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佛地,千年古镇,人杰地灵。坎山,作为萧山花边的发源地,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位于坎山下街的萧山佳艺绣品厂是萧山惟一一家花边收发站。笔者走进一扇古朴的门,屋内有三张棕色的木桌,墙上挂着几幅表框的花边,水泥地面,房子不大,和所有下街民居的老屋没什么区别。但这小小的屋里,却孕育着一个大大的梦想——绣出独一无二的萧山花边,将花边文化及传统技艺千年传承,闻名遐迩。
《富贵世家》、《风雅颂》即将面世
走进花边站,一位中年女子正坐在椅子上穿针引线,她就是民间挑花工艺大师戴水珍。作为省级非遗项目萧山花边传承人,戴水珍近期有点忙,除了携手4名浙江民间手工艺大师(剪纸、湖笔、西瓜灯、米塑)一起参加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之外,也为完成最新罕世大作《贵族世家》和《风雅颂》做着最后的准备。
“《贵族世家》由三幅不同的花边组合,《风雅颂》由四幅不同的花边组合,两组全都采用最细的丝光棉纱线所绣,运用实针、化三针、蛇皮针等四十多种针法,还有一些自创的独一无二的针法,工种也最多,轻工、中工、重工、特重工这四种工种中,较多采用了特重工,也是最复杂也难度最高的工种,这两个作品可以说是集聚了萧山花边的所有精华,堪比宫廷手绣阵法的‘九龙戏珠’。”戴水珍还告诉我们,两幅作品差不多历时一年制作,即将完工。等到全部完成,会在博物馆或者展览会上和大家见面。
独门绝艺,外人仿学难上加难
萧山花边,也叫“万缕丝”,是运用千针万线一步步动工而成的纯手工绝活,除了要手巧、心细、眼明,还必须有日积月累的学习和不断摸索。而作为如此具有文化特色的传统制作,外人却一点也无法仿造。
花边站站长,戴水珍的丈夫周纪江自豪地表示:“花边没有人仿冒是因为技术含量实在太高,要经过理、拼、镶、吊等多道工序,工艺针种很多,光是常用针法就有实针、化三针、网眼、蛇皮针、五针、四针、绕十针等三十多种,其他还有茴香旁步、鱼鳞旁步、三岔旁步等100多种小针种。挑花可不是一年两年就学的会的,一般绣花边都是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了,最开始都是由母亲等长辈指点技艺,想学到能独立完成一幅花边至少要四到五年,况且我们还有很多独创的针法,外人想仿学,难!”
周纪江还拿出机器绣花和手绣花边作对照:“萧山花边的精髓就是有立体感,机器绣花只是平面,图案与花纹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而纯手工花边编结精细,有很强的层次感。”
花边精湛技艺,后继有人
萧山花边立足本土,也走向世界。去年年初,浙江省相关专家经过考察,选取了戴水珍的手绣花边工艺品作为萧山惟一代表,入选世博的展演项目。于是,在今年6月18日至6月22日的世博浙江周上,戴水珍表演了她的手绣花边技艺,还展览了三幅绝版手绣花边珍品。
作为非遗项目之一,戴水珍的作品还下乡展览,并且制成旅游产品,如手工艺伞、镜框等遍布全国各地,做工精致,环保美观,这个小小的花边站也将萧山花边名声远播。
“花边站目前仅有1000多人在绣花,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都是一批技术精湛的工艺制作者,年轻人也在重点培养。”戴师傅说道。
说到徒弟,戴水珍说,目前她只有一个徒弟,就是她的外甥女冯素依,今年12岁,去年2月份拜的师,每个周日过去戴师傅那学习。小姑娘很喜欢绣花,悟性高,学得快,一点拨就懂,现在已经会实针、化三针、网眼这几种针法了。(□■高燕丽)
戴水珍简介
戴水珍,现年47岁,坎山下街人,从7岁开始便跟随母亲、外婆苦练手绣花边的技艺,经过40年的刻苦钻研,凭借一双巧手,将手绣花边的理、拼、镶、吊等多道工序锤炼得近乎完美,还自创了多种针法。去年9月,这位民间工艺大师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萧山花边的传承人。
上一篇: 刘德芳:自制树根笔 传承书法"飞白"艺术
下一篇: 四川评书名家李伯清:放不下方言艺术