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军碗”,动人的故事传侗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hrene5384 发表于 2009-9-21 18:2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红军碗”! 在有“侗乡之都”美誉的贵州黎平县采访,记者不仅频频听到这个特别的名词,还听到了许多有关“红军碗”的动人故事。 “这是我父亲谢常运留给我的‘红军碗’,已经珍藏了72年!”今天上午,在县城东门外的东关村,72岁的谢梦红捧着一个白色的树脂盘子,激动地对记者说。在侗族人眼里,盘子、饭盒等盛饭的器物,都视为碗。谢梦红患了脑血栓,语言表达有些困难,他的老伴王长青代他讲述了“红军碗”的来历。 1934年12月,谢家在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时分到的财物中,有一个被全家视为珍宝的树脂盘子。和大多数侗族干人(穷人)一样,谢家吃饭都是用树叶或树皮盛饭,有了这个盘子,就象征着今后能过上好日子。红军离开黎平时,谢常运怀揣这个盘子把红军送出十几公里。返回时,一个红军指挥员送给他一张写着“红军一定会帮助侗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条子。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往事,他给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谢梦红”。后来,谢常运成了黎平县解放初期最早入党的农村基层干部之一。谢梦红也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了当地教育战线的先进工作者。 “42年前,《民族画报》还专门报道过我们父子俩的事呢!”谢梦红尽管说话很吃力,但听完老伴的介绍,他点着头接上话茬,“至今,我还用‘红军碗’来教育子女。” 在黎平,有关“红军碗”的故事还很多。记者随县文管所谢所长4天徒步70多公里在红军经过的少寨、草坪等5个村采访,就收集到十几个红军关心侗族老乡的故事。如红军给路边要饭的老人送米饭和饭盒,想方设法为一个产妇炖了一大碗鸡汤等,个个情真意切。 “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想着要让老百姓吃饱肚子。‘红军碗’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尽快让侗乡群众富起来!”县委书记杨胜勇告诉记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里提出了“旅游兴县、林业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方向,开发出70多个旅游景点。新建成的可起降波音737客机的黎平机场,近日即可通航,黎平新侗乡一天一个样…… “红军碗”的故事,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留在了老区人民心中。同样,它折射出的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解放军报黎平7月23日电 记者 姜兴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