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常收到朋友发来的手机短信,看了之后,也就删了,很少回或转发。时间一长,朋友们都说我是个木头,也就懒得再给我发短信。事实上,在收到朋友们发来的短信后,我宁愿打个电话过去说一声谢谢,也不愿发短信。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交车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要不望着手机傻笑,要不就是右拇指不停地在上面按键,总觉着好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仅仅靠互发短信就能完成?再者说,有些东西也不是仅靠短信就能实现的,比如真正的文化、真正的感情、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如果能替代,我们还需要用语言去表达一件事情,一种想法,或一个愿望?“风是透明的,雨是滴答的,云是流动的,歌是自由的,爱是用心的,恋是疯狂的,天是永远的,你是难忘的。”“淡淡一点的友情很真,淡淡一点恋情很醉,淡淡一点的孤独很美,淡淡一点的思念很深,淡淡一点的祝福很甜。”类似的文字,或伤感,或幽默,或充满哲理,但遗憾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声音消失了,人和人的交流都被限制在一个极短的时空中,成了一场大规模的空对空的社交游戏。手机短信代表了一种速食文化。短信的应运而生,取代了灯下字斟句酌的漫笔,浸灭了充斥在文字空间里的无穷想象,成了交流者的替身。形形色色动人的话语、笑话、荤段子,鼓动起人们剩余的热情,焕发出人们闲置多时的想象。据说现在一些网站专请高手每日在制作各类短信,这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不用动脑筋,也不必为写什么而煞费苦心的平台,他们只要将在网上下载的几句贴心的祝福和无聊笑话谜语,像发扑克牌一样把这些短信转发给同学、恋人、同事,之后,在一阵兴奋和懒洋洋的幸福里,又继续忙着把刚刚收到的朋友们发来的类似短信再转发给另一帮朋友。面对这样一种“文化”,让我们正处于传承转合之间的这一代人无话可说,同时也让我们感到失落感到怀念,唤起我们对于书信、面对面交流的“乡愁”,因为它在我们的记忆中还是那么的鲜活。短信在毫不客气地剥夺着我们的话语权,使我们不再喜好用语言去表达。前不久,在报上看到一位专家发出这样的警告:“现在的孩子们常常用简单的单音节词交流,只会叽里咕噜,这将明显影响他们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担心也许只是杞人忧天,人类从没有语言到出现语言,从没有文字到发明文字的进程中,或许也有人有过种种这样那样的忧虑和担心,而事实上时间继续均匀地流动,生活依旧会代代延续,后一代自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无需忧虑无需叹息。但专家的警告也在提醒我们,现代技术改变我们的个人生活模式,亦改变社会思维方式,随着短信的广泛应用,人的语言能力将会日渐丧失,人与人的交流技巧会越来越差。但愿未来社会“说家”不会是紧缺资源。●王唯唯 <div id=[/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