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9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agavivax55 发表于 2009-9-20 00: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2年10月第32卷第5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Oct.2002Vol.32No.5  收稿日期:2002-0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2)   作者简介:朱士光(1939-),男,湖北武汉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与中国古都学研究。 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朱士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理论水平,依据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对当前我国古代都城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历史地理学在对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中所具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还论述了历史地理学在古都、古城研究以及在推进古都、古城所在城镇之建设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面所特具的意义和作用。 关 键 词:历史地理学;古都;古城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 (2002)05-0537-041  1.研究的依据我国领土广袤辽阔,自然环境又复杂多样,历史十分悠久,且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不论是青藏高原、新疆塔里木盆地,还是滨海之丘陵冈阜地带,分布着众多的原始人类生活栖息的史前聚落。至距今五六千年前,即我国中原之仰韶文化时期,全球气候进入冰后期之最佳阶段,我国各地之新石器时代文化也达于繁盛状态。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后期,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流域,就已在史前聚落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批“古城”。经考古工作者近多年来的调查发掘,发现并确认了的古城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河南、山东及山西南部(如登封县王城岗城址、淮阳县平粮台城址、章丘县城子崖城址、郑州市西山城址、襄汾县陶寺城址等);黄河中游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如包头市阿善石城址、凉城县老虎山石城址、准格尔旗寨子塔石城址等);长江中游江汉洞庭湖平原地区(如天门市石家河城址、澧县城头山城址等);长江上游成都平原(如新津县宝墩城址、温江县鱼凫城址等)[1]。以后在迈入文明的门槛,建立起国家政权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版图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各级行政中心与各类城邑数量也陆续有所增长,至清代极盛时,建有府、厅、州、县一千七百有奇[2]。这些政区治所大多数为规模不等的城镇,而实际城镇数是超过这一数字的。 更为值得论及的是,自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后[3],在4000余年的时间里,随着朝代的更迭与政权的改易,还陆续兴起了众多的都城。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所作的分类统计,包括统一王朝的都城、割据分裂时期各政权的都城、农民起义军所建政权的都城、周边各族所建政权的都城、历代的陪都等,我国共有古都217处,分布于除海南、上海、天津3省、市之外的其他各省、市、自治区。我国古代都城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分布之广,为世所罕见。很明显,这批古都因为曾是历史上某一朝代或政权,甚而是多个朝代与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其城市规格、文化内涵、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均较一般城邑更高、更丰富、更大。尤为需要注意的是,这批古都,除少数沦为废墟外,大多数仍是我国现在的首都与各级政区治所或重要城镇。由此可见,前述的这些古代城市与都城,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这些古都与古城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 2  当前的问题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特点 然而面对祖先运用他们的智慧与血汗给我们艰辛建造出来,而后又经过漫长的风雨沧桑,作为劫后余珠幸存下来的这批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的一些地方领导部门和政府官员,以及一些房地产业、旅游产业的开发商与基建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或者是出于无知,或者是为眼前的局部利益所驱使,对之却采取了极为轻率的态度。有的甚至有意地违背国家颁行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文物的政策法规,对古都与古城之遗迹遗物造成了令人痛心的破坏。在当前我国各地正大规模开展的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中,直接毁坏文物遗址,或以改造旧城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为由,从事“建设性破坏”的现象屡有发生,且破坏规模大,发展势头猛,值得引起深切的关注。 要解决好上述这一严重的问题,当然得作多方面的努力,这里面包括进一步强化法制管理,采用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还得包括对我国众多古都与古城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加强研究,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我国古都与古城所承载蕴含的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的认识,由衷地激发出民族自豪感与保护文物遗迹的自觉行动,并为加强法制管理与进行科学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论及对古都与古城的研究,应该说考古学、城市史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等均承担有相应的研究任务。如果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中国古都学,那么上述几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均是中国古都学的重要构成要素。迄今,在中国古都学所取得的成果中,都包含着上述学科所作出的贡献。当然,在上述相关的学科中,历史地理学由于具有“时空交织、人地关联、文理结合、古今贯通”的性质而在研究古都与古城的工作中具有特别的地位与作用。为了深入推进我国古都与古城的研究,有必要对这门学科在研究古都与古城工作中的意义与作用加以具体的阐释。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历史地理学家参与对古都与古城研究的倡导者是大家熟知的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建者之一的侯仁之院士。侯仁之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还在燕京大学当学生时,就开始了对北京城历史地理问题的考察与研究。1950年他从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不久,就在《新建设》杂志第2卷第11期上发表了《“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论及在新中国的大学里应将原开设的“沿革地理”课程改为“历史地理”课程,并着重以对北京城的研究为例,具体对比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研究,对如北京这样的古都所在城市研究内容的不同,阐述了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古都与古城方面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在文章中他写道:我以为假如我们要真正了解北京这个大都市的发展,必须先问下列几个问题: (1)北京最初的聚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为什么在这块地方出现? (2)这个聚落最初的性质是什么?什么时候才开始获得了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3)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如何逐步得到发展以致成为全国的行政中心? (4)在它成为全国的行政中心之后,它的政治首都的机能又如何得到发展?   这都是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但其中没有一个是传统的以政治区划演变为主的“沿革地理”的研究所能答复的。要答复这些问题,必须充分了解北京这个大都市在它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它的地理情况是如何的。因为地理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不同了,地理情况也就跟着改变了。例如今天的北京的地理情况,已经不是3000年以前的原始聚落在这里开始发展时的情况了,我们要了解3000年以前北京的原始聚落何以会在这里植根萌芽,我们就必须了解那时这块地方的地形大体如何?河流湖泊与今日有何不同,农田和聚落的散布大约是怎么一个状况?特别重要的是那时这块地方的交通情况如何?它和其他相互毗连的地理区域的关系又如何?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这些地理情况早已不存在了,这和研究今天的地理是大不相同的。研究今天的地理主要是靠直接观察,但是研究3000年以前的地理,就无法靠直接观察了。所以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人,不仅要受地理学的训练,同时还须受历史学的训练,他的工作是属于地理范围的,但是他主要的材料却是从历史上得来的。他工作的目标,不外借助地图和文字把3000年以前的地理情况重新构造起来,使今日的地理情况还它原来的面目。这种地理上“复原”的工作,在今日地理学的研究上已经独树一帜,我们称之为过去时代的地理研究,或简称之曰“历史地理”的研究。 以上引述中,侯仁之先生已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及它研究古都与古城之角度、主要内容、独有方法明确地揭示出来;而且在近50年的学术实践中,他也正是遵循上述理论思想在北京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取得了蜚声中外的学术成果,并对北京城之古都风貌保护与建设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他对于北京后门桥、莲花池等的研究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其建议被很快采纳,就是一个适例。 在侯仁之先生上述理论观点和学术实践的指导与带动下,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对一批古都与古城镇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而且还在侯仁之先生上述理论思想的基础上,予以丰富和深化,使历史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城市历史地理学日趋完善与成熟。 具体而言,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古都与古城镇工作中,着重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注重揭示古代都城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特点。既从宏观地理形势,即政治、经济区位上论述其兴起、建立的社会政治原因,又从微观地理条件,即城市所在区域之气候、地形、河流、湖泊与自然资源状况论述其得以形成、建立并发展演变的自然条件。同时还从辩证互动的角度,探讨古代都城、城市之发展与自然环境变迁相互作用之关系。——具体研究古代都城与城市各职能区域空间分布和组合结构状况及其在历史时期之变化。并从地理环境特点与社会变动等方面探明其原因。——深入探索古代都城与城市之总体规制、外部形态及其和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地域文化)之关系。从中揭示出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 很显然,通过上述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除在学术层面上,较单一的城市史或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对深入推进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外;还在实践的层面上,对深入认识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所在市镇之特点和性质,确定它们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制定城镇保护与建设规划,正确地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与发展文物旅游事业也有着直接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鉴于历史地理学在对古代都城与城市的研究工作中所具有的更带基础性,且具有多方面的辐射效应的意义与作用,因而在当前我国正蓬勃开展的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古城镇的研究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作用,使之与相关学科结合,共同努力,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切实的贡献。 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要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古都与古代城镇方面的作用,除了要有明确的理论思想与研究的目标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根据当前研究工作的实践,下述几种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可资采用的: 4.1:.地理环境与城市布局复原法这是古都与古城镇研究工作的基础。除借助史籍文献资料及考据学方法外,还应依据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成果以及环境考古、历史地理考察复原等方法和手段。 4.2:.微观地理特征与宏观地理形势研究法这是对古都、古城镇地理环境条件研究的强化。古代城市,特别是都城之所以能在某一区域内兴起并获得发展,均有赖于当时它在一定区域内占有有利的,甚至是独有的优越的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征以及资源条件。这当然要联系当时之国内外或区内外的政治、经济发展态势与宏观地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复原了的具体地理环境状况,阐明其所具有的微观地理特征。 4.3: 地理环境变迁与古都、古城镇变化发展相互关联综合分析法。这是对古都、古城镇研究内容的深化。诚如前文所引侯仁之先生阐述的,历史时期地理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气候、地形、植被、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着变化。古代都城与城镇,其性质、规模、布局、形态等也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地理环境与古都、古城镇的变化彼此间是关联互动的,相互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将它们联系起来,并结合当时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统治集团推行的政策举措进行综合分析,方可探求得导致双方变化发展的深层次的原因与规律,并对当前开展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历史借鉴作用。    4.4:城市结构、形态探析与历史文化内涵开掘相结合的论述法这是对古都与古城镇研究内容的升华。众所周知,古都与古城镇之结构、形态,虽是其外部表象,但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一座古都往往凝聚着一个王朝,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一座古城镇,也往往凝聚着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内涵,虽也包孕在古都与古城镇所在区域的文化氛围中,但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古都与古城镇的结构、形态上,而且成为支撑古都、古城镇历经沧桑变化得以存在发展的精、气、神,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对古都与古城镇结构、形态的精细探析,深入开掘其历史文化内涵,才能使我们对古都、古城镇的研究得到升华,不致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层次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步伐大为加快,一大批古都与古城镇更是建设的重点。为了使我国这批古都与古城镇在建设发展中,既能快速的实现现代化,又能保持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貌及各个古都、古城镇的独特个性,实有必要通过历史地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合作,大力推进对古都、古城镇的深入研究。目前,继侯仁之先生任主编,唐晓峰教授任副主编的《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一书于2000年5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印行后,由朱士光教授主编,吴宏岐教授任副主编的《古都西安的变迁与发展》一书也即将付印出版。相信在从事古都与古城镇研究的相关学科众多专家的合作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从历史地理学这一视角进行研究、撰写的新的成果问世,对推进我国古都与古城镇研究的发展将起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9;42. [2] [清]赵尔巽,柯劭,于式枚.清史稿.卷五十四.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