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乡老党员杨世珍先进事迹点滴
<o:p></o:p> <o:p></o:p>一位白发鬂鬂的侗族老人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义务教英语,退休七年,不计报酬,义务培训山村中小学生英语的人数已达4000多人次,他就是黎平县尚重镇民族中学71岁的侗族共产党员、退休高级教师杨世珍。<o:p></o:p>杨世珍老人生活在被黔东南州委、政府列为“两山”扶贫攻坚的乡镇之一的尚重镇,这里距黎平县城100公里,是边远的极贫乡镇,这里位于老山界山麓,群山环绕,坡陡谷深,交通和信息比较闭塞。为了让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走出大山,退休七年来,杨世珍老人的足迹涉及县境内和锦屏、剑河、榕江等邻县的16所中学、25所小学,自费坐班车到外地义务教英语达60多次,仅车费就花去2800余元。尚重镇领导和学校领导十分敬佩他这种“教书狂”的精神,但又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劝他注意休息,不要四处奔波了,他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大山里的孩子太穷、太苦,对英语了解得比较少,趁现在还能行走,给孩子们教点英语是应该的,与其让知识埋入地下,不如趁有生之年奉献给社会。”<o:p></o:p>杨世珍老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1953年他到都匀读高中,因家里很穷,他星期天去火车站货场做零工,解决生活费,因无钱买被单,就用几张旧报纸铺床睡。196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考取了贵阳师范学院外语系,1964他成绩优秀得到院领导的重视,被留校工作,在师范外语系当过办公室主任,干了15年。因家乡的英语教师紧缺,他主动要求调回家乡黎平教育局工作,1980年他又提出回到养育他的尚重镇民族中学专教英语,这是尚重镇第一个返回家乡教书的大学生。一干就是20年,直到1999年退休。<o:p></o:p>杨老师在退休后的七年里走遍了黎平县尚重镇所有中小学,翻山越岭,不辞劳苦。教英语单词、英语句型转换、词语搭配、英语中延续性和终止性动词的用法特点等。为了做到寓教于乐,有时教中文和英语的歌曲。所到之校,受到广大师生热烈欢迎。<o:p></o:p>除此之外,杨世珍还念念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家乡多做些力所能及之事。<o:p></o:p>他所在尚重村二组,有一公里长的一条小水沟因年久失修,从沟头到沟尾多处漏洞,无法引水灌田,他二话不说,自己出钱买水泥,自己挑水泥和沙浆,同群众一道把沟修整好。<o:p></o:p>尽管已退休,但学校的事情他总放在心里。他见到教学楼的墙壁脱落,就自拌灰浆补墙,见课桌凳坏了,他就动手修整课桌凳,见学校的厕所脏了,他就亲自打扫,见社会的闲杂青年进校滋扰,他就当起义务治安员,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o:p></o:p>得知贫困生上学困难,他就慷慨解囊,用他自己的工资资助十多个大、中、小学生,少的三十元,多的上百元,累计达3400元,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感激和爱戴。<o:p></o:p>在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杨世珍老人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活动中,每次支部开展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参加,认真作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党性分析材料,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他都不懈怠,认真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去完成。为各机关单位义务上党课10余次,到各支部指导先进性教育黑板报的编辑,还亲自编写黑板报10期。特别是为响应尚重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旅游兴镇、提高群众英语基础这一目标,他开设了一个英语学习班。为满足教学需要,没有教室,他就用自家的房子当教室,没有课桌凳,他向别人东借西凑,连自家用于吃饭的桌凳都用上;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写一套适用于农村教学的英语教材。还准备利用在自家的老宅地建造一幢能够容纳80人的房子,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英语,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山。 <o:p></o:p> 这就是他,一个退休老党员的真实感人情怀。詹家翠 <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