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求意见稿)邓敏文 岩洞社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南面,现在行政归属岩洞镇岩洞村管辖,距黎平县城28公里。岩洞是一个古老的侗族聚居村寨,全村800多户,4000多人,95%以上是侗族。尽管岩洞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地理优越,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侗人聚居社区。为尽快改变岩洞社区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现状,根据黎平县“旅游兴县”的总体构思,结合岩洞社区的历史和现实,特提出岩洞社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围绕旅游产业,建立“四个基地”。1、建立侗族大歌保护和人才培养基地。岩洞社区是侗族大歌创作和流传的中心地带,素有侗族大歌走出国门第一寨的美称。这一基地实际上于2000年4月美国福泉基金会在岩洞中学创建“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时已经开始建设。2003年2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福特基金会侗族大歌保护项目组又在岩洞镇创建“侗族大歌保护基地”。可以说,这一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坚持和逐步完善。2、建立侗族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岩洞社区是侗族传统纺织工艺保存最好的社区之一,其中以民间染织、刺绣最为著称,包括原始的葛布制作,豆浆印染,亮布制作,以及侗锦、花带、袜垫等手工艺品生产。这些都是当地侗族妇女最擅长的传统技艺,需要挖掘、继承和发展。然后通过市场运作,将这些手工艺品向国内外广泛销售,以增加当地农民尤其侗族妇女的经济收入。目前黎平县金鼓楼民族工艺公司与沿海有关单位正在岩洞社区对当地侗族妇女进行刺绣技术培训,日本有关人士对岩洞社区侗族妇女的手工艺品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岩洞侗族妇女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基地正在逐步形成。3、建立侗族传统糯禾培育和生产基地。侗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民族,侗族人喜欢吃糯米饭。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侗族祖先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糯禾培育和生产经验。尤其是在糯禾品种的多样性方面曾经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Yongc Jenc、 Yongc MeesYongc KgeenvYongc BagxYongc MuicYongc LonglSeep GalBagx Weenh、 Oux KgenxDongh SipOux Gaos NyalOux BeihOux BieenhOux Naemx LiagpOux Paip KgohOux Bieev KguicOuxDial Naeml、 Oux Dial Yak (以上均为侗语)和矮糯等20多个传统品种都是侗人曾经种植多年的糯禾品种。这些传统品种均已面临失传或绝灭的危机。高产的杂交稻虽然解决了许多人的吃饭问题,但也给稻种的多样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不及时拯救,将给传统稻作文化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随着吃饭问题逐步解决,人们对食品的多样性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给侗族的传统糯禾生产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岩洞社区则为这一机遇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的目标是:吃糯饭,到岩洞;买糯米,到岩洞。然后再用这些糯米加工成糯米酒及其他系列糯米食品供应国内外市场。4、建立侗族传统稻田鱼生产基地。岩洞社区的侗族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稻田里养鱼的传统习惯。稻田鱼不受污染,味道鲜美,是当前消费者普遍追求的美食之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岩洞地区山冲田多,水源充足,农民在稻田里养鱼的经验非常丰富,而且能与糯禾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大面积发展稻田养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发展胺鱼生产和钓鱼、烧鱼文化等。我们的目标是:吃田鱼,到岩洞;买胺鱼,到岩洞;烧鱼、钓鱼,到岩洞。 以上“四个基地”,都能与旅游业紧密结合,都可以和“旅游兴县”紧密挂钩。我们的希望是:朋友帮助,上级支持,大家齐心,尽快把岩洞建成一个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社区。 (此构想已经和当地乡村干部及部分老农交换了意见,他们十分赞同并表示积极支持。) 2005年6月13日写就于岩洞<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