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9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番薯竟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unipodlucky 发表于 2009-9-19 21:4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1593年,50岁的陈振龙颇为艰辛地把“朱薯”藤条带入家乡福建时,他一定不知道,小小一根藤条将会在塑造“老大帝国”的过程中,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  万历六年(1578年),当张居正以福建为试点,清丈田亩、登记户籍、推行一条鞭法时,来自这个南方省份的消息让他“惊诧莫名”、“悲意顿生”:洪武二十六年全国性人口普查时,福建已有81万5千余户、391万6千余口;近二百年“生齿渐繁”之后,这个省份的在册臣民,仅仅剩余了51万5千余户、173万8千余口。短短几代人时间,户口锐减了接近六成。  户口的急剧萎缩,固然出于民间的隐匿瞒报,也折射了这个省份的尴尬境况。令人惊讶的是,又二百余年后,清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福建依旧灾荒不断、濒临破产,它的在册人口却达到空前的1500余万,增长九倍以上。与此同时,全国性户口也激增七倍左右,达到了惊人的4亿900万。  如此巨大的起伏,远远超出了前代经验。普遍认为,人口激增是那个麻木蒙昧、无力自拔的“老大帝国”时代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在这一人口曲线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外来农作物的身影。其中包括番薯。  引种  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这一年春天,在吕宋岛,当一种叫“朱薯”的农作物进入陈振龙的视野时,他定然会回望四千里水路之外,家乡福建那漫山遍野的红土地。  这一年,陈振龙50岁。他出生于福州府长乐县的一个中产家庭,年轻时考取过秀才功名。然而,在他生长的年月,一方面是科举艰难、“仕途壅塞”,另一方面,经商风潮弥漫于东南诸省,“中产子弟,什五游食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振龙也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  大批闽商前往吕宋,和西班牙人密切相关。在此之前,吕宋仅有华侨“约百五十人”。1571年西班牙船队征服菲律宾群岛后,大量采购生丝、棉布、陶瓷等中国商品。短短二十余年之内,“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明史-吕宋列传》)。  西班牙人带来的,不仅有滚滚银币,还有原产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史料记载,朱薯进入吕宋,约在1565年。征服诸岛后,“红夷常患粮米不足”,于是大规模推广种植。到1593年,这种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藤本作物,在吕宋已“被山蔓野”。陈振龙看到,当地土著“随地掘取”、“以佐谷食”(《金薯传习录》)。  朱薯价格极贱,并且极易引种,尺许薯藤便可“随栽随活”。然而,将薯藤带出吕宋,颇费了陈振龙一番周折。《金薯传习录》记载: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他们还在海关层层盘查。贿赂当地土著、“得其藤数尺”后,陈振龙将薯藤绞入汲水绳(另一说“编入藤篮”),混过关卡后,经七昼夜航行返回福州。航船抵达福州的日子,是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几天后,陈振龙之子陈经纶草拟了一份禀贴,游说福建巡抚金学曾“行知各属”、“效法栽种”;与此同时,由于担心“土性不合”,在纱帽池胡同住宅一带,陈氏父子寻“舍傍隙地”,开始“依法栽植”。  四个月以后,朱薯引种成功。经“启土开掘”,陈氏父子发现,朱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大喜过望之余,他们给福建巡抚衙门呈上又一份禀贴,宣称金学曾倘若肯推广朱薯,将“恩同山海”、“永垂不朽”。对此,金学曾同样振奋不已,在旌表陈氏父子此行“事属义举”之后,他认为朱薯的引种,“虽曰人事,实获天恩”(《金薯传习录》)。  当年冬天,来自吕宋的朱薯,被命名为“番薯”。  红土  对福建生民来说,番薯的成功引种,可谓恰在其时。  引种次年,福建南部遭逢大旱。《漳州府志》记载:“野草无青,禾无收,饿民遍野”。金学曾当机立断,晓谕闽南各县广为栽植。短短几个月之后,番薯大获丰收,饥民“足果其腹、灾不为荒”。  对这个依山傍海的贫瘠省份来说,番薯的种种特性,似乎专为它而生,专为它的禁海时代跨洋而来。  宋元时代,福建曾以通商、贸易、手工业、土特产而富甲天下。然而,进入明代以后,八面来风、万桅云集的景象,已经仅仅存在于先人的记忆和传说,一去不再复返了;自从“禁海令”颁行以来,灾荒、饥馑、“产米不敷”、民生萧条……种种苦难充斥民间,不绝史册。它丘陵纵横、红土处处,只有小片平原和盆地可以种植稻米;它不仅“田狭民稠”,并且土地贫瘠、零碎,“秋收甚薄”。以惠安县为例,仅隆庆五年(1561年),这个区区万余户口的蕞尔小县,“须输入米粮约七万石”(《惠安县志》)。  此外,台风、暴雨、干旱、水利不兴……所有这一切,注定了这个省份在禁海年月的赤贫破产。而引进番薯后,饥馑渐渐淡出了福建。  它粗生贱养,即使“地属沙土”也能成活,更不必说丘陵地、红土带了;它浅埋土中,风雨不能侵蚀,“兼抗干旱”;它产量极高,“上地一亩约收万余斤,中地约收七八千斤,下地约收五六千斤”……无怪乎,在漳州之后,它迅速蔓延开来,并且成为这个省份此后五百年的民生象征。  在福建,番薯“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它藤蔓延伸,覆盖了整个闽南红土带。时人的一份笔记记载:“遍地皆种,物多价廉,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随即,它的触角又延伸进闽东、澎湖和台湾。当郑成功船队为台风所困、下令在澎湖筹粮时,粮官杨英告诉他,当地“唯有番薯”(杨英,《先王实录》)。台湾的种植也异常普遍。此后,康熙初年,浙江温州、广东潮汕种植番薯的记载,也开始渐渐出现。不过两代人的时间,它已经成为东南红土带“民生赖以食”、“旱潦凶歉赖以生”的主要食物了。  在江南的推广,却一波三折。  山居  在陈振龙吕宋引种前后,几个浙江籍远洋商人也从日本带回了薯藤。然而,仅仅出于新鲜,普陀山的几个和尚才在寺前庙后种植了几株,它从未传播开去。而康熙初年,当陈家的第四代人、陈经纶之孙陈以柱携薯种前往鄞县(今宁波),试图让番薯在浙江生根发芽时,他同样铩羽而归。  陈以柱常年在鄞县经商。刚刚抵达江南时,他担心番薯“与土宜不协”;几个月后,番薯“经秋成卵,大逾闽地”,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效。然而,喜出望外之余,任凭陈以柱如何反复宣示,“教其土人如法布种”,也没有几家农户肯接受他的薯种。  在江南的失败推广,仿佛是番薯命运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它是至穷至贱之物。不论它的生长,还是它的主人,均如此。如果说,在福建之外的温州、潮汕、台湾,它也得以大规模种植的话,那么,必须认识到,这些地方的贫困、灾难、地貌特征乃至语言风俗,和福建都差相仿佛。它们都属于红土地的一角。而对鱼米丰美、异常富庶的江南来说,这种非果非粮的食物,几乎是多余的。  或许,也正因此,它的又一轮传播,只能跟随几百万贫贱流民的苍凉脚步。  也是康熙初年,为断绝东南诸省对台湾的供应,清政府下达“迁海令”。船只、房屋、稻禾一概焚毁之外,沿海居民全部向内地山区迁移,“违者立斩不赦”。在持续二十余年的迁海中,千万难民如同牲畜,眼神灰蒙蒙地走向深山,“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侥幸活下来的人儿,在贫瘠的坡地上开始了新的春播秋收,他们在洼地种下了稻谷、麦子,在丘陵种下了番薯以及另一种外来的农作物玉米……闽西、江西、广西乃至安徽,从此处处可见象征苦难的淡紫色番薯花。  如果说,在迁海时期,“哭声震天”、沟壑以死的景象比比皆是的话,那么,不久后另一次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西迁,则似乎包含了微茫的希冀。康熙三十三年,清圣祖下《招民填川诏书》,启动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在几十万湖广贫民之外,江西、广东、陕西……多达十余个省份的雇农佃农、无业游民,也纷纷加入了西迁的行列。这次迁徙,涉及几百万人,跨度近百年,而在浩荡的人流中,包含了上百万的客家人。正是他们将番薯带进了遥远的四川。  还不仅于此。大移民带来的连锁反应出现了,“湖广填四川”之外,是江西填湖广、客家填江西……几尺薯藤,从此在长江流域处处扎根。它并沿着一个个集镇,以扇面形状不断扩散开来:先期到达的湖广移民,或以脚步丈量,或以芭茅杆插占,圈尽了四川的良田沃土;后来的外省移民特别是客家人,只能进入边远的粘土带、丘陵区,乃至紧挨贵州、云南的大山深处。在这些地方,他们丢弃了稻种、麦种,并以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年复一年地种植下番薯和玉米。  乾隆年间,大移民风潮渐渐落幕了,然而,番薯的故事没有结束,尽管它已遍布了长江以南的任何一个角落。  它开始了向黄河流域的进发。  四海  将薯种带到黄河流域的,是陈振龙的又一个后裔,五世孙陈世元。  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史料只是勾勒了一个简单的陈世元形象:和陈振龙一样,他亦儒亦商,年轻时曾是监生;此时,他已步入中年,并生育了三个儿子。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他又一次以商人身份来到山东胶州(今青岛)古镇口时,他发现往昔富庶的胶州天灾横行、饥馑四野。他后来写到:“时东省旱涝蝗蝻,三年为灾。”  他的血液里,流淌着这个家族关于番薯的情结。而他颇有担当、略具古风的性格,使他从一开始,就以浩大的手笔、长久的努力,以及周密的思虑,在黄河流域推广着百余年前他的先祖从吕宋带来的薯种。  在古镇口,他同样进行试种。不过,风险和荣耀,此时超出了一家一姓的范围,他邀约他的两个朋友,余瑞元和刘曦加入这个事业。次年,他们集资购买了农具、招募了几名有丰富经验的壮年农夫,垫付路费工钱前往胶州。一开始,古镇口的试种失败了,“(因)地早寒,人不知藏种至春萌生,(成活者)十仅二三”。  乾隆十六年,他们再次集资,“雇人回闽赶运补其缺乏”。这一年,试种大获成功,“秋间挖掘,子母勾连,如拳如臂”。古镇口居民先是“乃各骇异”,继而“咸乐受种”。  古镇口推广成功后,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胶州、山东全省乃至整个黄河流域。这一期间,不仅陈世元的三个儿子,陈云、陈燮和陈树先后参与,并且,一本薄薄的《金薯种植法》也开始风行于黄河沿岸。番薯的传播,得到了各省地方官员的大力扶持。  乾隆十八年,陈云携带薯种前往胶州州治,知州周于智当即出示布告,宣示番薯的“六利八大益”,而当地举人纪在谱也“各庄传种、受法适收”。次年,番薯传入潍坊,举人王某召集亲邻,“竞来传习,处处埋掘”。而不久后,山东布政使李渭更让人以快板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番薯。  山东之后,是河南、直隶。乾隆二十二年,陈云及其幼弟陈树以朱仙镇为中心,开始了河南全省的推行;与此同时,陈世元的两个朋友,余瑞元和刘曦也结伙前往北京通州,不仅试种成功,并使番薯风行于长城内外。而此时,年迈体衰的陈世元,已经在自己福州的寓所里整理《金薯传习录》一书了。  胶州、潍坊、朱仙镇、通州……这些四通八达的地名,不久后让番薯传习北方各省,传习四海。饿殍遍野的景象,似乎渐渐淡出生民的视野了。几十年以后,在福州乌山,祭祀金学曾、陈振龙二人的“金公祠”出现了;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陈振龙渐渐成为福州民众心中的城隍神,人们封他为“水部尚书”。直到今天,走进福州的许多街巷,依旧可以看到他的寺庙,他的名字。  只有在历史的深处,还残留着一些更重大的事实与真相。  余音  番薯传入中国,正值“一条鞭法”推行全国之际。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徭役的编征由人口转向财产;它对历史的长久影响,则是编征的权限从里甲上收到州县。如果说,编征权保留在里甲的时期,人情、名声、自发监督、信息透明度……所有这些,都还残留着民间自治的痕迹,从而让编征还尚显公正的话,那么,当编征权被上收到遥远的州县时,官府与民间的对抗就不可避免地显著、尖锐了。当代学者吴思的《血酬定律》,描述的大多是这一背景下的官民对抗。  不仅如此。徭役的以财产为基准,在制度上酝酿了人口的过度繁衍。以福建为例,万历初期,人口被大量瞒报,这是户口急剧萎缩的最大原因;而“一条鞭法”推行之后,人口繁衍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对社会公正的毫无信心,迫使人们转向人口投机。此后,中产家庭开始了这样一种生活:一个孩子务农,以继承家业;一个孩子经商或当手艺人,以寻求额外回报;最后,是一个最聪明的孩子读书、科举,为家庭寻求社会地位,并为前二者提供基本保障。  番薯的传入,正在这一时期。无怪乎,它能够弥漫赤贫的红土地带。  清承明制。于是,早在康熙五十年,在一份诏书里,清圣祖就忧心忡忡地谈到,“户口渐繁,地不加增,民生有不给之虞”。然而,他们是少数部族,他们统领着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家,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他们的狭隘视野。清圣祖当年下诏,“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增收钱粮”。  十一年以后,清世宗即以此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所谓“摊丁入亩”,即取消人头税、以土地为唯一税基。在农业中国的视野里,它似乎是抑制兼并、杜绝贫富悬殊的善政;然而,在人丁过剩、土地严重不足的年月,它打开的却是人口过度繁衍的最后一道闸门。乾隆十四年,正是陈世元目睹胶州灾荒的年份,又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进行着。不久后,各部、各省、各地官吏纷纷上表,祝贺全国人丁达到1亿7千7百万有余,并认为它是盛世的象征。而在雪花般飞舞的上疏背后,则是一幅暮气沉沉的社会景象。  “平余”、“重戥”、浮收、折扣,种种陋规层出不穷。在人多地少、官吏腐败的前提下,小农经济被不断被细化、强化。为了填饱肚子,农户最大可能地排斥商品消费;几乎家家织布,用于商品生产的32锭纺车消失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手工业投资,也被高利贷和土地投资普遍取代……西方观察家所称的“低水平均衡网”出现了。  更重要的是,在两次重大财税改革、人口繁衍成本不断降低的条件下,在公正缺失、人口投机成为必要的背景下,唯一可能的平民出路,在于生育。无论“多子多福”的迷信,还是“人多力量大”的乡间生计,都验证了这一点。然而,作为投机行为,失败必定多于成功。于是,番薯、玉米、马铃薯和高粱,渐渐成为了芸芸众生的主要食物。  杂粮流传越广,林地越是稀疏,旱涝蝗灾越是频繁,而黄河也越来越难以驯服……人口、杂粮和灾害的恶性循环,就这样不断加剧着。所有这一切,最终勾勒了一个毫无希望的老大帝国。  而番薯,也因此夹杂在晚期帝国的余音中。        (文:丁三)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qq23742066 发表于 2009-9-19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新浪“论坛-新锐社区-文化漫谈”栏目审核通过并推荐此文。文章下方显示“博论坛”标识,欢迎点击图标到论坛互动。问好博主!         

14

主题

10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jarful3665 发表于 2009-9-19 23:07:05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顶对于大多数散户朋友来说资金少辛苦钱炒股是拿来赚钱的不是拿辛苦钱去亏的可以考虑适当波段操作但不能对操作过程过于苛刻永远不要指望买在最低抛在最高即使是主力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股市没有股神没有人能买到最低点也没有人能卖到最高点快进快出不可恋战股市俗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割肉的是师爷散户就是要以少赚钱短进快出 赢利就出我有三个理由能让你放心顶我们在带你做的时候也有资金进入你要是亏了一万我们就得亏几十甚至上百万没有把握的事我们不会做的顶资金一直是在你手里进行操作我们之间不涉及任何资金流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