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tag 标签: 竹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棉竹山:如太极图的村落
8551110535 2015-12-7 21:42
每次路过这一路段,根本就不知道公路之下有这样一个寨子,这次与同事前去聚会,我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寨子。这个寨子实在是太小了,环小河谷居住也才六户人家,只能称得上袖珍版的村落了。这个小村子叫棉竹山,位于施秉县城西南面,离县城仅五公里远,在老湘黔公路之下一公里处。 这是一条小便道,是最近几年才修筑的,蜿蜒两公里之后,棉竹山小村落就到了。同行的人去庄子的房舍里“修长城”去了,我和卡柳先生不会玩什么,只得去村子外周遊。村子虽有五六户,可分别座落于河谷两边的森林之中,由于竹木的荫蔽,户与户之间几乎相互看不到对方。从向氏人家过河谷的对面也有公路便道相通,听有溪河流动的声音,我们下到了河谷中去。一中年老农正在挑着一担青南瓜路过,问其人,方知姓刘。他说,刘姓是开寨族人,其先祖明初最早随朱氏、廖氏百户先居潕阳河北岸的小屯河(又名小塘河)居住,经多次展转,最后到达这里定居。卡柳姓刘,同姓相叙自然十分自然。 村子里有很多的竹子,长得十的茂盛,竹节很长,叶子也大,当地人叫它棉竹,我想棉竹山之名因此而得名了。除了棉竹之外,这里的河谷两岸还长有很多的竹子,主要竹种有:金竹、马甲竹、龙头竹、茨竹、大巨竹、黄竹、长穗竹、阳山竹等。这些竹子以阳山竹长得最多,这种竹子喜阴,选择潮湿地生长,竹节很长,叶子很绿,垂头如凤尾,也有人叫它凤尾竹,四季都青悠悠的,很适合做园林绿化。 溪谷有桥梁,原为单拱石桥,修建于明代,可惜前些年由于山洪暴发冲毁,现在人们用两个水泥预制孔桥代替。据伍旗村杨泉介绍,这里其实就是交通要道,原从偏桥卫(县城)到黄平旧州的驿道必须经过这里——就是奢香夫人修筑的驿道。伍旗,原为“潕溪千户所”,明初为杨友芳千户据守,后驿道改由草塘关之后,这条驿道废弃。从棉竹山村子东去一里,古驿道还清晰可见,宽约五尺,沙石铺就,五百年过去了,还牢固如初。 溪谷之下有河池,有小飞瀑滑落,水珠跌池,涟漪荡漾。池之周围生长着很多杂草,其以野五香长得最茂。河池清澈见底,有小鱼小虾翔动。仔细看去,我们发现了很多的螃蟹,这些都是河蟹,见到我们惊吓得只顾逃跑,我费了好大的功夫也才抓到了一只。卡柳说,这地方很好,有河流、有水池、有鱼虾,植被很多,十分适合在这里养生。他还说,如果当地人允许,他愿意在这里修个草堂居住。真是文人,居然想过起世外桃园的生活来。我想也是,城里过于喧嚣,能在这里修个茅屋三五间,药园两三片,栽些花竹野草,附之鸡鸭猫狗,当然是个最好的修身养性之地。 棉竹山东山之上有一平台,这是报恩寺遗址。这处遗址长满了各种树,野草丛生,没有砍刀,因此无法考证其究竟。据《乾隆镇远府志》载:“报恩寺,在城西隅,有碑记。”廖廖数语,不知建于何时?也不知祭拜何神?。在离村子的东面叉河村公路旁有殘碑,碑殘文所载“建于 □□□□毁于兵 燹,于光绪 □□□□建…… ”“ 毁于 兵燹”,说明此寺是因战乱而造成的焚毁的,之后又于光绪年间重建。重建的寺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伍旗村迁至伍旗大寨作为学校之用。从遗址上看,过去的报恩寺占地面积很大,有水井、马厩等等。基礎也砌得很好,都是条石。据《乾隆镇远府志》“施秉方外”载,“……城西报恩寺三宝罗汉诸天圆觉,备极工巧,为诸刹,系成化四年,江右匠人熊素伦、熊琦、魏杞所塑者。”说明报恩寺至少是明成化年间建的,同时所塑的神像工艺极其的到位。 棉竹山之西有“马家祠堂”遗址,可这里则没有马氏人家居住,当地人还说,马氏还有人在广西当官去了。查《镇远府志 . 人物》有“马宗燧,岁贡。官广西永康州吏目。”我们也无法知道这个当官的是不是这个“马宗燧”其人。 沿溪谷上走,见有拦河坝,是新修的。后经询问,才知道是一个叫包正洪的年轻人修建的。他是向家的女婿,由于看种了这片山水,自己投资两百多万元兴建的。审一个集山水、田园为一体的山庄,每天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河塘的西岸有泉流,有山洞。泉水从岩洞里流出来,自上而下,流过池塘,淌过河谷,溪水潺潺,四季不断。山洞是一处溶洞,洞的上方有泉水流出,由于多年的堆积,形成了几个长得怪异的钟乳石。其中一尊凌空而下,有角,有口舌,有眼睛,似龙戏水,如龙吐珠,真乃天下奇观。 我在回来之后,又查找谷歌地图,我还有个更大的发现,那就是这村子似八卦图一般,溪水弯弯曲曲,如一个大大的“ S ”型镶嵌在山谷间,而两山相拱如太极鱼眼。体现了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小小的棉竹山小村,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能说它不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二 0 一五年十月三十日于偏大桥古镇 贵州省施秉县苗学研究会 吴安明(笔名:紫夏) 邮箱: wam520sb@163.com
1153 次阅读| 0 个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