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3年,中央民族学院设置侗语专业,开办侗语班,郑先生与杨权、龙明耀两位侗族老师配合,一起整理侗语音系,设计出一套用拉丁字母书写的《侗语课本》,开始侗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1955年,他和两位侗族老师带领学生去湖南通道坪坦侗寨实习,还对邻近地区以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的侗语进行调查,深入学习侗语,实际接触侗乡。侗族地区的旖旎风光、侗族地区的纯朴乡风和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来自大城市的外乡客,郑先生因此与侗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从感情上完全融入了侗人之中。 1956年,郑先生参加侗语普查、编写侗语调查报告、制定侗文方案、培养侗文师资等项工作。并调查了仫佬语和毛南语,为今后开展侗语及同语族语言的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 1959年郑先生返回学校后,除在本校文物室工作过一段时间外,一直在系科从事语言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曾在中央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广西壮文学校讲授过《语言学概论》、《汉语音韵学》、《壮侗语族语言概况》、《无文字民族的古籍搜集整理》以及《现代侗语》、《侗语方言》、《侗语语法》、《侗族民间文学讲读》等课程。除《语言学概论》和《汉语音韵学》外,其他课程都自编讲义。 教学之余,他笔耕不断。曾参与《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侗语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侗族和仫佬族部分、《中国民族百科全书》11卷侗族部分、《侗族通览》语言部分、《民族知识丛书·侗族》、《侗族文学史》、《侗族史诗--起源之歌》、《贵州侗语》(英文版)、《侗歌三百首》、《仫佬语简志》、《黄河文化丛书·服饰卷》等著作的编写工作。他还在《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侗文专刊》等杂志上发表许多很有见地的文章。 郑国乔教授到过许多侗寨,亲身经历过许多侗乡的民俗活动,他能讲一口流利的侗语,能与侗族群众直接进行思想交流,对侗族人民的情感很深,为侗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为侗族培养一大批语言文学方面的专门人才,所以许多侗族人士亲切地称他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