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448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浪网连载: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

[复制链接]

24

主题

8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aft981918 发表于 2009-9-20 14:5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的就是我们这块儿的事情。<div id=[/img]

19

主题

9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arisenchinee 发表于 2009-9-20 16:54:4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故事——一日,湖南一记者下乡采访,突见一公牛追人,急忙开机拍摄。牛至近前,突见“hntv”标志,遂急刹,掉头而遁,心里骂曰:今日背时,碰见条大公牛!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comedovial 发表于 2009-9-20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在这儿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dd8130978 发表于 2009-9-20 20:49:15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事啊?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xabcw 发表于 2009-9-20 22:46:30 | 只看该作者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em01][em01][em01]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钱琨 发表于 2009-9-21 00:43:4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读。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 作者:黄晓阳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unwitquitch 发表于 2009-9-21 02:41:00 | 只看该作者
据说这两年市面上流行一本书,书名是《湖南人凭什么?》。它暗藏的意思是,湖南人为什么能异军突起?《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一书正是对湖南电视产业高速发展的探索与剖析,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电视业有现实启迪意义。   在中国最近十几年的改革与经济转型进程中,传媒业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电视湘军在这场变局中是一支格外引人注目的地方力量。之所以强调他们是“地方力量   ”,是因为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的媒体资源并非按照市场原则来分布,而是按行政区域划分。在这一历史环境中,湖南广电既不具备中央台的资源配置优势,也不具备沿海省份的经济优势,但是他们却突破了种种局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电视湘军到底凭什么呢?   我想,主要是凭着他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这股精神,使得电视湘军成为当今传媒界特别能战斗的群体。   1999年秋天,第十七届金鹰电视艺术奖在深圳颁奖期间,我和魏文彬同志经历了一个难以入眠的夜晚。那时候,我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工作,对于我而言,如何把金鹰奖办成一个有全国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电视湘军也刚刚声名鹊起,产业初具规模,文彬同志满脑子都是澎湃的激情。尽管我俩的角色不一样,但是我们兴奋的缘起和使命的归宿却是那样的一致:都希望中华民族文化产业迅速成长和崛起。于是我们促膝畅谈,一个大胆的思路当晚就形成了。不久后,中国视协和湖南广电签署协议,湖南广电获得了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举办权。   一转眼金鹰电视艺术节在长沙举办了五届,每一届我都要和湖南电视人摸爬滚打好一阵子,那些日子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电视湘军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前三届金鹰节,每次都赶上长沙的秋雨天气,外界有人嘲笑说这是湖南人好大喜功带来的“霉运”,但事实上,秋风秋雨愁不煞湘军的士气,反而增添了他们的斗志,他们追求极致的精神给我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虽然几次都是秋雨连绵,而他们依然是满怀豪情壮志。面对这样的团队,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困境可以使他们气馁。   以往的金鹰节或许有很多得失可以总结,但我坚信这个文化活动在湖南电视人的手里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活动。作为一个地方传媒集团,他们敢于承办一个国字号的大型活动,本身就体现了敢为人先的风范;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团队不仅有心忧天下的情怀和目标,更有极为扎实的操作执行能力,以及改变困局的智慧和勇气。   由此,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等影响全国的节目,发生在湖南广电,决非偶然,而是和电视湘军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密切相连的。电视湘军凭什么?凭的就是隐藏在他们团队中那种创业激情,以及他们行走在路上的稳健而扎实的脚步。   是以为序。   杨伟光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yehustudio 发表于 2009-9-21 04:38:15 | 只看该作者
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互为支撑,这样才能傲立于世。   ——魏文彬语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2005年12月23日,是我约定和魏文彬对话的日子。   在此之前,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办公室主任王小夫给我找来一大堆资料,绝大部分是这些年来魏文彬所作的年终总结报告以及其他报告。这些报告和我以前读过的那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报告是那么的不同,这是一篇篇美妙的散文,是一条珍珠闪烁的河流,那种体现魏文彬哲学思考的语言和智者的思辨,俯拾即是。读这些报告,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畅快和醍醐灌顶的警醒。   我的思绪游走在这些文字中时,脑中映现的,是一个傲世独立的背影,他就是1993年的魏文彬。   魏文彬出任湖南广播电视厅厅长是在1992年底,任命发布时间是1993年初。不是深秋,先是隆冬,后是早春。我不知道满怀英雄主义色彩的魏文彬接过这副重担的时候,是否真的去橘子洲头走一走,立一立,但我分明看到了那个站在橘子洲头的背影,他遥望长空时和滔滔的江水对话,朔风劲吹,寒流和暖意,在他的周围形成巨大的涡流,仿佛两支远古的军队,在这里奔突厮杀。   “问浩瀚长空,谁主沉浮?”此刻,我能感受到魏文彬灵魂深处的呼号。   12年后的2005年,我踏上橘子洲头,伫立于这块神奇的土地,望着北去的湘江,感受的并非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也不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激越,而是《超级女声》在明净的天空中巨大的回响,是《国球大典》横贯历史长河的不绝涛声。   此前,我通过《还珠格格》知道了欧阳常林,通过《快乐大本营》知道了李湘、何炅,通过《玫瑰之约》知道了冯琪,通过《超级女声》知道了汪涵,通过《谁是英雄》知道了大兵。但非常遗憾,我不知道魏文彬。与这些台前的欢乐英雄相比,魏文彬永远默默地站在幕后为他的团队鼓掌,在欢乐的舞台上,他永远都只是露出一个背影。   我去网上搜索魏文彬,以为用“魏文彬”三个字作为主题词的文章会汗牛充栋,事实上这类文章极少,更多的时候,这三个字就像内敛的村姑羞于见人一般,淹没在文字的瀚海之中,只有百度强大的搜索引擎才可以找到。   这或许就是真正的魏文彬,让人感到他无处不在,又无所存在。这也正是魏文彬领导下的湖南广电的灵魂,他们正在走进平民的生活领空,和平民一起舞蹈并且欢乐。他们是精英,但任何精英走进平民之中,便如一颗珍珠汇入了大海。大海便是他们的泥土,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精神所系、情感所在。   这种平民路线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哲学。而这一切,源于12年前的一个乡村之夜。那是一个典型的湖南山乡之夜,那里有一条魏文彬至今叫不出名字的河流,顺着岸边依次而建的吊脚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岸边,还有另一条河,那只不过是一条坐着竹制小凳,远远地看着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的乡民的河。刚刚担任台长的魏文彬,在那个夜晚突然勃发了诗人的兴致,独自步出简陋的乡村招待所,想去和乡风进行一次夜话。最后,他看到了这条乡民组成的河,听到了乡民们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些雪花点发出的欢乐的笑声,他震撼了。那一瞬间,他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哲人,一个脉搏永远和平民一起跳动的哲人。   不能说后来所有的改革都源于这次吊脚楼前的灵魂洗礼。但这幅画面深深地烙进了魏文彬的脑海。每当他遇到阻力的时候,这幅画面便会突然地跳出来,激励他并且鞭策他,令他获得新的动力。   出版社约我写湖南广电时,我心怀忐忑。   某一天中午,和一帮新认识的朋友吃饭,其中某位官员听说我要采访湖南卫视和魏文彬,当即以一种虚心的态度,表示要和我探讨。他说,魏文彬是湖南的罪人,湖南卫视是湖南的耻辱。我被这话吓了一大跳。湖南卫视令湖南人的名声,在全国提升了许多个档次,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影视文化的地标性所在,但在湖南人自己的心目中,难道是这样一种形象?这位官员又说,如果不是湖南卫视在全国还有点名声,魏文彬早就完蛋了。   我说,你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他说,湖南是一个穷省,魏文彬花三四十亿建成的金鹰城不建在市中心,却选在那么一个偏僻之处,对整个长沙的市镇建设起不到丝毫拉动作用,这是在糟蹋湖南人民的税款。湖南卫视赚了那么多钱,不去投资实业,增强湖南的造血功能,却搞什么《超级女声》、《闪亮新主播》,招徕一帮孩子在那里瞎胡闹,这是拿湖南人民的血汗钱当纸烧,点燃的是他自己头上的光环。   我想问,是不是那些两弹一星的功臣们卖卫星赚了钱之后,就一定要投资养鸡场卖鸡蛋,才叫造福地方增强了地方造血功能?湖南卫视搞金鹰节,搞《超级女声》,搞《国球大典》,数以万计的演员、观众、歌迷云集长沙,他们在长沙消费,在长沙欢乐,是否拉动了长沙经济?数以亿计的手机短信,是否给湖南经济输血了?大品牌商家开始将目光投向湖南,给湖南带来的将会是什么?   自此之后的6个月时间里,我8上长沙,最长一次住了25天,先后采访了近百人次。最令我惊叹的,并非魏文彬在一片荒山野岭中开创了今天的金鹰城,也不是湖南卫视上星之后,在中国电视业刮起的那股快乐旋风,而是13年前,确定大产业目标的远见和胆识;而是湖南广电这个群体热血澎湃、激情四射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是13年如一日的亲民追求和恒久不衰的事业热情;而是辉煌中保持警醒、挫败中获得坚韧的大智大勇。

18

主题

9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cerateseems 发表于 2009-9-21 06:35:3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觉得魏文彬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诞生是一个异数,现在我才知道,魏文彬们没有在这片土地上沉没乃至灭亡才是真正的异数。   这是一片承载着厚重历史重负的土地,也是一片诞生哲人和神话的土地。   思想家王船山在这里开坛设讲,酝酿了一次决定湖南数百年思想走向甚至是地域文化定型的新理学革命,直接催生了曾国藩、左宗棠乃至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湘军团体以及湘军精神。   诞生于这片土地的毛泽东,颠覆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开始了一场意识形态的摧毁和重建。魏文彬也在颠覆,他颠覆的是一种文化状态,一种由新兴的电视技术积淀的文化状态。他把传统电视文化中电视人的电视,变成了平民的电视,将传统电视观念中的娱乐大众,变成了大众娱乐,把固有观念中电视传媒的事业性导向产业性,实现了一次观念颠覆,也实现了一次价值回归。从此而始,电视由公主变成了平民,走下了高高在上的辉煌宫殿,成为布衣百姓中最真实最普通也最可亲的一员。   与先哲们的伟大相比,魏文彬们无疑是渺小的。然而,他们在颠覆旧观念重建新秩序方面,却是相同的,这大概也就是自曾国藩始,湘军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傲然凸现于中国历史长河的真正意义所在。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simpleoctyls 发表于 2009-9-21 08:32:45 | 只看该作者
姜欣是对的,魏文彬确实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电视王国之梦。   这个梦才刚刚开了头,或者说只是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省委就给了他一个新的位置,一个虽然和电视相关,但主要是行政事务的位置。他的心中,顿时有一种告别心爱女神的失落。      离开组织部返回电视台的路上,魏文彬一点激动的感觉都没有,他的脑子里,反复跳动着一幅画面。   画面的主体是一个山中的乡镇,一条河从镇子的当中流过,河的两岸,青山逶迤,山川秀美。沿着河的岸边,是层层叠叠的吊脚竹楼,竹楼的前面,是一块又一块由青石或者麻石嵌成的街道,窄窄的蜿蜒的呈梯状排列的麻石小街。遇雨的日子,那些被岁月磨蚀得中间凹进去的麻石上,积着一层浅水。水面如镜,倒映着旁边栉比的吊脚楼。   这样的画面,如果出现在画家笔下,那是一幅最美的山乡风情。   然而,真实地走进这样的山乡生活,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在岁月的风雨中煎熬太久的吊脚楼太陈旧太古老,有一种不堪重负的压抑。那些赤着脚、背着背篓的孩子们在麻石板上踏起的水珠,并不轻快和浪漫。   这是1991年,身为电视台长的魏文彬在湖南西南部山区怀化搞调研。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吊脚楼,带给魏文彬的震撼并不大。出生于湖南北部桃源县山区的魏文彬,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身上弥漫的是乡土的气息,骨子里流淌的是山民的血液。对于山,他太熟悉了。熟悉的地方,不可能有风景。   入夜,魏文彬走出了镇上那惟一的简陋招待所,沿着麻石小街散步,耳边不时传出山里妇女大声的吆喝,那是呼儿唤女回家吃晚饭的声音。这声音倒是让他感到亲切,他一下子回到了儿时,母亲面向山峦大声地喊着他的小名:“老虎,吃夜啦!”声音被对面的山谷复制形成回响,在绵延的山脊间酣畅地流动。与之呼应的是鸡、猪和鸟们的鸣噪。   麻石街的两边,摆满了高高矮矮的竹制的木制的小凳,那些凳子杂乱却又有秩序,就像旁边那条哗啦哗啦流淌着的溪流。   魏文彬沿着小溪的流向走了一阵,背后入夜的山寨开始喧闹起来。这种喧闹令魏文彬感到陌生,这似乎不是山乡该有的夜景,除非是节日。他决定返回看个究竟,重新踏上那条麻石小街,发现那里坐着站着满是人,淳朴的乡民们,将那条原本窄小的小街,挤得变了形。这些人聚在一起,并非举行隆重的节庆,而是看电视。   电视是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摆在高处的一幢竹楼前。那是山乡的一间小杂货店,电视机摆在杂货店的柜台上,面对着麻石街,电视机前面,密密麻麻站着坐着,全都是人,男女老少。站在边缘的魏文彬伫立着,小小的黑白屏幕在他们面前,只是一扇小小的窗口。电视中播放的是湖南电视台节目,一个空洞而且苍白的专题片。   没有人知道湖南电视台台长和他们站在一起,也没有人清楚此时的湖南电视台台长心灵最深处的感受。   那不是普通的感受,而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魏文彬说:“我是湖南电视台台长。我见他们看我们的专题部做的一个专题节目,就是我讲的那种文化不高、知识不多、情感也不佳的节目,在那里故作姿态、无病呻吟地呵喔嗯啊。我看了觉得汗颜,觉得无地自容,看得我的脸阵阵发热。撒向人间都是沙啊,这就是我们的节目现状。”   魏文彬在那里转来转去,恨不得冲上去,将那台电视机给砸掉。   这不是乡民的错,而是湖南电视人的错,是他这个电视台长的错。老百姓需要文化消费,就像人们饿了需要吃饭、困了需要睡觉一样。他魏文彬领导下的湖南电视台给人们提供的是什么?不是文化的大餐,而是杂烩,还停留在瓜菜时代。在这个文化消费链中,受众真是可怜,他们没有选择,电视人提供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电视人为他们提供的是一盘未经精工细琢的沙子,他们同样吃得津津有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魏文彬早已经总结过了。电视台目前的情形是“能干的不能去干,不能干的拼命干”。   电视台在当时是朝阳行业,日子红红火火,收入是全社会最高的,有门有路的人,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行业钻,一千多员工之中,有一些是裙带关系或者拿着领导的条子进来的,这些人中还有一些是领导眼中的红人,台里的骨干。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知识分子,看到这种状况寒了心,离一线越来越远。一些不懂电视的人搞电视,真正懂得电视的反倒靠边站,不出现这样的无病呻吟作品,才是咄咄怪事。   那一刻,魏文彬下定了决心,要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中国老百姓提供真正的精神产品,矢志不渝。   第二天,魏文彬黯然告别那片给他留下耻辱的山水,返回长沙。   他将一位老电视人刘学稼请进了自己的家里,请进了自己的小书房。   魏文彬的家在电视台大院里。从德雅路288号正门进去,向右有一条小小的坡道,坡道的顶端是电视台的办公区。沿着坡道向前走约十米,右边有几幢房子,是电视台的宿舍区,魏文彬的家就在第一幢的一楼,一套不足百平米的房子。里面空间实在太小,魏文彬将阳台隔了一下,隔出一间小小的书房。这是他心灵的圣地,一个绝对隐私并且绝对文人的角落,轻易不肯让别人涉足的区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