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还有一个问题没讲清楚:二淮失守前,粟裕真的“恋战苏中”吗?1958年陈毅批判粟裕的观点,与1946年陈毅批评粟裕的观点相比,有相当的差别。充分体现出“栽赃陷害”的特色。比如,1946年8月1日,陈毅致电中央:“张、邓、谭、粟舍不得苏中,以主力在该地打转,实际上淮南在全局比苏中更重要,此道理以前讲过多次,讲不通。现在粟在海安、东台再打几个胜仗,恐仍不能退敌。”“我建议粟部迅速西调,仍以切断津浦、陇海,开展淮上新区,夺取徐州为目的。”由于1958年批的是粟裕,不是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因而所谓“恋战苏中”就成了粟裕一个人的“罪过”。这是典型的“把历史当成嫖子”,根据拉一派打一派的主观愿望,随意歪曲历史。更荒唐的是,1946年陈毅所抱怨的“恋战苏中”,本来是指粟裕等人反对“西进”,而不是反对“北上”,到了1958年,却被移花接木,成为“粟裕恋战苏中,不愿北上,导致二淮失守”的一个证据。陈毅余孽王德,在其《华东战场参谋笔记》里是这么写的:“华中野战军在粟裕指挥下,在苏中七战七捷后,为了补兵和解决冬服等问题,正全力围攻海安,致使我军主力未能及时进一步集中。”现在讨论二个问题:一、9月11日华野北上之前,陈毅有没有“先知先觉”地抱怨粟裕“恋战海安,不愿北上”?二、最早提出“放弃围攻海安”的人,是陈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