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川东杨必坤补坤海文/摄影 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龙津风雨桥,比广西三江“程阳桥”还长185米,号称“侗乡第一风雨桥”。 重新修复的龙津风雨桥长252米,宽12.2米,人行道宽5.8米,由桥、廊、亭三部分组成。桥墩高15米,呈船形状,用规则四方的青石围砌而成。15孔水道,16座石墩,在滔滔( 氵舞)水中一字形排开,近看如16艘迎风破浪的竞舟,远看像喷津吐涎的龙齿。钢筋水泥桥面上,7座凉亭雄踞长廊之上。廊檐3层,亭檐5层,深蓝色的琉璃瓦,佐以白色的檐口,层层呈龙鳞。作者独具匠心,采用挂枋吊挂建筑方式,使亭、檐级级而上,势态如飞,极为壮观。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成百上千的脚柱、悬柱、枋、檩凳、栏杆、悬瓜,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均以榫相衔,不用一钉一铆。亭与亭之间的廊脊上,嵌着兽头和金黄色的“双龙抢宝”,一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芷江龙津风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历经沧桑400余年。 在溪河上修建风雨桥是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 氵舞)水河将芷江城划为东西两半,滔滔( 氵舞)水,终年不断。以舟为渡的两岸百姓及商旅行人常常葬身鱼腹。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沅州城有个叫宽云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桥资金15000两白银、粮食11万石,在此修建了风雨桥,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名“龙津风雨桥”。但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一场山洪,将龙津风雨桥毁于一旦。 明宗祯六年(1633年),驻沅州的云南都司佥书阮呈麟带头捐款,重修龙津风雨桥。没想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把大火又将龙津风雨桥化为灰烬。此后,复修、水毁、火烧、征战,一直是这座风雨桥的主旋律。 抗战初期,政府当局将龙津风雨桥上的廊、亭悉数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桥。芷江机场是盟军的主要空军基地,而龙津风雨桥是大西南主要军需供给线。因此,机场和龙津桥成了日机的主要轰炸目标,最多的一天27架日机轮番轰炸。令人惊奇的是,龙津风雨桥在水灾、火灾面前显得脆弱,而在侵略者的炸弹面前则刚强不屈,任凭日机怎样狂轰滥炸,它却安然横卧在( 氵舞)水之上。 1998年春,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复修龙津风雨桥,当地群众筹资600多万元,整个施工工程于1999年初全面启动,当年11月建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工程如此浩大、艺术如此独特的仿古建筑,掌墨师竟是芷江县垅坪乡李秀清、邹小龙两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民。56岁的李秀清十几岁就开始跟随师傅学艺,做工全凭刻有尺寸的三尺棍。县委、县政府不拘一格,大胆用人。几位无职称无级别的掌墨师,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且比原来预想的做得更加完美。上百号人施工,未伤一人、未损一物,连榫头都未损坏一个。 如今复修的芷江龙津风雨桥,是一座集贸易、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侗族风雨桥,它是历史古迹和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成为华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子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