静海节度使。并于968年建立了大瞿越国,是为越南自主封建国家立国之始。 971年,宋征服南汉,却没有乘胜南下收复交趾。二年后,丁琏(丁部领?)以藩属身分,向中国进贡,请求册封。宋朝正受北面强敌威胁,只求表面平静,就封其为交趾郡王,“视为列藩”。实际上王国在中国批准之下,合法成立。但直到1174年南宋封李英宗为“安南国王”,这个封建国家才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承认。越南立国后,仍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保持“藩属关系”。丁朝(968~980)和取代它的前黎朝(980~1009)处于越南自主封建国家的草创阶段,为时较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